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5 毫秒
1.
补胎记     
冰子 《社区》2008,(7):53-53
那日下班后,我接到朋友马东的电话,约我到他家一聚。 我骑着自行车行驶在宽敞平坦的柏油路上,轻捷如燕。一路上迎着落日的余晖,我出神地品味着都市傍晚如画的景致,猛听得“嘭”的一声,随即觉得车轱辘像被胶粘住了,不好,车胎放炮了。  相似文献   

2.
把脑袋搁在火车轱辘之上哐当当一宿,似睡非睡地一睁眼,咱就从北京到了上海。这天是报到的日子,报完到就没事干,无事总得生点非吧?可对繁华的地方,我根本就没什么兴趣,南京路啊,外滩呀,陆家嘴呀,我听听名字想象一下也就  相似文献   

3.
张峰 《社区》2009,(30):49-49
肩周炎是发生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改变和慢性无菌性炎症,俗称冻结肩、五十肩。我在十多年前曾经得过此病,后来在一名老中医的建议下,采用了体育疗法,这十多年来还真没再复发。  相似文献   

4.
荠菜     
刘红玉 《社区》2014,(20):63-63
傍晚回家看望公婆,房前绿油油肥嘟嘟的青菜迷人眼眸,灰蒙蒙的大地被罩了层大网,让人压抑沮丧,幸亏有这绿色,勃勃生机一下子从阴霾中挣脱了出来。老公在菜园子里拔青菜,我在菜园外择青菜,就在我弯腰捡起一棵青菜时,我发现青菜旁躺着一棵荠菜。黑黝黝的叶子,叶茎瘦长,一片片叶子尖尖如刺。以我多年前在荠菜堆里厮混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随阿东回家,她留给我的印象很好。她衣着得体,手脚麻利,不停地从厨房里端出一道道鲜美的菜,等大家吃得差不多了,她才坐下来,还不停地给我夹菜,这让我受宠若惊的同时,也有一种想融入这个家庭的冲动。可是接下来,我就领教了她的不近情理和刻薄小气。  相似文献   

6.
留学荷兰的朋友来信告诉我说,“荷兰有一种国菜”——我乍一看,倘若不再看信里下文,准以为这“国菜”是国宴上的上品菜肴。殊不知乃是土豆、胡萝卜、洋葱之类极普通的菜。而这个被称为“国菜”的菜,还一定得在每年10月3日这一天吃,全国许多人家自觉地吃,大约像我们中国人在端午节吃粽子一样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苦瓜果实富含维主素C,且含有一种糖甙而具有特殊苦味,是受欢迎的时令菜之一。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1)选用良种。菜用苦瓜宜选择长形品种,以长白苦瓜和大白苦瓜品种为好。(2)播种育苗。露地栽培,播种适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苦瓜种子  相似文献   

8.
“老公帮我在2:30的时候收下菜。”这是一个同事的老婆留在他电脑上的字条。不要误会,这不是真正去地里收菜,这是一个叫开心网的网站推出的游戏。参与者可以在网上自己的田里种地,收获,如果不及时收走,有可能被别人偷去。同事的老婆正是委托赶夜车写稿的老公帮她收菜。据他讲,他老婆爱玩游戏,玩游戏让他老婆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他老婆曾为一家专业网站的top sales。  相似文献   

9.
金鞍  刘咏 《今日南国》2005,(23):120-127
1940年6月1日吃晚饭时,毛泽东对陈嘉庚说:“陈先生请多包涵,我毛泽东没有钱,菜是自己种的,鸡是邻居老大娘知道我有远客特意送来的。”。  相似文献   

10.
海纳 《中华魂》2012,(1):30
越是成功的人,越说自己浅薄;越是伟大的人,越说自己平凡。袁隆平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主持研究的超级稻,亩产已经达到926.6公斤,但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他仍把自己比作"种子"、"小学生"和"运动员"。袁隆平的第一个比喻:"我是一粒种子"。他说:"我是搞育种的,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够根深叶茂,枝粗果硕。"种子是一种希望,也是一种力量。但要做一粒好种子,就必须埋入泥土,深入基层。想当初,袁隆平也是可以留在城里的。因为他出  相似文献   

11.
魔法种子     
"啦……啦……啦……"回家的路上,我一边走,一边唱着歌,"咦,这是什么东东?"我发现路边有一个穿着黑衣服的老太婆在卖一种星形的种子。我好奇地买了一颗,按照黑衣老太婆教的方法,把它种进了土里,  相似文献   

