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问必答     
《社区》2011,(17)
圈地种菜可以吗?山东省聊城市某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陈女士来电说:我们社区圈地种菜现象十分严重,大有你追我赶之势,严重影响了社区环境的整洁。不过,据说有城市鼓励市民认养绿地进行栽种,我想,此举是否是支持居民圈地种菜行为?社区应该如何对待这样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2.
李庆 《社区》2013,(7):57
"这个婆婆太爱骂人了,她一日不搬走,我们便一日不安宁。"最近一段时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洪山坊社区的多位居民向社区工作人员反映,希望住在一楼的陈婆婆搬离小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陈婆婆今年80岁了,是个独居的孤寡老人,在社区生活多年了,一直靠政府的补贴度日。居民反映,陈婆婆很喜欢捡垃圾,并把它堆放在门前的广场上,不仅影响环境,还容易滋生蚊虫。  相似文献   

3.
李岩 《社区》2004,(21):33-33
河南的一位读者来信问:前几天我们社区居委会给社区的全体居民写了一封信,倡议大家为了保持社区环境的美好,实行垃圾分类。对此,有的邻居认为这样做太麻烦,又不知道有什么意义;而大部分邻居都是支持的,但缺乏相关的知识,希望能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在保持社区环境中的作用。答:社  相似文献   

4.
徐松竹 《社区》2012,(6):32-33
虽然已进入冬季,但走进湖南省浏阳市荷花街道唐洲社区,但见玉兰竞翠,牡丹争芳,满目葱茏。居民刘静指着社区新植的458棵绿树高兴地说:“过去这里光头秃地,垃圾乱倒,自从居民们栽上树木花草后,环境好多了,不再蚊蝇满天、臭气扑鼻了,简直成了人间仙境。” 如今在浏阳,像荷花街道这样由社区组织、居民栽植的“居民林”随处可见,仅淮川、集里、关口、荷花等4个街道的社区居民2011年以来就新植樟树、梧桐、桂花等“居民林”1238棵,成为造林绿化的一道独特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5.
《社区》2006,(14)
在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怀德街道会馆浜社区,谁家里有垃圾了,都会及时扔进垃圾箱;楼上的居民晒衣服,总要把水甩得干干的,尽量避免水滴淋到楼下的居民的阳台上和院子中;社区的花木总有志愿者定时修剪;以前地上斑斑的痰迹现在也没了;邻里间的争吵少了,谁家有困难大家争相帮助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左军 《社区》2013,(25):34-34
“我们只是在自己家门口发了几句‘牢骚’,没想到问题竟然解决了。”提起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效果,很多居民拍手叫好。8月2日,福建省浦城县南浦街道光明社区的“二级网格”负责人李武子、张晓丽接到光明路13号楼王天孙的电话,反映其楼下因居民乱扔垃圾,与垃圾管理员产生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   

7.
《社区》2011,(22):58-58
吉林省四平市一社区居委会调解委员会成员张先生来电说:随着电动车数量越来越多,不少居民为了充电方便,就从楼上接一根电线,直接垂到楼下,随充随用。然而,不少住在一楼的居民因担心此举存有安全隐患,而与“空降”充电的居民发生矛盾,闹得不可开交。我想咨询贵刊的专家,“空降”电线是否存有隐患?贵刊与全国各社区有良好的联系渠道,能否告知其他社区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8.
《社区》2009,(13):5-5
一栋楼的排污管与下水道连接处,被水泥封闭了起来,但仍不断有夹杂着废物的污水从破裂的水泥缝中往外涌,老远便能闻到刺鼻的臭味。在空地上,到处都是横流的污水和堆积的垃圾,有一处还形成了一个约10平方米大的污水塘,积聚多月的污水已呈现绿色。小区居民行走于污水和垃圾之间,出入十分不便。“楼下污水横流,几个月都没人管,我家都不敢开窗户。”  相似文献   

9.
到一位亲戚家做客时,听这位亲戚讲述了这样一件说大不大,说小又不小的事情:她们楼的日常垃圾一般都扔到楼下的垃圾站里。近几天,社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居住环境治理活动,垃圾站原先敞开的大门也上了锁,只留下两个装着活页的窗户供人们丢弃垃圾。这位亲戚和许多居民一样,起初还挺  相似文献   

10.
李玮君  雷远东 《社区》2005,(4):15-15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北京街道的黄河社区原本是一片低矮的旧房舍,社区里没有广场、绿地和活动场所。但自从新建了银寰花园小区以后,居民们格外喜欢这里。  相似文献   

