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我国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传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城市化,与东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的城市化过程为例,讨论了回族聚居地区城市化过程中民族问题的表现形式与特点。  相似文献   

2.
回族穆斯林经济特点与西道堂经济发展模式敏生光回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一个民族,回族穆斯林遍及全国各地,而以西北地区聚居比较集中。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教精神的长期儒染熏陶,使回族穆斯林的性格中特别表现出了坚毅顽强、吃苦耐劳...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西部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开发西部,必须重新认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特征。在西部开发的大背景下,就中国民族地区而言既是机会,又是挑战,而知识经济也必将赋予民族地区以新的特征。目前,在中国区域经济总体发展中,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既有自身的特点,也有时代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贵恒 《中国民族》2010,(11):66-67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具体包括新疆、宁夏、广西、内蒙古、西藏5个自治区和少数民族相对较多的云南、贵州、青海3个省共计8个省区。我国55个少数民族有52个主要分布在西部8个省区。全国超过100万人口的18个少数民族中有壮、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布依、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16个民族居住在这些地区。全国154个民族自治地方分布在西部的有115个,占75%,30个自治州有27个分布在西部地区,占90%;119个自治县(旗)有83个分布在西部,占自治县总数的69.75%。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而且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一些同志有一个误解,常常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的经济混为一谈,以至在工作和政策上造成一些混乱。实际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同各少数民族经济,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以我们辽宁省来说,是一个少数民族大散居、小聚居的省份。5个自治县和10个聚居县有3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其余100多万杂散居在全省各地。调查表明,全省13个市、100个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杂散居省份。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省有回、蒙古、满、土家、壮、朝鲜等55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总人口114.3万人。其中,回族95.3万人,仅次于宁夏、甘肃,居全国第三位。少数民族分布在全省各地,呈大分散、小聚居的显著特征。多的县(市、区)有5万多人,少的有200多人。全省有郑州管城回族区、开封顺河回族区、洛阳廛河回族区等3个城市民族区和21个回族乡(镇)。少数民族人口比例50%以上、绝对数500人以上的聚居村有555个。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经济发展工作,把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疆穆斯林人口现状与家庭生殖健康服务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多民族、多文化宗教的少数民族地区。在新疆百分之六十多的少数民族人口中,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人口占绝对优势。新疆是全国穆斯林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在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提出的“生殖健康”新理念的影响下,国家人口计划生育有关部门于1999年至2004年在新疆穆斯林人口聚居地区开展了“生殖健康教育宣传”项目试点。本文在描述和分析新疆穆斯林人口及其社会经济和宗教信仰的基本状况的基础上,考察了新疆穆斯林人口聚居地区实施“生殖健康”项目的情况,并对成功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展示了项目实施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黑龙江省西部的松嫩平原上,从事半农半牧的少数民族有蒙古、达斡尔、鄂温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共9万多人,80%以上分布在农村。其中,蒙古族7万多人,主要分布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富裕县、泰来县,有5个民族乡,64个民族村;达斡尔族2.4万多人,主要聚居在齐齐哈尔市郊区和富裕县,有8个民族乡,1个民族联合乡、30个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中需要注意的若干与民族有关的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从“民族性”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西部的“区情” ,指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处理好与此相关的若干关系问题 ,包括 :自治地方与中央及非自治地方的关系 ;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 ;聚居民族与散居民族的关系 ;“东引”与“西出”的关系 ;民族传统与现代经济的关系。文章进而论证了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工作的重点内容和主要方向 :首先要加强民族法制建设 ,以保证西部大开发健康、有序地进行 ;其次是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好民族权益关系 ,以巩固“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关系 ;最后是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党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方针和各项政策 ,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0.
1.八十年代,由于国家投资、对外开放优惠政策向东部双倾斜,东西差距拉大.表现在西部新增固定资产、经济总量和人均产值及社会发育程度等方面与东部的梯度差日益扩大.西部11省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6.1%,其中有20多个少数民族与境外同一民族跨国界而居,从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防巩固来看,西部是众多矛盾的潜在地. 因此,对于东西部差距的发展趋势应从战略的高度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中国各民族都有其居住和活动地域,也有其居住的形式。这种形式,基本上可概括为,在一定地域内聚居,散居于一定地域内,和其他民族杂居于一定地域内,即聚居、散居、杂居三种形式。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全国有45个少数民族在民族聚居区内建有159个民族自治地方。还有20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杂居、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农村地区,包括1500多个民族乡和上万个民族村中。其中,分布在京、津、沪等大、中城市的约700多万;分布在东北三省、东南沿海及内地农村地区的约700多万;分布在滇、黔等省、自治区民族乡镇的约700多万。因此,杂散居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是中国少数民族发展问题中的重要的一部分,是构成中国国情的一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大通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境内居住着汉、藏、回、土、蒙古等23个民族,总人口43.8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8万,占全县总人口的44%,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大通的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达斡尔民族是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黑龙江、内蒙、新疆等地。根据地域特征又分为四个方言区:莫力达瓦、海拉尔、齐齐哈尔和新疆塔城方言区。本文主要研究在新疆塔城达斡尔聚居区多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达斡尔民族音乐的生成与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1999年 9月 ,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在这次会议上 ,江泽民同志代表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向国内外庄严宣告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西部 1 2个省市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并作为中国 2 1世纪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西部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大西北获得了重振昔日丝绸之路辉煌的勃勃生机。时隔不久 ,当 2 1世纪第一个百花争艳的春天降临首都北京的时候 ,在楚文化的发祥地生长起来的年轻的回族博士许宪隆将他的长达 2 0余万字的学术专著———《诸马军阀集团与西北穆斯林社会…  相似文献   