12.
筷子     
《社区》2008,(24):60-60
小时候爷爷曾告诉我,只需到厨房看看筷子就知道这家的家境了。筷子越长,多半这家越富裕,原因很简单,大户人家吃饭菜多,筷子长了好夹起远处的菜。爷爷的话有道理,那时没有转盘,站起来夹菜又失礼,如果没有长筷子“武装”自己,多好吃的菜也吃不到嘴里。时过境迁,现在恐怕再也没人凭看筷子来猜测人家的家底了。中国筷子多半是平头或圆头的,主要就是“夹”。爷爷曾告诫我,吃菜时夹得起就吃,夹不起就别吃。有一年吃猪肉丸子,丸子表面滑溜溜的,我夹了几次也夹不起来,一急就用筷子扎起丸子放进嘴里,当时爷爷一巴掌就打了过来,呵斥道:“谁让你扎的?”后来父亲告诉我,在我的老家,只有祭奠死人时才用筷子扎菜。我这一巴掌挨得不冤。  相似文献   

13.
笔者经过11年的生产和经营实践,发现几种主要不同瓜菜种子有不同的寿命,贮藏超过了寿命期,发芽率就会降低,甚至不发芽,发芽率低的生长势减弱,抗性降低。现介绍几种主要瓜菜种子的寿命和新陈种子的识别。(1)西瓜。大者千粒重约120—150克,小粒种有50—100克,每个果实  相似文献   

14.
母亲菜     
卫宣利 《社区》2008,(32):60-61
结婚后,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偶尔往家里打个电话,母亲便欣喜得像个孩子,逮着我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她说,园子里的青菜都泛青了,油绿油绿的,中午去掐一把回来,洗了下锅,一锅的鲜啊;她说,今年菜贵,我每样都种了点,菠菜,香葱,西红柿,黄瓜,辣椒……再过两个月,你就不用买菜了;她说,你有空就回来一趟,自己种的菜都吃不完,你还买着吃?再说,  相似文献   

15.
含羞草     
池天宇 《新少年》2009,(7):81-81
今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找来了一个花盆,在里面填上泥土,然后埋下一颗芝麻粒般大小的含羞草种子。这颗种子是爸爸从外地给我带回来的。  相似文献   

16.
文一 《山西老年》2014,(7):50-50
南涧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端。在这里,有一个特别的节目,这就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南涧跳菜。 南涧跳菜起源于原始母系社会,盛行于唐朝民间。相传这是古时候彝族人敬奉帝王在宫中表演的一种舞蹈艺术,后来慢慢流传于民间,成为彝族民间艺术之独秀,饮食文化之奇葩。跳菜雅称“奉盘舞”,俗称“抬菜舞”。  相似文献   

17.
刘庆明 《老友》2013,(9):40-41
我老伴是个热心肠的人,遇到凡是能帮上忙的事情,她便会毫不含糊地去帮助别人,所以左邻右舍都很喜欢她,不管谁家遇上烦心事,都愿意跟她唠叨几句。老伴同事的女儿小杨,在一所中学教书。不幸的是小杨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而且病情还挺严重。那时老伴也得了关节炎,只是没小杨那么严重。老伴根据别人的介绍,到外地去找了一位治疗类风湿病的老中医,吃了几回中药,敷了几种草药,比较有效果。她就把自己  相似文献   

18.
李咏梅 《社区》2012,(15):62-62
我的手机电话簿里,有一些有趣的名字:“马列老头”“城里菜农”“不帅哥”“豆包子”“鲤鱼”……这都是我给家人取的绰号。  相似文献   

19.
陈鲁民 《社区》2008,(11):22-22
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今年已102岁了,仍思维敏捷,研究不辍,每月有一篇文章发表在国内外的刊物上。每当有人问他长寿的秘诀,他就拿出了一篇多年前自制的“陋室铭”:“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这是陋室,只要我唯物主义地快乐自寻。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更怪我伏案太勤。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音乐,  相似文献   

20.
雪花丸     
黄茨娅 《社区》2014,(3):57-57
春节,是一场快乐的大吃大喝运动。每个地方大都有几道主打的年夜菜,这些年夜菜有特色、有风趣,还有一种独特的地域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