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号称“天路”的青藏公路,其中枢格尔木坐落着一家闻名4000里青藏线的医院,人们称它是天路上的“三○一”(“三○一”系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这就是总后青藏兵站部所属的解放军第22医院。4000里路云和月,35载风与雪,解放军第22医院为高原部队和沿线几十万各族人民热情服务的事迹,象昆仑山一样无人不晓。元帅的决策从内地到拉萨,历史上只有一条唐蕃古道。千余年间,在这条被称为“生物禁区”的古道上,只能听到单调的马蹄声和凄凉的驼铃声。50年代初,这里陆续开进了千万戎装的筑路军、汽  相似文献   

2.
建设五年大事记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7月1日通车。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作为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项目。从2001年6月正式开工,到最后全线建成通车,用了五年的时间,比计划工期提前一年。2001年6月29日,全长1142公里的青藏铁路格拉段正式开工建设。开工典礼在海拔3080米的格尔木南山口车站和海拔3639米的拉萨柳吾隧道工地同时举行。2001年作为开局之年,格(尔木)望(昆)段展开施工,5个冻土工程试验段开始建设。至年底,格望段路基成形,南山口铺架基地建成。2002年,展开唐古拉山以北冻土工程和…  相似文献   

3.
八峰──“鄂西第一村”章孟林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八峰村,是全国、全省闻名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双文明模范村”,又是由穷变富的“鄂西第一村”。这个村位于海拔400米到1440米垂直落差的大山里,在东西长30里、南北宽10多里的区域内...  相似文献   

4.
驻守在海拔4200米高原上的武警青海总队甘德县中队全体官兵,用9.6万块高原鹅卵石铺制完成了一幅占地960平方米的祖国版图和“祖国在我心中”誓言,表达广大官兵扎根高原、献身警营、无私奉献的真情。这一景观现已成为武警果洛州支队、甘德县委爱国教育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5.
2005年10月18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正线全线完成铺轨。这标志着,在号称“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上,经过数万铁路建设者近5年的艰苦奋斗,攻克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科技难题,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全线铺通。消息传来全国振奋,世界注目。建设青藏铁路,促进西部大开发,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在2001年3月召开的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中,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修建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 的重大决策,对我国西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藏登山队纪事田悦阳医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最适合于生活在海拔不超过4000米的地区。而海拔5334米则足人类适应的临界高度,超过这个高应,人的国力和体力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医学上称之为“高山衰退”。就是这个原因,登山运动成了举世瞩目的体育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7.
探秘湘中波月洞增林桂林山水“甲天下”,主要是因为那里有奇异万千的岩溶地貌。孰不知,在我国湖南中部资水河畔、被誉为“世界锑都”的冷水江,也有一个大型石灰岩溶洞─—波月洞。位于冷水江市郊的波月洞,海拔12米,共分上、中、下三层结构。洞长5000余米,面积...  相似文献   

8.
如果在离318国道终点——樟木口岸100多公里的时候拐下小道往西走,经过希夏邦马峰脚下和藏南最大的内陆湖佩枯湖,再向南翻越海拔5200米的马拉山,便到了海拔4200米的吉隆县城宗嘎镇。由于吉林省吉林市的对口支援,县城这两年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离开县城,沿着吉隆藏布河峡谷一直往前,70公里外就是吉隆镇(沟)。再朝南走大约20余公里,有中尼边境的国门桥——热索桥。从海拔5000多米到2000多米,这一路跨越了喜马拉雅山南北坡,属于集雪山和森林河谷于一体的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峡谷、瀑布、高山草甸,“一山呈四季,十里不同天”,景观丰富而壮丽。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族》2007,(2):11-11
沧源县永和边境检查站驻守在海拔1800米,多年来牢记“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父母”,发扬部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光荣传统,倾情驻地脱贫与发展,积极为驻地群众扶贫济困献爱心。谱写了“军民团结一家人”感人的赞歌。当地群众亲切地说“贺楞劳勒背(佤语意为感谢子弟兵)”。近几年。站领导始终把驻地的脱贫与发展作为己任,每年视情况派出警力轮换深入全村11个小组服务农业生产。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为永和扶贫对象5户捐助红砖55000块、水泥22吨、石棉瓦800片。此外,还多次开展为学校、孤寡老人、特困户捐款捐物。  相似文献   

