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在管理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限制了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综述了自然保护区现存的问题和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如何实现扎龙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搞清了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最后构建了扎龙自然保护区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下的治理机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辽宁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植物群落垂直带谱明显,在严格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开展森林生态旅游业,既可提高游客和当地居民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起到宣传和教育的功能,又可为地方部门和周边居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作者分析了保护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必要性与优势,在此基础上,对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森林生态旅游活动项目、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扎龙湿地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合理地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在充分调查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分析了扎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因素和面临的发展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分析保护区内生态旅游资源特性和分类体系,构建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力评价体系模型.设计并实施游客对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力的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调查数据,计算并得到生态旅游资源的权重评价.从中可以得出,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力权重值大小的顺序依次为,自然景观、现代人造设施、人文景观.其成果对生态旅游资源管理者了解、整合、利用和规划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提升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整体形象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扎龙鹤乡     
郑永康 《中华魂》2008,(12):85-85
位于乌裕尔河下游,齐齐哈尔市郊30公里处的扎龙鹤乡,有21万公顷浅水湖泊和草甸,世界上现存的15种鹤类中这里就有6种,它们是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蓑羽鹤、白鹤和灰鹤。其中丹顶鹤扎龙就有500多只,约占世界总数的四分之一。1987年扎龙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所以,扎龙自然保护区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丹顶鹤的天然故乡。  相似文献   

6.
自然保护区分级管理模式及其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级管理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特征之一,但明确规定的国家级、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还只是一种审批层级和保护价值的体现。按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从属关系可以将自然保护区大致分为9种分级管理模式。每种管理模式因占有不同的行政、人事、财务和执法资源,在管理基础和管理协调能力上差异较大。在管理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选取13类因素38个指标对林业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有效管理评价。经比较研究,显现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有效性整体良好,但自然保护区有效性与管理机构的层级呈正比,省级管理的保护区要普遍好于地市级、县级管理的自然保护区,各级政府直接管理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要好于同级主管部门管理的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7.
探秘湿地     
一凡 《山西老年》2013,(8):33-33
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脏""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同时,因为湿地特殊的自然原生态风貌,决定了那里一定是摄影发烧友和探险发现者的天堂。本期我们就给您介绍几处国内湿地,您不妨到那里亲眼看一看。扎龙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扎龙湿地是我国著名的珍贵水禽自然保护  相似文献   

8.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1979年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7年被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它位于福建北部,跨建阳县、武夷山市和光泽县.是绵亘在闽赣边界上的武夷山脉的事体部分,  相似文献   

9.
社区共管作为自然保护区管理的一种新方式逐渐在我国得到运用,它在改善农民生计、促进社区发展以及缓和保护区与社区冲突矛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云南纳版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糯有上寨为例,总结促进农民生计改善的基本经验,探讨社区共管过程下影响农民生计持续改善的制约因素,从而提出了社区共管下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民生计改善的主要建议.  相似文献   

10.
明祺 《老友》2012,(4):50-52
汁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于19811—L年批准建立的首批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之一,200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位于江西铅山县南部,保护区总面积为16,007公顷,跨铅山县一镇一乡三林场。其中核心区面积为4835公顷,占保护区面积的30.2%:缓冲区面积为2021公顷:实验区面积为9151公顷。这里森林覆盖率达到95%以上,是江西极罕见的原始状态森林的  相似文献   

11.
神农架的美誉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农架地处渝鄂边陲的鄂西北,是世界中纬度地带生态保存完好的宝地,以其神奇俊秀、原始神秘而成为名扬中外的旅游胜地。为了解游客对神农架旅游区的自然环境、旅游设施、服务质量、拥挤感受、信息、价格六个方面的印象和评价,2006年5月1日至12日进行了美誉度调查。调查样本中男性占65.2%,女性34.8%,19-45岁的中青年游客占总数的78.4%,大专及本科以上文化程度者占62.9%。结果显示:初次到访者占游客总数的80.8%,第二次到访10.6%,第三次到访3.6%,四次和四次以上者占5.0%;游客最满意的是神农架的自然环境,92.77%的游客认为神农架自然环境优美,85.43%的游客认为神农架的生态环境保护很好;游客拥挤感受评价居第二位,70.2%的游客没有感觉拥挤;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居第三位,73.9%的游客认为工作人员的态度是友好的;对神农架的信息服务感受排第四,59.0%的游客基本满意;对旅游设施的满意度排第五;游客对神农架的价格满意度最低,普遍认为神农架多次收门票、旅游商品同质不同价、餐饮食宿价格太高。  相似文献   

