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卫兵 《中华魂》2017,(8):12-14
今年是“八一”南昌起义90周年。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南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武装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南昌暴动建新军,从此工农始有兵”。“八一”南昌起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武装,树起了鲜红的八一军旗,揭开了革命斗争的崭新一页。  相似文献   

2.
鄂豫边革命根据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它以柴山保为中心,在鄂豫两省边界纵横一百多里的区域内,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逐步实现了“工农武装割据”,开始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鄂豫边“工农武装割据”不仅为豫东南和皖西的革命斗争树立了榜样,推动了大别山区乃至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而且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①“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②并指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③五十年前,震撼福建的闽西武装暴动和毛泽东、朱德、陈毅同志率领红四军入闽,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实践雄辩地证明这一光辉思想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相似文献   

4.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发动和领导了一系列武装暴动。由于工农群众缺乏高度组织性以及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特别是党在河北的组织较为涣散和指导思想上严重的“左”倾错误,这些暴动都没有成功。但河北地方暴动在战略上配合支援了南方的革命斗争,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提供了经验教训。河北地方暴动扩大了党在河北民众中的影响,锻炼了干部,教育组织了群众,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贤倩 《中华魂》2012,(20):60-62
在闽东革命史上,有这样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闽东党组织、工农武装和闽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是一位功勋卓绝的革命领导人,同时他也是一位牺牲最悲壮的烈士之一。他的事迹被载入了《中华英烈传》,他的革命故事也被拍成了电视连续剧——《生死相随》。他,就是曾任过中共闽东临时特委代理书记的詹如柏烈士。  相似文献   

6.
大革命失败后,在“八七”会议精神的指引下,河北(按当时的行政区划,它包括含天津在内的直隶、京兆公尹及热河、察哈尔、绥远等地)广大工农在北方局和顺直省委的直接领导下,进行了以北京广告暴动和玉田暴动为中心的一系列暴动,给新旧军阀统治以沉重地打击。多次暴动虽以失败宣告结束,却为以后革命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本文从暴动的条件、简单过程、失败原因及历史作用诸多方面,对“八七”会议后,河北地区的工农暴动进行了简单勾勒  相似文献   

7.
发言摘要     
《源流》2014,(11):42-45
薛庆超(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副局长)80多年前,仁化暴动打响了粤北湘南暴动的第一枪,组建了工农革命武装,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红军长征经过粤北,成功突破国民党军围堵的第二、第三道封锁线。这两个历史事件在中共党史、军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仁化暴动和红军长征过境粤北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开展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  相似文献   

8.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得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她是以城市暴动,充实力量,然后南下,建立广东革命根据地,以实现第2次北伐为目的的。起义部队没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和建立工农政权的目的,而是打着国民党左派的旗帜和国民革命军的番号,“暴动时要藏着国民党的帽子”①。起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刍议王生杰,赵守仁东方历史的巨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开创出一条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这就是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以农村为依托,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  相似文献   

10.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反革命势力占据了中心城市,革命运动的中心由城市转移到了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成为中共四川临时省委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中心任务.本文就四川党组织为完成这一中心任务所制定的方针和策略谈点粗浅的看法.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的四川形势1927年“4·12”以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聚集一切反动势力向共产党人和工农民众进行疯狂  相似文献   

11.
八七会议是在中国革命危急关头的一次重要会议。她坚决地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撤销了陈独秀在党中央的领导职务 ,总结了经验教训 ,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会议决定在广大区域内发动和组织农民实行秋收暴动 ,把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直接联系起来的各项方针政策是非常及时 ,非常正确的 ,她给党和人民指明了正确的革命斗争前进的方向 ,她重新鼓舞继续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的决定,在毛主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光辉思想指引下,湖北省黄安、麻城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工农武装起义。黄麻起义,在大别山区首先举起了武装斗争的红旗,建立了工农红军和红色政权,逐步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在中国人民武装斗争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廿二年间起伏多,黄麻革命涌洪波; 大山三座终移去,党引工农奏凯歌。  相似文献   

13.
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我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开始对武装斗争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初步的实践,为以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做了理论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 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夺取政权,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基本任务。但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对武装斗争的认识是很不够的。一方面,党的精力集中在从事工人群众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上,没有把武装斗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长期奉行一条中间路线。一般说来,中间路线主张主要通过改良达于革命成功,但也有主张武装斗争的,第三党就自始至终明确主张通过武装斗争解决中国问题,并进行过很多武装斗争的实践活动。一、武装斗争的主张大革命失败以后,一部分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左翼既反对蒋介石、汪精卫的反革命政变和对工农的屠杀,又不赞成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土地革命斗争,期望另谋一条中国革命的出路,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势力,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第三党)成立,它的前身是中华革命党。1927年11月,邓演达(第三党领袖之一)以中国国…  相似文献   

15.
组织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是党领导人民战胜敌人,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对于大革命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这两大法宝,党史工作者都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详尽的阐述.但对“武装斗争”这一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的认识及其发展过程的研究,还显得不足.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予以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16.
明代以来,地处闽东的福安,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西洋传教士在闽东传教的最佳切入点,是福建省天主教中心。为了便于传教,当时进入福安传教的多明我会士十分重视对所在传教区语言的掌握,福安话自然成为西洋传教士在闽东传教过程中重点学习和研究对象。《七音字汇》和《班华字典》即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两本福安话字典。这些字典的编撰,客观上保留了一个多世纪前福安方言的原貌,为我们探究福安方言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之后到“八·一”南昌起义之前,我们党在广东、湖南等地发动和领导了许多次工农武装起义,针对国民党右派、新军阀和豪绅买办阶级的进攻,展开了英勇的反击。这段时间的工农武装起义,在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意义。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瞿秋白作为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中国革命新道路进行了艰辛而曲折的探索。他较早注意到了农民问题的重要,开始懂得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方式,并对在农村区域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客观上推进了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之后,逐渐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一、最早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1927年,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第一次大革命,在蒋介石、汪精卫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联合进攻下失败了。从此,中国处于腥风血雨之中。 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为挽救革命,一方面决定以武装暴动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另一方面,在策略上仍然主张做“左派国民党运动”,利用国民党的旗帜。1927年7月,共产国际作了《关于中国革命目前形势的决定》,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宣布退出武汉国民政府,但“不要退出国民党,仍然留在该党内”。中共中央根据共产国际的决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制定了正确的革命战略路线。这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通过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根据地,用农村去包围反革命盘踞的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解放全中国。在这种情况下,新民主主义经济应运而生了。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伊始,就进行了土地改革。根据地先后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根据地还建立了财政金融制度,恢复了原有的工业,而且建立了一些新工业。工农民主政府有效地组织了根据地的商业,使之活跃经济,保证红军物资供应。对外贸易主要是赤白贸易,以打破敌人的封锁。1931年11月7日,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成立,宣布废除一切帝国主义在华的政治经济特权。在《关于经济政策的决议案》中规定:工农民主政府“将操纵在帝国主义手中的一切经济命脉,实行国有。在目前允许外国某些企业重新另定租借条约继续生产”。但必须遵守工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