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劳动不是生产要素,不能将劳动视为生产要素来说明按要素分配包含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指按劳动分配,不是指按劳动力分配,也不能将按劳分配理解为按劳动力分配来说明按要素分配包含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分配方式,按要素分配并不包含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2.
论体现按劳分配主体分配形式的动态复合结构工资制尚昌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改革是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劳分配,仍然是企业内部多种分配形式中的主体。按劳分配是以“默认不同的个人天赋,因而也就默认不同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为...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我党首次提出个人收益分配应包含按投入生产要素分配,即按投入要素分配,这一分配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遵循的个人收益分配原则。按投入要素分配,不仅在理论上有新突破,而且在改革实践上意义重大,在我国分配领域改革中,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基本分配原则。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按劳分配与平均主义分配相互合一,必然有深层的体制原因。实际上按劳分配是一种承认人们之间能力差别和收入差别的分配方式;它是一种收入分配的原则,而不是福利分配的原则。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按劳分配原则同按要素贡献分配交织在一起;受劳动力供求双方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并由供求双方均衡所决定。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探讨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是新形势下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的迫切需要,吴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内部的分配关系和全社会范围内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后得出结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只能通过企业内部的按要素分配和全社会范围内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两个层次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一、正确认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概念涵义R其特征,为积极推进按生产要素分配改革奠定思想基础技生产要素分配和投劳分配都同属于分配的范畴。有的学者认为,按劳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种极端情形①,意指按劳分配包含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之中;也有的学者认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是按要素分配②。倘若果真如此,那么,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就无从谈起.其实,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是同一层面或同一层次上的两个不同的概念,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其特定的内涵。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市场经济组织以…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者收入分配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收入分配的原则是按劳动力要素价格分配;另一方面,在公有制企业内部,劳动者收入分配的原则是按劳分配。由市场经济所决定,劳动力可以在劳动力市场上自由流动,并且以劳动力市场为媒介,在企业之间自由转移,因而,按劳动力要素价格分配原则与按劳分配原则两者之间是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8.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合理性及制度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实行、能否实行、如何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是学术理论界必须作出科学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劳动"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最基本、最根本手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既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市场经济存在一定兼容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有着特定的内涵,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有所不同,诸如劳动的内容和形式不同.按劳分配的标准、范围、程度、形式不同等.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主要制度路径是在所有制制度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在企业生产经营层面上,实行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分配;在企业内部分配中,规范要素收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在整个社会国民收入分配中,依据按劳分配为主体原则搞好分配调节和调控,确保劳动收入占主体地位,使劳动收入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后认为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但价值的形成是多因素共同决定的 ;其次论述了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形式的主体 ,但“按劳分配”中的“劳”应有更新更广的涵义 ;再次论述了劳动价值论与按要素分析的关系 ,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要素分配的理论根据 :即多种所有制并存 ;最后阐述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从马克思的逻辑来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马克思的经济分析方法和逻辑 ,个人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总劳动的构成部分 ,因而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消亡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只要不具备这个条件 ,就只能借助于价值范畴 ,通过市场计算、分配社会总劳动 ,从而实行按要素分配。按要素分配的过程就是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 ,它本身并不必然包含剥削。剥削、两极分化仅仅来自劳动的特定社会条件。在劳动者重新成为有产者 ,自主拥有财产所有权的社会主义条件下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按劳分配必然转化为、表现为按要素分配。  相似文献   

11.
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决定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收入分配结果要体现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按生产要素进行收入分配,按劳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种表现形式,为实现社会公平目标,还需要建立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结果进行调整的收入再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2.
设立遗产管理人的监督机制,有利于遗产分配公正、效益价值目标的实现,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遗产犯罪。我国应借鉴各国遗产管理人的监督立法例,从监督遗产管理人的主体及权利的设置,到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以及事后法律责任的承担等方面,构建遗产管理人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3.
杨春 《学术探索》2014,(8):152-156
女子学院正在努力创建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开放、交流、合作的办学模式,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丰富的课程管理体系,完善的学科体系,多样的女性研究中心,扎实的研究女性问题的基地,稳固的女子大学联盟,与其他高校的合作平台,全球性的教育网站和项目等等。创建有利于女大学生发展的学习资源:增强女性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师生之间频繁的广泛的正式和非正式的互动,领导者、传播者以及说服者的培养方式,有利于生活和事业的关键技能的开发,使学生从事顶尖学习的资源,使其受用一生的发展价值;创建优良的教师资源:本校优秀教师资源的挖掘,和校外专家的合作,校外的行业专家的引进等实践模式对于促进好教育机会均等和破除行业性别隔离具有积极有效的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时代是一个以科技发展、政治局面、文化脉络等因素为依据而划分的时空概念。微时代是以微信微博作为主要传播的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它本身表现出自由性和开放性等多种特征,大学生能够从其中获取很多有利于自身进步的优质资源,但是其中的消极因素也会对学生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微时代的视野下,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要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有效帮助大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李萍  王伟 《学术月刊》2012,(4):90-95
检视和比较中西方关于生态价值问题的研究文献,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并将其引申扩展到探索生态价值的致思路径是:沿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线索,从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生态经济系统考察商品总价值、生态总价值和商品价值总量之间的内在关联及其数量变化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由低到高的提升,商品总价值、生态总价值和商品价值总量三者之间呈现由同向递增变动到无序变动、再到更高层次的同向递增变动的趋势。在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生态问题的状况下,重新认识和理解生态价值问题,将有利于改变当前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过度单一的局面,有利于转变人们对自然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的传统发展理念,有利于有效推动自然资源定价和参与市场化治理,并为其提供理论基础,从而使自然生态环境能够被科学、合理、协调、可持续地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三方面的探讨和分析,揭示出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内涵,认为人力资源可定义为资产。各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目标来选用不同的计量方法,财务报告应完整地揭示人力资源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多层次的分配制度中,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内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引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按劳分配为主体框架内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制度内的分配,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将人力资本融入当前非公有制领域分配制度改革,应多渠道推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劳动者人力资本的形成与凝聚;完善人力资本产权的归属工作;准确测度人力资本在物质财富形成中的贡献度;合理设计人力资本参与分配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课程教学改革文献的梳理,从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与手段、教学组织、考核方式、教学反馈、环境保障八个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效果进行评价,并对课程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显示:不同维度的课程教学改革效果在不同年级存在差异,教师推荐网络学习资源满足学习需要程度、教学内容反映本领域前沿知识程度、学生在团队或学习小组发挥作用评价对教学效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中要坚持以学生诉求引领课程教学改革理念,加强网络学习资源和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建设,重视引导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9.
公共服务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基于分工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贤明 《晋阳学刊》2008,28(3):52-56
传统理论分析公共服务有助于经济增长侧重于从人力资源角度。从斯密传统出发,提供公共服务更多的是通过提高分工水平这个途径促进经济增长的。因此,政府的角色定位就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公共服务供给,更大范围地提高分工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公平与效率是两个重要的法律价值.在微观领域、市场配置资源方式、初次分配中要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而在宏观领域、计划配置资源方式、再分配中实行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与此相对应,民商法在微观领域、市场配置资源、初次分配中发挥第一位或至上的作用;经济法在宏观领域、计划配置资源方式、再分配领域发挥第一位或至上的作用.正确认识民商法与经济法的不同价值取向对制定、执行法律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