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主要承担省管高等级公路建设任务的南京“开路先锋队”——市公路建设处成立于1989年,20年来,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在市高指、市交通局的精心领导和具体指导下,转战大江南北,先后建成南京绕城、宁淮南京段、沪宁南京段、宁杭南京段等13余条高等级公路,为增强南京省会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促进南京、江苏乃至整个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尔宾江苏睢宁人,1944年生于南京。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江苏文史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十竹斋艺术研究部主任,南京昆曲社艺术顾问,南京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南京书画院研究员,南京市第十、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江苏省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3.
《金陵瞭望》2007,(15):8-10
南京既是华东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不可小觑的军事重镇,自古以来就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从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至今,一支又一支我军王牌部队与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二野军大、临汾旅、胶东炮兵团……他们从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一路走来,既给南京带来了风尘仆仆的历史沧桑感,同时也悄然影响着南京、改变着南京。是的,这些血火铸就的钢铁营盘给南京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也是南京历史书写者和缔造者。  相似文献   

4.
李沅 《金陵瞭望》2008,(1):9-10
为南京全面达小康凝聚人心,为南京跨江发展凝聚力量,他们为南京建设“五个中心”凝聚智慧,为构建和谐南京凝聚合力,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五年印象,南京十三届人大、政协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以热情、扎实、创新、突破的姿态,为南京呈上一幅人民为本、发展为纲的立体画卷。  相似文献   

5.
青奥VS南京     
南京的青奥,—定要有南京味。就像相声用南京话一讲,就成为南京“白局”一样,青奥会落地南京,怎么着也得沾上点南京的感觉吧。不过,一个是千年古城,一个是时新赛事,南京和青奥怎么融合、如何嫁接?今天咱们请来各路神仙“白局”一把,韶韶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6.
风情石城记     
潘雪江 《金陵瞭望》2010,(27):63-69
爱上南京,喜欢她的多姿多彩;爱上南京,喜欢她的温婉柔情。南京的山水、南京的绿色、南京的生活氛围都是我们爱她的理由。清灵秀美的紫金山是南京的花园,走在苍松翠柏间,让人远离都市的喧嚣,尽情呼吸大自然的绿色芬芳;博爱、热情是她的性格,现代、前卫是她的崭新的色彩。金陵古城正以高昂的热情欢迎你到来。  相似文献   

7.
季建业 《金陵瞭望》2010,(27):I0005-I0005
第四届中国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的召开,让世界各地的朋友有了认识南京、了解南京的机会。我代表南京市人民政府,和全体南京人,向世界发出邀请:愿南京成为你的第二故乡,愿南京成为你流连忘返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金陵瞭望》2005,(11):I0001-I0001
南京景鹰制衣有限公司隶属于南京三达集团,是高淳县16家重点骨干企业之一。“南京三达集团”是以南京景鹰制衣有限公司为核心,以高淳县康明服装厂、南京宇翔制衣有限公司、南京新时利制衣有限公司为紧密层的集团。  相似文献   

9.
张义生 《金陵瞭望》2007,(19):35-35
南京劳保和就业工作居全省领先水平。同时,南京还加大了对交通、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的投入,通过着力推进跨江发展战略,大力提升了郊县公共事业,加速了农村和江北两区的发展。此外,南京的和谐社区建设始终居于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的前列:2002年,南京成为全国首批社区建设示范市,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成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的意见下发后,民政部贯彻落实意见的第一个工作会议在南京举行;2007年,全国省会城市中,南京又第一个以市委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和谐社区建设指导标准及评价细则…… 2007年2月,南京市统计局进行了一次“南京百姓眼中的和谐社会”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七成百姓对南京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情况感到满意。可见,把南京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家园,已成为600多万南京市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0.
《金陵瞭望》2008,(21):119-119
风景迷人的深秋季节,南京迎来了一场全球盛典——世界城市论坛暨名城会。这是一场文化的盛宴,一次世界名城的聚会,一个南京人民的节日。作为南京市民,我们在此真心地祝福每一位参会的海内外嘉宾,在南京愉快地度过每一天,尽情地欣赏和谐南京的魅力,分享南京人民的喜悦、  相似文献   

