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瞿骏 《学术月刊》2022,(3):211-224
吴宓与《学衡》相关诸人之研究既应在“学衡”之内,亦可能在“学衡”之外。1922年吴宓撰写的《新文化运动之反应》是代表“学衡”之外的一篇典型文字。此文因鲁迅在《“一是之学说”》中的激烈批评而为人熟知,但也因为鲁迅文章的高光性和笼罩性,其实又近乎“人人不知”。在认真释读《新文化运动之反应》全文的基础上,讨论此文所引起的,不限于鲁迅的各方反应和长程影响;吴宓在此文中显示的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程度和理解程度;以及吴宓和此文遭遇的时代“尴尬”等问题,以期在一个更大视野里理解吴宓与《学衡》相关诸人。  相似文献   

2.
托尔斯泰的宗教探索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托尔斯泰在青年时代由信奉基督教转变为否定俄国官方的教会 ,同时开始探索和形成自己的宗教思想。他的宗教探索鲜明地反映在《战争与和平》等小说的主人公的思想变化中。托尔斯泰晚年最终形成的宗教思想实质上就是基督教的原始教义。他认为消除人间罪恶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实行他的新宗教。他在世界观激变以后创作的《复活》等作品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新宗教思想。  相似文献   

3.
韩晗 《船山学刊》2006,(2):202-205
笔者认为,诞生于思想交锋期的《学衡》杂志本身并非“守旧”、“庸俗之邪书”,更不是“洋奴”刊物。一方面,《学衡》杂志的确为旧文学积弊的去除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它也为“新儒家”思想的诞生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郑思 《理论界》2010,(10):136-138
《学衡》派与新文化运动的现实纠葛,既有现实政治的影响,也有思想上的原因。本文认为,《学衡》自身的普遍主义思想取向,已经预言了后来种种争论不可避免。"去政治化"的政治态度在政治上失败了,但是在文化领域为后人创造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研究宗教的信仰、意识、行为等具体现象时,必然涉及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即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在宗教心理学理论研究中,自从W·L·詹姆士于1902年在《宗教经验之种种》一书中对其宗教经验这一概念从特征、表现形式、心理实质和达到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后,这一概念很快得到了西方神学家和宗教学家普遍认同,并进而认为宗教经验是宗教信仰的最深层根源。R·奥托认为宗教经验是宗教的核心。瓦哈在《宗教社会学》一书中也认为宗教经验是宗教之最深奥来源。西方神学家们以此企图在信教者个人心理体验中,获得证明上帝存在的实在性基础。当然西方学者中也有不同见解者,如从机体生化结构方面研究宗教经验的美籍瑞士心理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对于文艺复兴与宗教教会之间的联系,史学界存在着争议,也一度出现过研究误区,片面的认为宗教教会对文艺复兴是完全敌对的,作用是消极的。但事实上宗教教会曾对文艺复兴的兴起与繁荣起到过积极作用,尤其体现在教会教育与一些主教对与文艺复兴的推动作用上。  相似文献   

7.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学衡派的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惠缙 《江淮论坛》2003,(5):98-101
学衡派的文化观借用其发刊词就是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前者主张极力发扬中国传统的宗教、道德精神,宣传人伦、孔子学说、独立自主的学术品格等;"新知"主要指印度佛教、希腊苏格拉底学说和犹太耶稣教.学衡派认为二者有相通之处,在此基础上可以将中西文化的精髓部分会通融合起来,从而创造出优秀的文明精魂.  相似文献   

