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人们逐渐进入信息网络时代。互联网络以其特有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联系方式和交往、交流方式,进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正如中国加入WTO的利与弊是一把双刃剑一样,在网络时代,网络及其技术的普及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人们带来  相似文献   

2.
思维方式是人们在一定时期认识、研究和处理问题起主导作用的思维模式,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任何社会历史的重大变革,都会引起思维方式的转变.网络经济时代,是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全新时代,我们必须承认这个客观现实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具有许多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发展,就是一部思维的发展史。人类思维的发展同科学的发展是盛衰与共、休戚相关的。思维是认识的一定类型、形式及程度。所谓思维方式,即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思维内容和思维形式的统一。换句话说,思维方式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的具体模式,这种模式体现着一定的思维方法和一定的思维内容。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人类行动对地球全局产生的影响 ,人类的思考也正进入地球全球时代 ,即迈向“信息思维”。网络时代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认知模式新型化 ,思维“间性”化、行为化 ;感知方式虚拟化 ,思维能力飞跃发展 ;思维游牧化、跨时域化 ,思维设计性突出  相似文献   

5.
现代思维是指与现代实践相适应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现代思维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这一伟大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了完成这项任务,需要有日益科学的现代思维方式作为指导人们完成任务的方法和工具。掌握现代思维方式,对于从事“四化”建设的我国人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从事这一事业的各级领导者更是迫切需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有没有与现代化事业相适应的科学思维方式,同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的信息困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们已经身处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信息爆炸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乃至人本身,由此产生一系列由信息引发的问题。人本质上的信息向度被扩大,人同物质世界与信息世界的关系发生变化,网络时代的人形成一种网络理性。这一切造成了网络时代“自我”的严重分裂。这是人类的新危机,也是我们在网络时代“创造自己”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给大学生的知识获取、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健康、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带来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境遇。研究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又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紧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扬优汰劣,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高科技的崛起与飞速发展,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以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宇航为主要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建立,不但改变了生产力诸要素、产业结构和社会分工,使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而且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思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  相似文献   

9.
略论网络时代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人们的思维方式总是随人们实践的改变而改变。网络化思维是网络时代的实践方式在人脑中的内化。网络化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大系统思维、开放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大系统思维是网络化思维的根本 ;开放性思维是网络化思维的灵魂 ;创造性思维是网络化思维的关键所在。网络化思维推动了网络化社会的前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新科技革命和改革的潮流正在急剧地改变着中国的面貌,改变着人们旧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正在改变着人们原来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逻辑。它是人们物质活动的产物,一定的思维方式,无非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在头脑中的反映。然而,思维方式不是完全被动的。它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11.
我们已经看到,当代人的行为引起了资源消耗、核废料、环境污染以及基因改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后代人的利益,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一种超越时间纬度的未来世代权利因此出现,其核心是“当代人有责任使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受到充分的保护”。现在,对于作为一种新型权利的未来世代权利如何保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哲学问题。人类共同体理论能够为未来世代权利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学自恢复学科建制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范、不够本土化等问题,这就阻碍了学科内的沟通,影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效力。通过对483篇有关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社会学研究整体层面的一些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3.
少数人作为道德王国的成员,其尊严也应得到尊重。伦理精神与少数人权利保护存在于统一的社会秩序之中,我们要在善恶因果律中把握少数人权利保护,在价值合理性中彰显少数人权利保护,在生态整合中体现少数人权利保护。在道德哲学层次,少数人的权利保护已不再仅仅是道德规范的实现,也涉及到伦理精神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真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在从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中发展 ,在同错误的斗争中发展 ,在对真理颗粒的整合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化的哲学生存论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岐义纷呈的概念。文化研究的前提性、基础性工作是从哲学生存论上对文化进行解读。在生存论的视域中 ,人类文化是在特定的生存境遇中产生的 ,它直接源自于人在应对自然环境的活动中“显”生“隐”死的生命意识和生存取向 ;文化标志着人与自然和自身既“逆”又“顺”的双重关系 ,有着“显”与“隐”的结构和功能 ,具有本体和功用双重属性。所以人类文化也具有自我矛盾的性质。人经由文化的创造而提升于动物之上 ,形成具有内在张力的有意义的生存方式 ,但同时也导致人类内部高下 ,贵贱的区分。要卓有成效地研究并解答当代的人类文化问题 ,首先要做好这一哲学的解读工作。  相似文献   

16.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作者的生平事迹、著作等论述中存在着某些疏误乖违。本文依据地方志、别集序跋、小传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提要》所论及的作者,如陈轼、彭师度、姚菱、储掌文、汤斯祚等,从他们的科第、仕历,到作品的著录、版本、卷数、存佚等,均一一作了订正和考辨。  相似文献   

17.
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新理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的发展不能长期依靠“负债经营” ,要逐步实现“以城养城”。经营城市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创新 ,我们不但要善于建设、管理城市 ,而且要善于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和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根本条件取决于城市的软、硬环境 ,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降低交易成本 ,建设法治经济和信誉社会。  相似文献   

18.
“日常生活美学”批判与“超越性美学”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美学发生了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的对立。日常生活美学肯定大众文化,主张审美回归日常生活,建立以感性快乐为本质的新的美学原则;而超越性美学则主张审美超越日常生活,应该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批判。现代性分裂为世俗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世俗现代性沦为感性异化,而审美属于反思现代性,是对世俗现代性的批判。因此,要吸收后现代主义的合理因素,重建超越性美学。对大众文化,应持一种辩证的态度:一方面,肯定其合理性,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丰富、美化了人们生活;另一方面,警惕感性异化,坚持审美的超越性,开展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建设精英文化。  相似文献   

19.
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的独立思想发端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个文本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围绕这部手稿展开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但是,一般的研究通常只关注政治经济学转向的逻辑,而没有抓住马克思批判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之所以关注黑格尔的法哲学,除了受《莱茵报》时期的政治实践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也与人的解放问题相关。后者构成马克思和黑格尔共同的关切。基于整体的思路,黑格尔将伦理国家作为解决市民社会问题的方案;马克思却通过内在的批判发现黑格尔的论证无法完成市民社会向国家的过渡。因此,马克思不再将政治国家视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并在方法论上放弃了青年黑格尔派观念论的批判方法,逐渐开辟出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福柯的美学主义涉及到人自身及其生活领域中的一切"美学态度"。此一美学无疑就是一种把人自身及其生活视作艺术品来看待并实践的"精神性"的、实践的美学。其植根于人自身的自由生存实践,或"自我技艺学"之实践之中,因而亦可称之为"自我技艺学化的美学",就是"‘自身的文化’的生存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