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圆沙古城     
《中文信息》2008,(5):24
圆沙古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于田县大河沿乡。圆沙古城又名尤木拉克库木古城,地处塔克拉玛于沙漠腹地,几乎全被沙丘覆盖。古城呈不规则四边形,城墙周长995米,高度,顶宽均约3-4米,最高处达11米。在南城墙和东城墙处,可见城门及门道遗迹。  相似文献   

2.
敖伦素木古城遗址敖伦素木(蒙古语,意为许多庙宇)古城,俗称赵王城,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达茂旗所在地百灵庙镇东北约30公里、艾不盖河北岸的冲积平原上。古城呈长方形,城墙用黄土夯筑,现只剩下断断续续的残壁(见上图)。东西长约960米,南北宽约580米。四...  相似文献   

3.
《中文信息》2008,(5):27
乌什喀特古城即“三重城”之意,在新和县西约20公里处,为汉代遗址,被认为是汉代龟兹国的大城市之一。城三重,有外城、内城、中心城。为夯土筑,外城已毁,内城保存较好。东西408米,南北451米,残墙高厚各5米.遗址曾出土有“汉归义羌长”阴文卧羊组铜印一枚,颇为珍贵。  相似文献   

4.
黑山头古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右旗黑山头乡西北约5公里,南依根河.该古城始建于金代,后为元代继续延用.古城分内外两城,并设有瓮城.外城东西长527米,南北长589米,残高2—3米.城墙四角有角楼,四周有马面,城墙有壕.内城设在外城中间偏东,呈长方形,城墙东西长113米,南北长167米,在城的东西各开一门,城墙也设有壕.另外,从地表遗迹看,外城地表遗迹、遗物较少,只有内城  相似文献   

5.
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辽阔的荒漠戈壁中,有一座著名的古城遗址——哈日浩特(汉意为黑城)。它位于该旗政府所在地达赖库布镇东约25公里处。如今,虽然在这座古城遗址的西、北两侧城墙下,已经堆积起高高的沙丘,但整个城墙的轮廓和城池的规模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城墙东西长约440米,南北宽约370米,高约9米。全城面积达1650多平方米,城内官府、寺庙、兵营和民房的遗迹依稀  相似文献   

6.
媪围县古城     
《中文信息》2008,(5):35
古老悠久的媪围县古镇是丝绸路北线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也是当时通往西域的河西第一个重镇。它位于景泰县城东15公里的吊沟村境内,始建于汉代。古城由山梁与平地南北连接而成。山梁城部分有宽约5米,长255米之夯筑墙遗址,北、东、南山势陡峭。  相似文献   

7.
《中文信息》2008,(5):36
南岔大坑古城位于锁阳城东北4.5公里处,古城基本方形,规模较大,实测其垣长560米,北垣550米,西垣535米,南垣525米,是迄今所见除敦煌故城和锁阳城之外这一带最大的古城遗址。整个城内地面低覆盖。城内地面低于周围原始地表(即风蚀垄槽的垄面)3.5米许。  相似文献   

8.
北魏六镇长城南线、北线两条长城墙体,均总体呈东北-西南向蜿蜒分布于乌兰察布草原,于中部地段有短暂交汇。六镇长城南线、北线均以阳山秦汉长城东段所在山脉的北麓地带作为其西南防御端点,其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约25千米。选择丘陵间的谷地修筑墙体,是六镇长城的主要特点之一,六镇长城的墙体以土筑最为普遍,保存较为低矮,墙体外侧普遍见有壕堑的痕迹。北线墙体对南线墙体的局部沿用,及墙体沿线发现的32座戍堡,是此次北魏长城调查的重要发现与收获之一。六镇修筑在先,后有六镇长城南线和北线。六镇修筑完成于延和二年至太平真君八年之间。沃野镇最初即建在了根子场古城,白灵淖城圐圙古城经考证为怀朔镇镇址,抚冥镇镇址已确定为位于今四子王旗乌兰花镇的乌兰花土城子古城,而希拉穆仁城圐圙古城、克里孟古城、三工地土城子古城应分别为武川镇、柔玄镇、怀荒镇旧址。  相似文献   

9.
喀拉墩古城     
《中文信息》2008,(5):26
位于克利雅河下游处的沙漠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喀拉墩,维吾尔语的意思为“黑色的沙丘”。古城堡方形,边长60米。土墙现高8米基底宽20米,顶宽8米。城墙是用一层树枝,层泥土交相垒筑,极耐风蚀。东城墙偏北段有门道。古城西南,东北有六区建筑群及一处古窑址。曾发现较多夹沙陶片,  相似文献   

