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着重探讨了农业投入机制的变化与农业生产的投入与产出关系,指出保证必要的投入是农业生产力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业投入主体由国家独包变为国家、地方、农民个人三部分,充分调动和激发三者的投资积极性,才能使农业投入有保障。因此,必须为农业生产建立发展积累补偿机制和创造一个有效刺激增加农业投入的环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进一步提高对增加农业投入的认识。2、明确投资主体和投资对象,建立多层次的农业生产发展积累补偿机制。3、制定《农业投入法》。4、把农业生产置于保护的地位。5、明确土地产权,推行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6、完善双层经营,发挥集体经济投资主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增加农业投入靠两个方面努力:_一是外部,靠国家财政支持;一是内部,靠农业自身积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特点,国家的投入主要用于大江大河治理、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农用工业生产、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学教育和研究推广等,而遍布于整个农村牧区的农田水利、草原建设以及其他各项农牧业基本建设,主要还靠农业自身积累,走自我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作者认为,要解决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应以农业为重点,找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平衡发展的内在规律,创造性地实施农用土地规模化经营,调整国家投资结构,加大农业投入,大力发展有利于农民分流的特色工业和服务业,加快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4.
黄荣华  雷国兵 《兰州学刊》2010,(11):109-112
武汉市H村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表明:国家公共财政在农村的投入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于发展农村新兴产业、调整农村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民文化水平等软件建设,几乎没有投入,部分建设项目缺乏有效监管,浪费严重。农民的资金主要用于盖房,买家电、摩托车和手机以及婚丧嫁娶支出,改善自家物质生活水平,或者对小孩进行教育投资,但对于发展农村新兴产业、调整农村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等软件建设,投入很少,农业生产基本停留在一种简单循环的水平上。几乎没有村民花钱进行劳动技能方面的培训。从长远来看,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中应适当兼顾软件建设。  相似文献   

5.
种粮补贴绩效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大量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种粮补贴就是财政资金直补到农民,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但种粮补贴的支出和使用中存在资金效率低下、农民增收效果欠佳等问题。如何提高种粮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是形成保证农民收入长久增长机制的有效手段。引入合理的资金运作机制,中央通过贴现提前支出种粮补贴,引导农民把种粮补贴资金用于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财政资金乘数效应的发挥,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绪论我国法律规定,城市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归国家所有,主要用于非农业方面,另一部分(城市郊区)归农民集体所有,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归国家所有的那部分土地的使用权属于各工商企业、学校、机关、部队等。这些单位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方式是向国家申请,由国家划拨。申请获得批准的单位就可以取得一定量土地的无偿使用权,而且是无限期的使用权。当市区土地不敷使用,需要占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时候,则由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要摆脱1985年以来连续四年徘徊的困境,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不但要靠政策,靠科学,而且要增加物质投入。然而,我们的国家正在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对农业的财政投入不可能增加很多;依靠农民自身力量也有一定难度。在此情况下,很有必要在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建立一个“四位一体”的农业投资机制。这是发挥各方面的力量,缓解矛盾,增加投入,发展农业的有效途径。 所谓“四位一体”的农业投资机制,指的是:农业发展基金制度、农村合作基金制度、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劳动积累制度。  相似文献   