12.
环境教育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旨在引领学生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学习解决和避免环境问题的方法,来提高生活质量。环境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学习许多知识和技能,形成能力和价值观,理解持续保护地球资源的义务和保持环境质量的责任。研究团队通过辽宁省鞍山市二一九小学开发和设计环境教育校本课程的过程,实现环境教育的目标,开发系列环境教育内容,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形成独立的学习主题,进行有效的环境教育学习。  相似文献   

13.
环境正义源自对环境问题的伦理关注,它的实质是对环境责任和生态利益的合理负担和分配,可以说是社会正义概念的延伸和突破。从本质上来分析,环境正义就是环境伦理学的具体阐述形式,其核心内涵就是秉持公正、平等等正义的基本尺度来协调不同群体、不同物种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人与自然、其他物种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永续地生存和发展。作为生态女性主义的倡导者格里塔·加德始终认为,生态女性主义不仅关乎女性主义和环境主义,还包括以此为前提来讨论环境恶化和社会不公等问题。加德的环境正义思想主要分为环境阶层正义、环境种族主义和环境动物主义三个层面;她的这些理念旨在不断减轻并最终消除人类对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压迫。她还认为环境正义也是源于道德关注,认为人类应该关怀陌生人和其他物种。最后以加德的《根,家园真相》一书为例,从作品中对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动物灭绝等生态问题的叙述,我们可以管窥加德环境正义思想的三个维度,这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的现代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环境解说系统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相关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结果可看出,百花山环境解说系统存在着解说系统不成体系、解说信息可获得性不高、维护和管理力度不够以及环境教育宣传力度弱等问题,应从官方网站信息化解说、游客中心概况性解说、导游服务活化解说、标示系统结构性解说和牌示系统科学性解说等方面对其环境解说系统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利用为一体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旅游价值。该文通过对衡水湖现存的自然、人文景观的考察,从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客源市场、发展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方面,分析了衡水湖的生态旅游价值。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衡水湖湿地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生态旅游为支撑,建立良性循环的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6.
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治理全民行动关系到环境治理的成败,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体现。打造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环境治理格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为此,可以从三个方面推进环境治理全民行动:第一,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监督是发挥人民主体地位的一种表现,舆论监督是全民参与环境治理最集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要坚持全民环境监督路线,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环保举报平台的作用;第二,群众路线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命线,也是环境治理工作的根本路线,各类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在激发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环境治理、形成最广泛的环境治理战线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坚持以社会组织为载体的全民环境治理,发挥群团组织、环保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等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第三,坚持环境宣传教育与践行环保行为相融合,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加大环境公益宣传,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环保素养,使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共识,引导全民积极践行环保行为,形成人人参与环境治理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7.
张翼  陈艺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1(6):129-132,144
对湖南省乌云界自然保护区各功能区农村居民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收集了自然保护区农村居民收入、支出水平等经济状况,收入来源和支出结构,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各功能区居民家庭收入和封山前后收入差异进行了显著性检验.证实建立自然保护区对当地居民生产习惯与收入水平有一定影响,应提高补偿到以保证自然保护区内居民生活状况达到所在乡镇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8.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理想,以公平正义为原则,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重要特征。环境正义要求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遵循正义的原则,这是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有效指导工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9.
风水理论与建筑、规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风水是中国传统的环境文化思想,它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认为人类应该尊重环境,对建筑学、城市规划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环境教育:由来、内容与目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想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必须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而环境意识的养成有赖于环境教育的实施。搞清环境教育的由来、内容和目的是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一步。环境教育的内容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和环境道德伦理知识。环境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唤醒生态伦理良知,培养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