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了解“全面二孩”政策对青年夫妇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探求政策实施中的配套措施。方法:对南京市400名一孩青年父母进行实证调查,了解他们的再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一孩青年父母有再生育意愿的仅占14%;一孩母亲的年龄越小、学历越高,家庭再生育意愿越高;意愿再生育的前三位原因分别是怕孩子成长孤单、减轻孩子养老压力和抵御失独风险;经济压力大、带教孩子太辛苦和年龄身体原因是不想再生育的前三位原因。结论:南京地区一孩青年父母的再生育意愿很低;传统的教育观、养老观、家庭观促进了二孩的生育意愿;功利主义教育观与攀比型生活方式阻碍了二孩的生育意愿。应积极倡导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制定鼓励二孩生育的福利政策和完善教育服务体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1031名“80后”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父亲比母亲更溺爱孩子;“85后”父母更加民主;“80后”父母会同时采用民主和专制的教养方式;父母受教育水平可以预测民主型教养方式,家庭收入可以预测专制型教养方式。建议新时期父母教养方式的选择要尊重生命、回归教育本质,通过开设家庭教育通识课提升教养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读教育管理专业的时候,在课上曾经讨论过家庭学校FamilySchool。那时由于美国的校园枪击案频发,同班有个美国研究生就说学校的暴力事件太多,他很支持在家由父母教育孩子的教育方式。在美国,由父母对自己子女实施教育的家庭学校已经存在很久了。前几天去一个老师家作客,遇到MITTY 夫妇和他们可爱并懂事的3个孩子。当我知道那3个孩子从没有上过一天正规的社会学校,这令我十分好奇,决定对他们进行一番采访。敬辉:您能介绍一下您的家庭吗?Mitty:我先生在印第安纳州一所大学作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工作。我有三个孩子,大女儿 Beth 17岁要考…  相似文献   

4.
重视礼仪教育 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礼仪教育。母亲做好了饭没告诉孩子吃 ,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 ,必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孩子离家或归家都有一套礼仪规矩 :出门时要和父母说一声“我走了” ;回来时要说一声“我回来了”。文明礼仪已成为日本孩子的习惯。重视自立教育 日本家庭从小就培养孩子自主、自立的精神 ,大多数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务劳动 ;让孩子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间及身边的东西 ;让孩子自己去买东西等。重视抗挫折教育 日本的小孩走路摔跤了 ,父母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 ,大一点的孩子受到挫折 ,父母就鼓…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确实,这种老师是极不一般的,它的特殊价值就有于,它是以一种独有的方式给孩子以最早的和最持久的影响与教育。 孩子出生以后是很弱小的,需要依赖父母的抚养成长。孩子从第一次条件反射的建立,到生活习惯的培养,从咿呀学语到思维的不断发展,一切能力的获得都是与父母的精心培育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撰文提出,应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孙云晓认为“家长”的含义就是家庭的统治者,是孩子命运的掌管者。这是个充满封建专制的称谓,与现代教育相修。在许多父母的观念里,“家长制”依旧根深蒂固,许多未成年人受伤害事件中,相当一部分是父母对孩子的恶劣行为所致,有的教师也养成了恶劣的‘该长作风”。如何使孩子成长成才?孙云晓认为,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是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应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发展空间,时常与孩子讨论对多种事情的看法,不断肯定孩子的多种努力,鼓励孩子走向成功。而如果…  相似文献   

7.
《老友》2014,(9)
正很多人都发现,法国孩子比美国孩子更有礼貌。在豪华餐厅里,法国小孩会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用刀叉吃东西,玩耍时不要父母陪着。这都源于法国家长善于向任性的孩子说"不",并积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埃里克和娜塔莉是一对年轻的法国夫妇。为了教育3岁的儿子,他们特意去参加了家长培训班,并把学  相似文献   

8.
外国人虽然与我们的价值观不尽相同,但“可怜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的理念和目的却是天下一样的。然而在教育方法上却有其独到之处。在美国,孩子到了1岁以后,便基本上是自己吃饭了。父母把孩子绑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他们的小桌子上,让孩子用小  相似文献   

9.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经常面临这样的问题:苦口婆心地指出孩子的不良习惯和缺点,可孩子就是听不进去。于是,一些家长摸索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和孩子签订“亲子协议”,在协议里写清父母和子女分别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亲子协  相似文献   

10.
我有自己的方式 日本明仁天皇和皇后美智子生有两男一女,公主清子是在天皇夫妇刚刚度过第十个结婚纪念日时出生的,天皇夫妇连得两子后喜获千金,全家欣喜之情难以言表。身为金枝玉叶的清子公主自幼便备受父母的宠爱,连两个哥哥对她都忍让三分。清子性格内向,加之身为皇室成员,不能像平民孩子一样,可以自由外出、结交朋友,因此大学毕业后,虽然参加了工作,但一直没遇到钟意的“白马王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清子的婚事开始提上日程,媒体也开始关注起来。从清子27岁生日那天起,记者就不断地询问她的婚事,清子也总是回答:“我想按自己的方式寻找合适的对象”,“这不是可以着急的事”。语调中显得自信,却也透出一丝淡淡的幽怨。 当清子进入而立之年之际,日本著名手表制造商、精工表王的“王子”、著名  相似文献   