8.
尽管近年来我国农地流转和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但农地适度规模化流转阻力大、优质农民缺乏、农业生产投资不足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仍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分析以上问题的基础上,着重提出了城镇化过程中要注意吸引优质农民、创造农地适度规模化条件、以政府投资引领民间农业投资、建设公益性经营性相协调且覆盖农业产业链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三农迷局路在何方?从梁漱溟、舒尔茨两位伟大思想家的思考中,可以得到许多重要的有益的启发.梁漱溟对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整套有关乡村建设的理论.其主要内容有:(1)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2)重建一新社会组织构造;(3)促兴农业以引发工业;(4)农民自觉、化农民与农民化.乡村建设理论中最重要的思想是:一强调重视农村重视农业,通过发展农业而寻求一国经济发展或工业化之路;二强调对农民的教育供给,即所谓的"化农民",只有化农民,才能根本上达成乡村建设之事.西奥多·舒尔茨是20世纪最具影响的经济学家,他对"三农"问题的思考,集中体现在他所提出的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舒尔茨的思考主要表现在:(1)借助市场方式,通过向传统农业输入新的生产要素,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2)通过向农民投资(主要是教育投资)来提高农民素质,进而提高农民利用新生产要素的能力,改造传统农业.两者的思考,对破解今天三农迷局具有重要启示:一是研究三农问题不能离开农民、农村和农业,而必须从三农问题的实际出发.二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要通过向农民教育投资而提高农民素质.三是解决三农问题既要借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要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两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投资风险高,农民文化素质低,农村经济信息不灵通,农民资金短缺,致使农民投资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四位一体"的农民投资服务体系有助于解决农民在投资农业生产中面临的多种困难。本文就"四位一体"农民投资服务体系的内涵、运行机制及重要性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构建措施。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农民自身增收能力较弱,收入增长缺乏稳定性,根本原因在于低水平人力资本投资约束下的低水平就业能力限制了其收入增长的空间。根据在重庆市的调研资料分析表明:农民收入的增长来源于农民就业能力的增强,尤其是就业岗位胜任能力的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受制于其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特别是教育投资水平;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又影响到其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就业能力对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民非农收入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对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民农业收入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教育—就业岗位胜任能力—收入”是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民收入路径中的核心传导机制。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提升农民就业能力,是农民稳定增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创新农业经营形式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新农业经营形式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通过剖析目前传统农业经营形式中存在的问题,对比发达国家的农业经营的主要特点,提出我国在实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创新农业经营形式,包括改造公司加农户、大力发展内生型农民合作组织、培育规模专业大户、发展土地银行和公司制农业等,并提出了完善实现农民知识化、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等宏观政策。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建立以国家财政为支撑,发达地区结合农民教育项目进行配套的国家农民教育基金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现实选择.国家农民教育基金是专门用于对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农民传授农业专业知识、培训专业技能等农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专项资金.其性质是以政府为主体的非法人机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我省当前财政支农资金缺乏稳定的增长机制、投向与农民的愿望背离、对农民的农业生产性投入的带动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认为财政支农虽然是国家行政机制的作用,但必须通过发挥市场机制来放大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并相应地提出政策建议,以提高我省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关于农业产业化及大中型企业投资农业的若干思考李经宇几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严竣形势表明,农业不能停留在政策农业、口号农业的层面上,即通过农产品价格上涨来刺激农民的投资和生产积极性,或者在如何保护农民利益,免遭白条,摊派等非经济行为的行政和政策措施上做...  相似文献   

16.
资金投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新农村建设中资金投入的现状是:公共投资不足,导致农业基础设施残损严重;私人缺乏投资能力和动力;融资成本过高,融资困难。应采取建立激励个人投资机制、重构农村金融市场和引进外部资金等措施,增加对农业、农村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我国农民收入处于低速增长状态 ,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及农民负担过重是影响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因此 ,只有提高农民素质、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城镇化速度、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 ,才能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 ,才能加快我国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农民阶层分化是我国农村迈向现代化的起点。当前中国农民的阶层分化日益明显,正在形成五大社会阶层。农民的阶层分化是通过在不同经济单位、不同产业以及不同社区间的流动这三种主要途径实现的。农民阶层分化过程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家对农村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实,进一步朝着有利于农业生产现代化,最后消除城乡差别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由于市场失灵和国家干预的存在,使得价格与产出之间的经济机理在中国农村市场难以得到佐证,农产品的产量也难以通过价格机制来体现。以动态面板模型为基础,运用GMM估计方法对农产品产量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粮食、油料、水产品和牛奶等农产品产量90%以上的波动可归结为自身历史信息的结果,而猪牛羊肉产量的波动只有60%可由历史信息来解释。农业投资、农用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以及农业用电量均是影响农产品产量的重要因素,因而提高农产品产量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的农业税很低,农民上交给国家的这点农业税,全部用于农业还很不够。在这种情况下,保留一定的工农产品剪刀差来取得财政收入,是完全必要的。例如,张如海同志在《对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几点看法》一文中说:“我国的农业税一直是比较轻的。如1978年的农业税只占农业纯收入分配额的百分之三点四。而且,国家将这部分收入全部用于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的文化教育等事业,除此外,国家还将工业积累的一部分投资于农业。仅1976—1978年国家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额就超过这三年农业税总和的百分之二十八以上。”“因此,只要我们的农业税仍然采取低税政策,保留一定限度的‘剪刀差’是必要的。”(《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第76页)有的同志甚至还提出:看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是否存在,不能光看农产品收购价格是否低于价值,工业品销售价格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