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异军突起、卓立千古的不朽名著,作者施耐庵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坛上一颗光彩耀目的明星。但是,关于施耐庵的生平,历史上却没有留下多少文献可供研究。至今,甚至对有无施耐庵其人,《水浒》是否为其所写,仍众说纷纭。为了进一步弄清《水浒》作者施耐庵的生平事迹,近年来,我们作了较为广泛、深入的调查,搜集了有关施耐庵的一些史料、文物和施氏后人世代相传的口头材料。现将这些材料分家世、生平、创作《水浒》三个方面整理出来,希能再现施耐庵这位文学巨匠嵚崎磊落的一生,供研究《水浒》的专家、学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施耐庵之谜”的新答案曹晋杰,朱步楼近读张惠仁《水浒与施耐庵研究》,王同书《施耐庵之谜新解》,两书均对大丰县白驹镇和兴化县施家桥村发现之有关《水浒》作者施耐庵的文物、史料进行了考证,作出了肯定性的结论。两书还对拙作《施耐庵新证》中关于王道生《耐庵墓志...  相似文献   

3.
以文物史料论证《水浒》作者施耐庵为元末明初人,与抗元盐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同乡,为"泰州白驹场人"(白驹今属盐城大丰市),介绍施的生平和重要诗作,并附《施耐庵新传》。  相似文献   

4.
<正> 《水浒》是在宋元时代民间流传的梁山泊英雄故事的基础上,于元、明之际由施耐庵、罗贯中用当时口语加工整理、编撰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水浒全传》(以下简称《全传》)百二十回,是水浒故事书中情节最完整的、因此也是研究近代汉语的一部重要著作。近代汉语在汉语发展史上是承上启下的。我们研究《全传》的“被”字句。便会发现这种特征。  相似文献   

5.
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试论如何理解毛泽东对《水浒》、《红楼梦》的评论张国光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革命家,也是驰誉海内外的伟大诗人和文学理论家。毛泽东同志生平博览群书,对不少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都有所论述。尤其是对于最著名的两部白话长篇小说:《水浒》与《红...  相似文献   

6.
1981年以来,对《水浒》作者施耐庵的研究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重视,出现了热烈的讨论景象。截至1990年底,全国召开了有关施耐庵的学术讨论会有十多次,其中主要的有:1983年4月南京“施耐庵文物史料辩证会”、同年9月荷译“第三届《水浒》讨论会”、1984年9月浙江省《水浒》研究会年会、同年10月北京市《水浒》研究会学术讨论会、1985年5月大丰县“施耐庵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次学术讨论会”、同年8月秦皇岛“第三  相似文献   

7.
《水浒传》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的《水浒全传》,我初步认为它们所根据的底本,大致有三种:一是以梁山泊故事为主的本子;二是以太行山故事为主的本子;三是以述及方腊故事的施耐庵“的本”.《水浒》被金圣叹腰斩以前,叫做《忠义水浒传》,他的作者,说法很多,有的说是“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有的说是“钱搪施耐庵集成”,有的说是“罗贯中所编”.这些说法,都强调《水浒》是“编修”的,而不是由某一个人撰写的,就是有主名的施耐庵“的本”,也有人说是“集成”的.今所见《水浒全传》最早的天都外臣序本.其题署为“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这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一兴化是施耐庵的故乡,施家桥 (原属大营公社,现划归新垛公社)是施耐庵隐居处和墓葬所在地。解放后,研究《水浒》作者生平的一些学者、专家及新闻工作者,来施家桥调查采访的陆续不断。其中规模较大的调查有三次。不仅从该地搜集了大量有关的传说,而且陆续征集到一些文物和史料。这对研究施耐庵其人有着很重要的价值。第一次是1952年,中央文化部和苏北文联组织考察小组赴施桥,计征集到施祥珠同志提供的《施氏族谱》(支谱);西桥施宝宽提供的木质神主牌,文曰:  相似文献   

9.
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间,爆发了宋江、方腊、高托山、张万仙等农民起义。他们的斗争事迹后来被染上浓厚的传奇色彩在民间广泛流传。特别是关于宋江等水浒故事,很快在宋元说话和杂剧中得到表现。现存的《大宋宣和遗事》,就粗略地保存了宋元说话人讲述水浒故事的基本情节。这些都是元末明初施耐庵创作我国第一部白话长篇小说《水浒传》的基础。 施耐庵的生平,目前缺乏可靠的记载。他编成《水浒传》后,还不断有人做些删补、润色的工作,因此版本比较复杂。主要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明末金圣叹将百回本七十一回以后的内容全部删掉,加写了一段卢俊义“惊恶梦”为结束,叫做《第五才子书水浒传》,成了清代以后最流行的本子。  相似文献   

10.
施耐庵为什么写《水浒》,它的创作思想是什么?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过去,不少研究《水浒》的人认为,施耐庵写《水浒》是为了歌颂农民起义,总结农民革命的经验,甚至称这部书是“农民起义的教科书”。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实际上,施耐庵写《水浒》是站在地主阶级招安派的立场上,把小说当奏折,为皇帝和整个地主阶级如何绞杀农民起义出谋画策的。我们知道,农民起义是封建社会阶级斗争激化的必然结果。“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多次地举行起义,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中国历史上,象秦、汉、隋、唐、元、明等著名的封建王朝,都是被农民起义的革命风暴所摧毁。因此,  相似文献   

