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6 毫秒
1.
本文参考《墨辩》其余数篇文字,对《小取》关于逻辑推理的思想进行分析,认为:一,《小取》不仅从“明是非”等六个方面概括分析了推理(“辩”)的作用,而且明确提出了推理必须坚持“类”的原则。二,《小取》所列七种推理方法,“或”、“假”、“效”为演绎方法,其中“或”相当于今之选言,“假”相当于今之假言,“效”相当于今之直言;“辟”、“侔”、“援”、“推”四种为类比方法。三,《小取》分析了类推中产生谬误的原因,提出了“类同”、“齐等”等类比原则。由于《小取》作者受“兼爱”主张的偏见,也提出了“杀盗非杀人”等不合逻辑因而与其他分析相抵忤的命题及其论证。但是它仍不失为一篇杰出的古代逻辑学论著,值得我们今天从事逻辑学研究的人吸取借鉴。  相似文献   

2.
清《陕西通志》卷2《建置一(图表)》言“太平真君初,置华山郡”。1992年出版之陕西《华县志》言北魏太平真君元年(公元440年)设华山郡。①此乃二书编者于相关历史不明所致。据《魏书》卷4《世祖纪上》,北魏于始光三年(公元426年)十二月袭据长安,比太平真君元年早13年。上文已言东晋有华山郡,实则后秦亦有华山郡②,料想赫连夏亦当有华山郡。  相似文献   

3.
伏漫戈 《唐都学刊》2002,18(2):89-91
宋元话本因为描写了市民的生活琐事以及它浑朴粗糙的艺术风格 ,渐渐引起文人的关注 ,冯梦龙 ,凌氵蒙初等一批有识之士开始致力于话本小说的创作 ,“三言”“二拍”的问世为话本小说在文学史上争得了立足之地。到了清初 ,以李渔的《十二楼》为代表 ,话本小说的主流一改通俗化的特点 ,朝文人化、案头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政快递] 6月3日,民政部向四川省民政厅下发了《民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汶川大地震四川省“三孤”人员救助安置的意见)的通知》(民发[2008]77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孤儿、孤老和孤残(以下简称“三孤”)人员的救助安置原则,做出了明确规定,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冯梦龙的世界观与“三言”对商人的描写王桂清“三言”,即指《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以下简称《喻》)、《警世通言》(以下简称《警》)、《醒世恒言》(以下简称《醒》),它是由明代的通俗小说家冯梦龙编纂的。“三言”题材广泛,描绘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但其...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中国的日本学界对日本文化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在总体文化的研究方面,抑或是在文化专题史研究方面,陆续出现了一批令人瞩目的论著。其中滕军女士(北京大学日本学系副教授、日本神户大学博士)撰著的《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东方出版社),可以说是,我国学者、也是世界日本学界关于日本“茶文化”的第一部系统的概论性论著。它标志着在表现日本民族精神形态的“茶文化”领域中,我国学者的研究已经站在了国际日本学界的前沿了。《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全书227万字,图片431张,由东方…  相似文献   

7.
扫历史尘埃还本来面目——丁鼎《牛僧孺年谱》评介樊文礼牛僧孺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但是人们对他的了解,大都仅局限于“牛李党争”这一事件上,并且其中尚有不少误解之处。丁鼎先生的近作《牛僧孺年谱》(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年出版),是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关于...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吕氏春秋》的主导倾向是以道家为表,以儒家为里,综合百家而形成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考察了该书的言意观,指出其:(1)表面上接受了道家“言不尽意”论,但实质上继承了儒家基本肯定言意一致因而言可尽意的论.点;(2)维护了老庄“至言去言”的思想,并给以政治化的改造与阐释;(3)继承庄子的“得意志言”说,提出“知意舍言”论,但哲学上比庄子浅薄。  相似文献   

9.
宋文涛 《社科纵横》2001,(6):60-60,66
徐公持先生的《魏晋文学史》一书的最大特色 ,诚如有的论者已经指出 :有较强的学术个性。这一个性突出表现在作者于书中提出了不少个人独得的学术见解或一家之言 ,像曹操游仙诗的作意、关于《典论·论文》结构的分析、应琚文学的过渡性、嵇康人格魅力的剖解等等 ,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在《后记》里 ,徐先生对于文学史编写中是否“充分反映直到目前为止的学术界研究成果”这一并不切合实际的要求进行了辨白 ,他认为“成功的文学史几乎都是一家言文学史” ,因此 ,几乎在本书每一章之后或短或长的注文中 ,读者往往得见作者所加的一条条或以考订或…  相似文献   

10.
编者的话:“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梁漱溟老先生的这一至理名言,正是中国社会学的主题所在。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上,中国社会学家留下了一定数量的著作。本刊从本期起特辟“中外社会学(家)著作选介”。本文旨在从一个侧面了解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里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著名社会学家陈序经教授的著作不少,但最使后人引起争议的只有一本,就是他那本由商务印书馆(1934年1月)出版的《中国文化的出路》(以下简称《出路》)。《出路》问世至今,岁月已流逝60来个春秋,然而无论在学术层面还是在现实层面,贯串全书的全盘西化论…  相似文献   