10.
巴彦乌拉古城位于呼伦贝尔南部鄂温克族自治旗辉苏未西北17公里处。一片孤城遗址座落在辉河今昔河道之间空阔的河谷平原上,东距今辉河主流10多公里,西距辉河旧道2公里。古城近似方形,南北长410米,东西宽440米,周长1700米。城墙土筑,残高1.3至2米不等。四角有角楼,高约2.5米,四面正中各有一门,门宽约18米,无瓮门。城壕痕迹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就内蒙古发现的秦文化遗存作一简述,并就这些发现,略述管见,以就正于读者。 (一)秦文化遗迹的发现 1、古城遗迹:一九七五——一九七六年,内蒙古历史研究所在准格尔旗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并调查了秦汉广衍故城。这座古城,位于准格尔旗勿尔图沟注入(牛孛)牛川(窟野河上游支流)的南岸台地上,依山面水,形势险要。 现在从地表已经看不到古城的城墙遗迹,城的内外,均已垦为农田;只在台地被沟水冲刷的断崖上露出城墙的断面。经探测,得知古城和它所在的台地,早被(牛孛)牛川和其它沟水冲塌掉大部分;仅留下古城不完整的东墙约390米,北墙87米。古城的中心建筑区距东城墙  相似文献   

12.
《中文信息》2008,(5):53
拉甫乔克故城位于新疆哈密市西约60公里的四堡乡喀尔鲁克渠两岸。故城由渠东面的南、北两城和渠西一城组成。渠西一城仅存长约100米的东城墙遗址。渠东之北城,南北约180米,东西约150米,城墙残高2米,宽3米,城四角有残存的瞭望台,  相似文献   

13.
《社会科学论坛》2012,(3):257-F0003
角山长城距古城山海关北约3公里,系燕山余脉,是关城北山峦屏障的最高峰,海拔519米其峰为大平顶,平广可坐数百人.有巨石嵯峨,好似龙首戴角,故名。角山是万里长城从老龙头起,越山海关,向北跨越的第一座山峰,所以人们又称它为“万里长城第一山”.角山长城建于明洪武初年,从山脚旱门关到大平顶共1536延长米。角山形势险要,角山长城也险峻异常,  相似文献   

14.
石城子古城     
《中文信息》2008,(5):55
石城子古城位于奇台县半截沟乡麻沟梁村东北约1公里的麻沟梁上,此处丘陵连绵起伏,水草丰茂。麻沟河水渡过遗址南部,河谷较深,为悬岩峭壁,地势险要。石城子因其地表有裸露的岩石而得名。从现状看,与一般古城有别,乃巧用地形而筑之。  相似文献   

15.
昌马石窟     
《中文信息》2008,(5):118
在玉门市昌马乡水峡村西面紧靠村庄的地方,座落着一座南北走向的约50米的山崖,山体南北长约500米。昌马石窟。就座落在这高高的山壁的最中央,离地面约25米。昌马石窟开凿于五代宋初,后历无明又有续凿和修复。原有石窟共计24座,分为上窖石窟和下窖石窟,  相似文献   

16.
道尔本厄鲁特森木古城遗址位于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境内,北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古城遗址平面基本呈方形,四面墙体上开有4座城门,城内目前调查钻探发现有16处建筑院落基址和1处佛塔塔基。该古城应始建于17世纪40年代初,废弃于18世纪70年代,前后沿用约130余年,在巴图尔珲台吉至僧格时期是准噶尔蒙古的政治、经济和宗教文化中心。古城遗址的调查和勘探以及下一步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可为研究明清时期卫拉特蒙古的社会历史、探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进程提供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昱岭关     
徽州四境,峰峦叠障,这近连绵;险关要隘,古不乏见。如著名昱岭关,建构宏大,气势雄伟,即其一也。亚玲关位于皖浙交界处,为传统城楼建筑式样,向有微教“第一墙壁”之称。其关体呈南北走向,中为关门,旁系关墙,皆花岗岩垒砌而就。关门通高8.5米,横阔9米,进深5米,其中闭高6米,洞阔5.9米;另两旁山墙向左右山脊沿伸,原长各80末,现在约13米,其厚5.15米,中间马道宽3.35米,胸墙高1.7米,又城垛高0.7米,宽1.6米,厚0.9米,垛距0.5米。1933年,皖浙双方筑通徽杭公路时,曾拆除箭楼,重整关门,使路由门洞穿行,东西达成…  相似文献   

18.
王母宫石窟     
《中文信息》2008,(5):119
王母宫石窟位于回山脚下,开凿于北魏时期。为方形中心柱窟,高十二米,深约二一米,绕中心柱一周约21米。窟内雕有石造像及装饰物,规模宏伟,装饰华丽,与去岗石窟的第六窟非常类似。窟内壁有造像三层,共约二百余尊像,中心柱南、  相似文献   

19.
在雅典帕特农神庙壁廊内墙的中楣上,有一条长达160米的浮雕饰带,整条饰带环神庙一周,距地面约十二米,由114块高约一米的大理石板组成。石板上刻有表现行进中的人马队列游行场面的浮雕,浮雕上共有五百多位人物,一百多只马匹还有包括牛在内的其它一些动物。浮雕中的游行队列分成两组,  相似文献   

20.
《中文信息》2008,(5):104
安迪尔古城古称唐兰城,位于民丰县安迪尔村以西20公里处的沙漠中,属汉晋时代的古城遗址,为尼雅古城的姊妹城。当地人称古城为开希米库勒,交通不便,人迹罕至。为丝绸之路南道汉唐时期的重要遗址。古城附近有高耸的佛塔,上圆下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