10.
高山绿色致富梦文·图/王先银姚家林素以川鄂“咽喉”之称的巴东县,山高坡陡,海拔高低悬殊近3000米,是典型立体型气候,平均海拔1400多米的高寒地区占全县总面积的1/3多。昔日高寒地区土家苗族农民的吃饭问题,在享受“高山地区地膜温饱工程”的阳光后,已...  相似文献   

11.
清代黄河上游地区民族格局演变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上游地区指甘青宁三省区和内蒙古一部分,这里是我国北方农耕区与北部和西部牧业区的交汇地带,很早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多元文化交汇融贯、并行发展的区域,入清之际更显示出各民族“大杂处、小聚居”的特点。汉、藏、蒙古、回、撒拉、东乡、保安、土、裕固等民族中,汉、藏、回民族分布地域最为广泛,成大网络大轮廊,蒙古、土、撒拉、东乡、保安、裕固族则散处其间而有迁移变动,为此引起主客民族活动地域再变动。这就直接促成了居住地区民族格局的演进,奠定民族分布状况,并日趋稳定。一蒙藏牧业区主要居民的分布格局1、明清之际顾实…  相似文献   

12.
在海拔1200多米的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悦来乡寺院村土家山寨,有五块能使普通水稻变成香稻的神奇水田。据清乾隆四十年《石柱厅志》上记载;“香稻唯产悦来寺院,此米呈阴色,晶亮;煮饭时香气扑  相似文献   

13.
霍巍 《中国民族》2023,(4):28-33
<正>伟大祖国的西南边疆,高耸的雪域高原为世人所瞩目,这就是被称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从地理区位上看,西藏是青藏高原的核心区域,位于其西南部。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500米至5000米之间,雄踞亚洲大陆。长期以来,青藏高原曾被视作人类生命的禁区,汉藏文献所记载的人类出现于高原上的历史比较晚近。  相似文献   

14.
2006年7月1日,随着“青1”、“藏2”次列车分别从格尔木和拉萨火车站发车。世界屋脊第一声火车的长鸣,响彻在青藏高原,两对列车分别从西藏拉萨和青海省的格尔木启动对开,标志着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结束了青藏高原没有铁路的历史,国人百年梦想终成现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周永康出席拉萨庆祝大会,并为从拉萨开出的首趟旅客列车剪彩。7月1日的拉萨城,被热烈的喜庆氛围所包围,大街小巷散发着浓厚的节日气氛。藏族传统风格的房屋插满了鲜艳的五星红旗,醒目的巨大横幅悬挂于…  相似文献   

15.
《民族论坛》2005,(1):40-41
“雪乡”其实不是一个正式的称呼,它正式地理名称叫双峰林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海林市长汀镇,是大海林林业局的一个下属林场,双峰林场海拔1100多米,周围被群山环绕,因受到日本海暖湿气流和贝加尔湖冷空气的影响,易形成相宜的山区小气侯,于是这里年积雪期可从当年十月到第二年阳春三月,积雪最厚处近2米,“中国雪乡”美誉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16.
清代回族将领马进祥马兴民,马苏坤一、残存的《三代节孝墓表》碑1988年夏,笔者在固原城关镇田家洼村的果园内找到马进祥的半块碑石。碑石残高1米,宽68公分,厚18公分,碑文为楷书。我少年时代见此碑全文共三块,这是其中的下半块,共18行。现将碑文缺字参照...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的藏族小山寨莫斯卡,位于断山脉峡谷地带的金龙大雪山下,是一个海拔4300米的高原牧场。“莫斯卡”的藏语意思为“祥瑞平坦的地方”。它被三座神山环抱,集雪山、森林、草原、冰河、海子(湖泊)为一体。  相似文献   

18.
古老的黄河上游,壮丽的积石山麓,是传说中大禹治水的地方。这里,聚居着5万6千多勤劳智慧的撒拉族人民。青海省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的黄河谷地,以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等地是他们的主要居住地。撒拉族,古称“撒拉回回”,自称“撒拉尔”。汉文史籍中对撒拉族的称谓多达十几种。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撒拉族。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  相似文献   

19.
元代是西北各民族大融合时期,也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形成时期。从不同民族语言可以窥知“撒尔特兀勒”一词与“回回”民族和伊斯兰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素有“中国名茶之乡”“三峡南岸后花园”之美誉,出产的茶叶以香清、汤碧、味醇、汁浓著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接续奋斗,坚持做大做强做足茶叶文章,用小小的茶叶托起大山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全境皆山,最高海拔2320米,平均海拔1100米,居湖北省第二。全县常用耕地面积30.8万亩,林地面积290.8万亩,森林蓄积量154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3.16%。山中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