11.
武威汉简本《仪礼》与“十三经”本《仪礼》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威汉简本《仪礼》与“十三经”本《仪礼》比较研究王锷1959年7月,甘肃省武威磨咀子6号汉墓出土了比较完整的9篇《仪礼》竹木简,共计有469枚,27298字,经整理,分为甲、乙、丙三本。这是自晋太康二年(281年)汲郡魏冢出土竹书以后,我国历史上第二...  相似文献   

12.
由黑龙江大学哲学系高崖副教授主编的《社会主义与人权问题》(以下简称《问题》)一书,于1993年7月出版。该书是“社会主义在当代”丛书和“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八五’规划课题”之一。《问题》一书分总论、主体5章17节,12万言。5章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章,人权概述;第二章,人权理论产生及发展过程;第三章,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第四章,国内外人权问题研究述评;第五章,社会主义与人权问题。纵观全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观点鲜明,论理性强。首先,《问题》一书是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指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价值新论姚莽《金瓶梅》写的是什么?书的开头就作了回答:“如今这一本书,乃虎中美女,后引出一个风情故事来。”(牝牡相诱谓之“风”,男女相爱谓之情。“风情”,也就是“性爱”。)洋洋百万言的《金瓶梅》,刻划了众多的人物,描绘了广阔的社会情景。有人...  相似文献   

14.
《刘白唱和集》编集流散考熊飞《刘白唱和集》是刘禹锡与白居易二人的唱和诗集,据刘禹锡和白居易自己记载,这部分诗集曾先后编集四次,共五卷。①第一次在大和三年(829年)三月。白居易将大和三年春以前二人唱和诗共138首(《与刘苏州书》作“数百首”),勒成上...  相似文献   

15.
明冯梦龙的《喻世明言》(《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筒称“三言两拍”),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短篇白话小说集,不仅开创了明代白话小说的繁荣局面,而且为后来的小说和戏曲的创作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无产阶级领导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下称《分析》)中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问题,有不少专文做过论述,综合起来是两种意见:一,没有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论据是:1925年12月第一次发表时,只提“做了民族革命运动的主力”,“领导力量”是1951年编《毛泽东选集》时添加的,“主力”不等于“领导力量”;当时的另一篇文章中,还称“革命的国民党为领袖”。二,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或者说,没有明确提出、但已经包含和具备了这种思想。论据是:“主力”和“领导力量”含义相近或相同,当时他入文章中就有通用的例子;称“革命的国民党为领袖”是一种策略;稍后,便明确提出“进步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为方便计,本文将这两种意见分别称为“否定论”和“肯定论”) 但是,两种意见都存在欠缺。笔者认为:《分析》没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但具备和包含了领导权思想。其所以没有明确提出领导权思想,是因为《分析》是在承认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前提下正面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共产党领导革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略述“三言”中商人的婚姻及家庭王桂清"三言"是明代通俗小说家冯梦龙编纂的短篇通俗白话小说集。它包括《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以下简称《喻》)、《警世通言》(以下简称《警》)、《醒世恒言》(以下简称《醒》)。"三言"共收集一百二十一篇作品、①这些...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问题,学术界说法不一,大部分教科书以1917年为限.随着“重写文学史”“新文学整体观”等主张的提出,不少学者则主张把现代文学的起点前移.围绕1917年与1918年的《新青年》,运用统计学的方法,从现代的文学观念、文学创作以及现代文学场形成三个方面分析论证后,可以得出结论,即1918年应该确立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并由此可以管窥《新青年》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肇始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长恨歌》的主题历来有争论,它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难题之一。 古代研究者们的评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以为《长恨歌》的主题是讽谕,“讥明皇迷于色而不悟也”;另一种看法认为《长恨歌》只是写李、杨爱情,“不过述明皇追怆贵妃始末,无他激扬”。 建国后对《长恨歌》主题的讨论,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讽谕说;二是爱情说;三是双重主题说。 讽谕说认为不但《长恨歌》全诗自始至终贯穿着对李、杨的讽刺,而且诗人的创作意图也在于讽刺。又有论者提出帝妃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爱情的观点,因而《长恨歌》只能是讽刺而不可能是歌颂。 爱情说…  相似文献   

20.
描述生活,批判生活,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深层内涵,借助于批判日常生活来探索理想境界,这正是文学的基本功能之一。明清时期,以《金瓶梅》、“三言”、“二拍”等为代表,兴起了一股世俗小说的潮流,它们直接面对广大的市民群众,描摹和揭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实际,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作了充分的批判。这种批判与当时以李贽等为代表的理性文化批判相映成趣,构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次较完整的文化启蒙运动。一、广泛的读者群众:世情小说对日常生活批判的现实基础任何文化批判如果不能被群众接受,不能转化为群众批判的力量,其影响力都是极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