11.
《倾听孩子》的作者帕蒂·惠芙乐(Patty Wipfler)是一位长期致力于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研究与实践的女性。她认为,为了使孩子在童年和少年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形成期——健康成长,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孩子的健康成长可以说是每一位做父母的天赋心愿,“爱孩子”作为一种本能情感,在各种各样的生活情境中被身为父母者演绎着人间的悲喜,有时我们被它感动着,有时我们又被困扰着。“怎么去爱”、“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爱”等问题常常在为人父母者心里萦绕,尤其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常在面对家庭教育中的具体问题时日益力不从心和无所适从。当孩子一切正常时——活泼、好学、懂事、听话,我们感到很幸福和自豪。当孩子显得“不正常”时——例如情绪低落、大哭大闹、好发脾气、厌恶学校、不可理喻,我们几乎束手无策,最后只能简单粗暴地运用做父母的权威,采取“高压政策”,结果造成亲子关系更加紧张、父母对自己的教育能力丧失信心。《倾听孩子》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可指导实践和操作。全书共有六个章节———专门时间、游戏中的倾听、孩子哭泣的时候、孩子恐惧的时候、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孩子愤怒的时候。每一个系列专题都介绍了孩子情绪产生的原因、心理根源、表现情形...  相似文献   

12.
亦云 《百姓生活》2013,(10):60-60
在英国有一个特别的家庭.34岁的丈夫克里斯是一个黑人,25岁的妻子苔丝则具有白人血统。他们共养育了4个孩子,令人惊奇的是,4个孩子的肤色并不相同,其中“老三”是“白人”肤色。作为孩子的父亲,克里斯表示:“这很神奇,我也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据悉,当克里斯夫妇的“白人”女儿艾米娅诞生时,由于她的肤色是这样雪白,导致克里斯夫妇怀疑她不是他们的亲生女儿,而是接生医生抱错了。他俩随后要求医院给他们的女儿实施DNA亲子身份鉴定,但鉴定结果证实艾米娅100%是他们的亲生女儿。  相似文献   

13.
谁错了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教师。各位父母你可知道错误的教育是一种多么深刻的伤害!一位父亲刚刚买回一块金表,结果不到5分钟就被他5岁的儿子给拆得四分五裂。父亲当然是怒不可遏,狠狠地把他的宝贝儿子揍了一顿。当这位父亲把这件事情告诉大教育学家陶行知时,陶先生诙谐地说:“中国的一个爱迪生被你打了。”  相似文献   

14.
阿里的孩子调查显示,在美国,一对夫妇往往更喜欢第一个孩子是男孩。一次,有人问拳击传奇人物穆罕默德·阿里共有几个孩子。“一个男孩,”他回答道,“外加7次失误。”  相似文献   

15.
李学才 《社区》2013,(21):54-54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越长越聪明,但现实却恰恰相反,一些孩子的“笨”正是父母一手“教”出来的。同事有一个八岁的儿子扬扬。这孩子在班上的成绩本来不错,也很有上进心,平时对自己要求也比较严。  相似文献   

16.
李冬梅 《社区》2010,(18):46-46
小宝宝也会做噩梦吗?噩梦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为弄清“幼儿噩梦”的诱因,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项最新调查。针对约1000名6岁以下的儿童,研究人员让父母密切观察孩子夜间的睡眠质量,并根据哭闹、短暂余悸等症状大致记录下孩子做噩梦的几率。观察结果表明,孩子的噩梦并没有那么常见,约三分之一的父母表示自己的孩子从来没有做过噩梦。然而另一方面,研究人员也发现,那些被视作“麻烦宝宝”的孩子更容易做噩梦。有个一岁半的孩子就是如此,这个好哭闹、情绪烦躁的孩子在夜间表现出了更多做噩梦的症状。  相似文献   

17.
近日,网络上热传中国式父母包办孩子一生的帖子,引起网友热议。“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少年宫。7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奥数班。18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高考突击班。23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公务员。32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非诚勿扰》……”有人批评,国内教育最大的弊病是没有一次真正让学生自己选择。当他们大学毕业后,突然要面对选择职业,怎能不茫然?作为全国首家职业规划师资格认证培训及职业规划咨询机构,  相似文献   

18.
世声论点     
《山西老年》2011,(2):13-13
就像父母和孩子同时掉进水里,你救谁? ——中国的养老问题即将压垮40岁~50岁的一代人。赡养一个老人的费用与送孩子读书的费用相差无几,而既是儿女更是父母的“中间层”收入有限  相似文献   

19.
就在一批所谓“80后”尚未退出历史舞台时,“90后”一词便已频频跃入人们的视线。“90后”是指一批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年轻人,或许称他们为孩子更为恰当。“90后”说:上课、写作业、吃饭是人生三大痛苦。快乐,一个简单的字眼,却是许多“90后”孩子最感奢侈的东西。他们的童年没了许多父辈曾拥有的那些“掏鸟窝、穿新衣、吃雪糕”等简单的快乐,而他们的父母又为了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绞尽脑汁地规划着他们的未来,实施着深信不疑的教育方式,心甘情愿地和孩子“捆绑”在一起。有家长也感叹:这代孩子的童年被提前消费了,小小年纪感受到的是成人世界的精神压力,他们的快乐显得是那么沉重。  相似文献   

20.
《社区》2011,(8)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但目前,许多孩子与父母因缺少沟通,不了解父母,产生了冲突。许多父母不知道如何与孩子相处。本刊从读者的来稿中总结出了一些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教育孩子学会承担责任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1920年,美国有一个12岁的小男孩.在马路上和同伴一起踢足球。只见他飞起一脚,球在空中旋转,啪的一声击中了路边一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