15.
我国穆斯林包括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东乡、撒拉、保安十个少数民族,人口1600多万.为尊重各族穆斯林的风俗习惯,我国政府规定了一些具体政策,对其丧葬礼仪等都予以照顾. 穆斯林有独特的安葬习俗.这些习俗是依《古兰经》、《圣训》及《伊斯兰教法》的规定而形成的.其特点是简单易行,朴实无华. 穆斯林的葬礼过程大致分为“洗”、“包”、  相似文献   

16.
达斡尔民族是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黑龙江、内蒙、新疆等地.根据地域特征又分为四个方言区:莫力达瓦、海拉尔、齐齐哈尔和新疆塔城方言区.本文主要研究在新疆塔城达斡尔聚居区多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达斡尔民族音乐的生成与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广西是全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有11个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人口总数达1618万.同时,广西又是一个贫困省区,人均工农业产值、人均国民收入居全国后列,1989年全区人均工农业产值仅1275元,人均国民收入723元,均属全国倒数几位.目前还有300多万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如何增加投资,选择资金投向,提高投资效益,这是民族贫困地区要想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民族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是一项艰巨、复杂、长期的战略任务,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有许多复杂的关系需要正确处理,对于一些原则关系处理得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经济开发和脱贫致富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拥有38个少数民族成份,共8万多人,其中畲族6万多,回族1万多,80%杂居在山区农村.有两个畲族聚居的民族乡,四个畲族和瑶族聚居的民族村.由于历史的原因,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还很落后.八十年代初,仍有较多的少数民族农户未解决温饱问题,60%的少数民族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水平. 近年来,各级民族工作部门依靠少数民族自身的力量和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在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少数民族群众动脑筋想办法,治穷山战恶水,因  相似文献   

19.
作为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山西省有53个少数民族成份共9.3万余人,占全省总人口0.27%。全省119个县(市、区)均有少数民族,呈大分散小聚居特点。全省现有42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分布在6市22个县。除1个蒙古族聚居村外,其余都是回族聚居村。有56少数民族相对聚居的街道、社区。每年还有近3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山西务工经商就学。  相似文献   

20.
正樊城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是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市的中心城区,有回、满、土家、蒙古、壮等19个少数民族,常住少数民族人口4000余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2000余人。樊城区有襄阳市唯一的回族社区、回民小学,清真牛羊肉加工经营户60多家,西北各族穆斯林经营的拉面馆、烧烤店等清真小吃40多家。坐落于该区的友谊街清真寺历史悠久、声名远扬,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各地在襄阳经商、就学、旅游、探亲的穆斯林群众过宗教生活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