11.
“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卷头语) 《水浒争鸣》编委会《水浒》的真人真事 王利器修绠山房梓《宣和遗事》跋 周绍良《水浒传》与《宣和遗事》 高明阁鲁迅的“施耐庵”为繁本《水浒》作者之托乞说无可置疑——兼忻关于施耐庵的墓志、家谱、诗文、传说之俱准征信 张国光宋江形象的分裂性、统一性及其他 唐富龄从《水浒》成书的过程谈对《水许》的评价 黄瑞云《水浒》四论 常林炎 常河《水浒传》是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吗? 王齐洲谈《水浒》的“忠义” 葛楚英从“水浒戏”到《水浒传》看李逵形象的发展 熊文钦 石麟宋江性格结构试探 陈周昌《水浒传》词语汇释选例 李法白 刘镜芙谈谈《水浒》的语言艺术 何士龙《水浒》的情节安排 林文山  相似文献   

12.
最近报刊盛传发现和重版了几百年前施耐庵的原著百廿回《古本水浒传》,此论张国光先生已在《北京晚报》提出批评,蒋祖钢同志又在该报发文辩解。但我认为这是徒劳的。 首先,在今天能见到的明清《水浒》版本史上,根本就不曾有过只署施耐庵一人之名的百二十回繁本《水浒》。从最早的明嘉靖年的著录开始,《水浒》的作者均是“施、  相似文献   

13.
现在书店所出售的《古本水浒》或《古本水浒传》,均为1933年上海中西书局所出《古本水浒》之翻版。前面附有梅寄鹤之《〈古本水浒〉序》,指称该书后50回为施耐庵之续作。现代版则附有当代学者蒋祖纲先生之“前言”,强调梅氏之古本与施氏原本“前后高度的统一”,从而证明前后文应属同一人所撰,即宣称后50回也是施耐庵氏之作。几家出版社也都径题全书(当然包括后五十回)为“施耐庵著”。在穷尽调查的基础上,在作了大量地统计和比较研究之后,本文详细论证了前70回与后50回在用词和句式等七个方面的差异,结论是:后50回与前70回既然有这么多而又这么大的差异,因此决非出自同一人之手。将后50回也说成是“施耐庵著”,是欠妥当的  相似文献   

14.
《水浒》作者问题是中国文学史上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作者详尽占有资料,曾撰写并发表了《〈施耐庵墓志〉考索》一文(载于《扬州师院学报》(社科版)1985年第4期),认为“历史上确有施耐庵其人”。本文乃上文之姊妹篇。在上文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将出土文物与文献资料综合进行考察,进一步论证《水浒》作者施耐庵之籍贯乃为元末明初扬州兴化;同时,对山东说、山西说、浙江说和江苏说中其他说等诸种说法一一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5.
明人贺复徵编《文章辨体汇选》录有一篇《水浒传自序》,文字与金圣叹评本《水浒》施耐庵“原序”相同,但多出“元施伯雨”的署名。按《文章辨体汇选》体例,这意味着施耐庵就是“元施伯雨”。笔者考证,这篇《水浒传自序》很可能源于金圣叹评本《水浒》,但相反的可能性也无法排除;施耐庵是否“元施伯雨”,则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而《水浒传》“施耐庵的本”则有可能不是小说而是剧本。  相似文献   

16.
问题的提起在对《水浒》作者施耐庵文物史料的争议中,歧议最大的是王道生的《施耐庵墓志》(以下简称《墓志》)。何心、戴不凡、刘世德等先生指《墓志》为伪作,并否  相似文献   

17.
《水浒》这部小说写了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又写了他们接受封建王朝“招安”,并去征方腊,最后自已也覆灭的悲剧。小说这个投降主义的缺陷是十分明显的。但尽管如此,水浒英雄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中却享有崇高的声誉,他们的故事数百年来流传不息,为群众所喜闻乐见。这是一个复杂的现象。 同我国古代不少长篇小说一样,《水浒》不是作家个人独立的创作。它是对宋元两代二百几十年间民间传说和作家创作的经过艺术加工的结集。它内容的复杂性,不仅是由于结集者施耐庵世界观和创作意图的复杂,而且还由于它赖以加工的基础——水浒故事在宋元…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从上一期《复旦学报》上,我们读到了黄霖同志的文章:《宋末元初人施耐庵及"施耐庵的本"——兼析兴化、大丰"新发现"恰恰证明其地无施耐庵》.文章在断定《靖康稗史》的编者耐庵即《水浒》作者施耐庵之后,得出了施耐庵是宋末元初人,兴化、大丰新发现的材料恰恰证明其地无施耐庵等结论.这里姑且不论黄霖同志否定新发现的材料持论是否正确,仅就其断定《靖康稗史》编者耐庵即施耐庵的论据问题,提出我们的看法.第一,生活时代.黄霖同志说:"明代人有关施耐庵的最早记载,无一例外地称施耐  相似文献   

19.
《水浒》是在宋元《水浒》故事的基础上成书的。《水浒》的忠君思想,有着作者施耐庵概括现实生活的一面,也有着来源于宋元《水浒》故事的忠君思想的一面。“四人帮”抓住《水浒》的忠君思想,全面否定《水浒》,说《水浒》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坏书”,同时,对宋元《水浒》故事的忠君思想也展开了大讨伐。我们有些同志的文章,在肯定《水浒》之余,对《水浒》连带宋元《水  相似文献   

20.
《水浒》作者施耐庵是何方人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施氏家谱、墓志、民间传说、遗诗轶文、历史资料、地方史志等方面分析论证,《水浒》作者当为白驹施耐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