11.
2005年8月22日,省委常委第十次到南京集体调研,专题研究南京工作。会上,省委书记李源潮为南京在更大范围内谋发展勾画了蓝图:南京应重点建设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国际制造业中心、全省服务业中心、全国重要科教中心、东部城市绿化中心。 很快,“五大中心”建设写入了南京“十一五”规划,出现在南京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委会中心议题上,一直争论不断的南京中心城市内涵有了明确注解。适应江苏战咯布局、做强城市功能特色,放眼长三角乃至全国——南京直奔“长江第一城”。 南京的发展只有服务于全省战略布局,为提升全省在长三角和全国范围内竞争力作贡献,才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金陵瞭望》2006,(1):11-14
感受’2005,感受南京,感受和谐! 2005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构建和谐南京的战略部署。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南京的社会经济事业得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成效显著、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依法治市”战略顺利推进、“文化南京”“平安南京”成效斐然……这一年里,“和谐”成为最大主题。 2005年初,南京市社会科学院接受了南京市委2005年领导命题项目——《构建和谐南京研究》,该报告对和谐南京构建现状作了总体评估,现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标志城市名牌实力的中国名牌榜上,青岛44个、杭州26、绍兴26、苏州29、无锡17、常州14,而南京只有8个。南京名牌产品对全市经济的贡献额仅占28%,远远低于同类城市平均水平,与南京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是什么造成了南京有实力却少名牌的尴尬?观念?方法?文化?营销?南京需要用实证的批判精神,反思弱项与阻碍。一个为南京量身定制的《南京市名牌战略实施纲要(2006—201O年)》,成为披荆斩棘的锐器,正开辟出属于南京自己的名牌强市之路。  相似文献   

14.
徐传德 《金陵瞭望》2007,(11):13-15
2005年,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提出,要把南京建设成为像美国波士顿那样的“学习的城市”、“教育的城市”。此后,南京市委、市政府经过调研论证,确立了把南京建成“全国教育名城”的目标。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还特别指出,“教育名城”的主要内涵就是“历史积淀深厚,质量水平一流,名校名师众多,风格特色鲜明”。为深入挖掘南京历史教育文化的精髓,充分体现南京教育历史的特色。今年,南京历史上第一部《南京教育史》终于诞生。  相似文献   

15.
《金陵瞭望》2007,(1):26-26
为了进一步激发广大市民了解南京、热爱南京、建设南京的热情.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我爱南京”主题文化活动。以第十一届读书节为载体开展“读南京”活动。组织开展了11项系列活动。以“万人看南京”活动为载体开展了“看南京”活动,组织参观《龙蟠虎踞——南京历史文化陈列》和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龙腾虎跃——南京市“十五”发展成就展》等。以群众性歌咏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唱南京”活动.组织开展“南京优秀歌曲大家唱”,区、街道、社区广泛发动,认真组织。全市还举办了“我爱你·南京”大型群众演唱会。系列活动历时半年多.参与人数达百万人次以上。  相似文献   

16.
管润生 《金陵瞭望》2005,(18):32-33
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清政府的江南官电局在南京创办电报,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创办了市内电话,开创了官办电话之先河,标志着南京电信的诞生。1986年,南京电信引入第一台数字程控交换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奋斗,南京电信目前已成为江苏省的通信中心,全国八大长途交换中心和传输中心之一。南京电信作为国家的通信枢纽承担江苏、安徽等省的长途通信汇接任务;主要经营南京地区的国内、国际各类固定电信网络与设施,包含本地无线环路(即小灵通),基于电信网络的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通信与信息服务;以及相关的系统集成、技术开发等业务。南京电信是技术密集型特征显著的企业。  相似文献   

17.
陈如 《金陵瞭望》2008,(22):88-89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先后提出并实施了多项重大发展战略,其中“富民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文化南京、绿色南京”等五大发展战略,深刻地影响了全市人民的生活。而推动这些发展战略走向深入,并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创新南京”战略,则将在更高层次与更为广阔的领域中影响南京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沅 《金陵瞭望》2005,(19):14-17
投资1155亿,全市1117个工地,建设,还是建设。“迎接十运会、建设新南京”的条幅飘荡在南京各条干道。4年,南京全方位全领域进行了新区的开发与建设,老城的保护和改造,环境的整治和出新,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为迎接十运会,南京实施城建项目数百个,个个都是精彩的“大手笔”。一个新南京呈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9.
“讲述凡人善举,传递你我感动。”在2008年3月的最后一天,一场别开生面的“故事会”,在南京电视台600米演播大厅举行。施兴凤、张静、陶勃恒三位人物,在现场讲述着他们的故事,用平凡的语言打动着近百名观众。在他们身上,体现着南京新时期的市民精神,是当代南京的道德模范。而“感动南京故事会”这种形式,也将作为传播南京道德文明的一个新的载体,在每月的月底深入基层。  相似文献   

20.
李沅 《金陵瞭望》2005,(9):9-11
随着摩托罗拉、朗讯、西门子、贝尔、伊维可、佳都等十多家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落户南京,南京能否走向“研发之都”的话题,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吸引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落户南京,不仅是在研发全球化趋势下,为南京打造研发高地,增强南京城市竞争力争取更多机会,更是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减少粗放型、高耗能产业,发展集约型、低耗能产业的重大战略转移。国内有北京、上海、广州,身边有苏州、杭州,面对这些实力强劲的城市,南京拿什么来吸引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落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