8.
宗教起源问题是宗教哲学的一个永恒主题,宗教哲学如果不深入思考宗教起源问题,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借助比较神话学的方法,我们可以在《圣经·创世记》前11章中寻觅远古史前人类迁徙、分化的信息,从而发现圣经与中国古籍中的神话记载可以与现代人类学和上古史的知识相一致,这对解释人类宗教起源和分化的问题,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秩序和整合问题一直是涂尔干的理论关注点。在其丰富的社会学理论中,宗教思想占了很大比重。他利用自己所倡导的社会学方法,对宗教现象进行了探索,在宗教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宗教是社会的产物,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集体意识中逐渐产生的,信仰、仪式和教会是其构成要素,宗教在本质上是社会力量的体现,对社会具有整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杨兰 《理论界》2009,(2):177-178
爱弥尔·涂尔干在其<教育思想的演讲>一书中,从历史的角度对教育思想的演进进行纵向分析,发现了宗教教会与现代大学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教会不仅是宗教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也是近代大学发展的雏形.要理解西方现代教育不能不去研究早期教会对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社会的秩序和整合问题一直是涂尔干的理论关注点.在其丰富的社会学理论中,宗教思想占了很大比重.他利用自己所倡导的社会学方法,对宗教现象进行了探索,在宗教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宗教是社会的产物,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集体意识中逐渐产生的,信仰、仪式和教会是其构成要素,宗教在本质上是社会力量的体现,对社会具有整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圣教杂志》是近代中国天主教会主办的最有影响力的教会机关刊物,它集宗教传播、新闻、政论和学术研究等内容为一体,在传播教义、指导教会发展方向的同时,还以天主教与社会问题为讨论对象,站在教会立场上发表看法和主张,与社会恶俗现象作斗争,在扫除积弊、移风易俗、废孔教方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五四时期对外国文学的引介中,新文学阵营与学衡派都引介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目前学界已经关注到处于文化弱势的学衡派在引介外国文学方面的贡献,但是对其呈现的引介特色未能从社会文化层面去追溯其根源。本文以新文学阵营的《小说月报》和文化保守主义派的《学衡》为研究对象,描述两份杂志引介外国文学的大致面貌,比较它们之间呈现的差异,并说明差异的产生与特定社会语境下知识分子的文化抉择密切相关,而赞助力量的参与最终决定了差异格局的生成。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学衡派的政治观念与西方保守主义的关系。指出,西方保守主义思潮对学衡派影响较大,学衡派在宗教观、平等观、保护私有财产、反对革命等问题上与西方保守主义有较大的一致性。而西方保守主义最为珍视的自由,学衡派却由于民族危亡语境中对国家富强的渴望,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相似文献   

15.
周代祭礼哲学与复古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始宗教是人类童年时期的幼稚文化,也是惰性极强,对人类历史影响深远的文化。原始宗教的核心——祭礼,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尤为巨大。本文力图从周代祭礼哲学与复古情结的关系揭示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复古思潮和历史渊源。一周代祭礼思想主要包括在记录周代礼治文化的《周礼》、《仪礼》和《礼记》中,而尤以《礼记》最有代表性。祭礼的目的有三  相似文献   

16.
杨萌芽 《殷都学刊》2007,(2):104-108
学衡派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文化保守主义流派,与清末民初宋诗派文人群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吴宓、胡先■、刘诒徵等学衡派成员都受到宋诗派较大影响。学衡派内部也有唐宋诗之争,这种冲突之所以没有酿成大的论争,有着复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正>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多次谈到宗教问题,有的同志据此认为康有为所设想的大同世界是宗教世界.我认为这是没有真正理解康有为宗教观的实质,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8.
沈卫威 《江汉论坛》2006,(10):97-101
郭斌龢是“学衡派”的后起之秀,精通中西学术之源,完善的中西合璧式的教育和融合新旧的学识,使得他和《学衡》“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文化精神一拍即合,并成为“学衡派”的主要力量。随后他又把自己的思想理念体现到大学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关于宗教的一句话被中国宗教学界当作关于宗教或宗教本质的定义。恩格斯说 :“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 ;在这种反映中 ,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形式。”但长期以来对这个定义的默认并没有引起对其内涵的深刻挖掘。近年来 ,吕大吉先生在他的著作《西方宗教学说史》和《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对这段话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把恩格斯这段话当作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关于宗教的定义提出了质疑 ,认为恩格斯这段话只是揭示了神观念的本质 ,而构成宗教的其它要素如宗教感情、…  相似文献   

20.
学衡派浅析     
学衡派是二十年代在南京出现的一个封建复古主义派别,因东南大学的几位教授创办《学衡》杂志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有吴宓、胡先辅、梅光迪、刘伯明、柳诒徵、汤用彤、缪凤森等。《学衡》杂志从一九二二年一月开始发行,到一九三三年七月停刊,存在十二年之久。 学衡派这个封建复古主义派别在林琴南等人的复古主义思想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猛烈冲击之后,出现于二十年代,究其原因,是和当时的中国社会状况以及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形势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