11.
玉苑社区地处山东省济宁市老城区。近年来,玉苑社区紧紧围绕“居民群众广泛参与,共驻共建美好家园”这一主题,抓住城市管理体制变革的机遇,以居民楼为基本单位,由各楼楼长具体负责,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形成了邻里团结、尊老爱幼、家庭和睦、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走出了以“楼寓自治”,推进社区建设的新路子。玉苑社区是1996年开发兴建的,共有楼房13幢。当时,由于各种原因,配套设施不健全,小区四面开放,垃圾成山,蚊蝇乱飞,偷盗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12号楼,入住的多为回迁户,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楼院…  相似文献   

12.
周明华  韩敏 《社区》2012,(21):22
8月10日上午,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兰陵街道浦南新村东区8幢楼下,浦南小区社区的工作人员浑身汗淋淋的,正在楼上楼下一户一户做工作,代收每户300元改造阳台排水管的费用。也许有人不解,社区工作人员不坐在办公室接待来办事的居民,怎么干起上门收费的活儿了?笔者实地调查后得知,浦南  相似文献   

13.
陈志卫 《社区》2003,(23):23-23
东胜街道位于宁波市江东区的中心地段,几年前,部分住宅小区时有垃圾成堆、蚊蝇扑面、污水外溢、臭味刺鼻的现象。2001年初宁波市全面推进社区建设,社区环境的保洁养护得到了改观,但社区保洁仍是不尽人意。2001年底,东胜街道成立了社区保洁服务中心,使老区旧楼的环境保洁走上了长效管理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当"乐和零废弃"IC卡回收活动在各个社区如火如荼地开展时,各位社区居民可否意识到经过大家一年多的努力,这个小小的乐和零废弃卡竟然吞掉了近4吨的塑料和软包装?究竟这个小小的卡片有什么魔力,能减掉这么多的垃圾?带着好奇,笔者找到负责该项目的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的李军玲老师,为社区居民揭秘"乐和零废弃"IC卡。  相似文献   

15.
谢芳 《社区》2001,(Z2)
美国称得上是一个垃圾大国,仅纽约市每年产出的垃圾就有2400万吨,其中有一半是居民的生活垃圾。每一个纽约人平均每天产出垃圾5磅(约2.25公斤),这个数字恰好是日本、瑞典、德国、西班牙、瑞士和挪威居民每天丢弃垃圾的两倍。可以说,垃圾回收和处理是纽约市政部门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 但是,即使在这个产出垃圾最多的城市,它的大多数社区的环境也还是比较干净的,究其原因是由于政府、企业、社区居民之间对于环保达成了一定共识。具体地说、第一,政府制定了“严刑峻法”,规定每一个社区居民、企业必须遵守环境保护法、垃圾回收法,违者重罚。第二,社区居民将参与  相似文献   

16.
永江 《社区》2014,(7):47-47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陈老巷社区是一个敞开式社区,住着近千户居民,没有保安,没有门卫。尽管这个社区看起来不那么安全,但社区工作者、社区民警及社区居民联合建起了层层“防火墙”,把发案的可能降到最低,全力确保居民安全。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已是破解“垃圾围城”和提升城市社会文明的重要举措,对垃圾减量化、资源再利用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武汉市近3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探索调查发现,尽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已进入强制分类时代,但其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仍然存在体系运行不畅通、强制政策难以有效落地以及社区居民行动意识匮乏等实践困境。因此,完善垃圾分类运行体系,逐步推进源头垃圾分类;细化垃圾分类政策内容,丰富垃圾分类管理手段;发挥社会文明引领作用,提高居民自愿分类动力;真正构建科学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8.
生活在社区里的每一位居民,无不希望有一个洁净、优美的环境?可是,总是有那么一些人又不自觉中犯道德错误,践踏着社会的文明。(画面一)晚上,忙碌了一天的居民们,在楼前楼后的花池边上,坐着乘凉。当睡意来临,起身要走的时候,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听得从楼上接二连三地扔下了成袋的垃圾,带着长长的尾巴落入了绿化带。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房山区燕化星城某社区因居民车辆不断增加导致辖区内道路拥堵,消防通道不畅。为消除火灾隐患并解决居民停车难的问题,辖区物业公司决定要将一部分绿地改建为停车场。没想到这事却引起不少居民的不满。居民不满的理由是:居民居住区绿地受相关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个人不与居民商量就擅自改变用途不符合规定;改造后绿地减少,停车后噪音、污染加大;物业公司收了费不能只为买车人考  相似文献   

20.
王桂茹 《社区》2009,(31):45-45
编辑部: 我是辽宁某市的一位社区工作人员。2009年5月,我从网络上看到《华商报》刊登的一则新闻:“小区物业办人去楼空,垃圾到处都是,无人清理,宝鸡市陈仓园一区2100多户居民苦不堪言。”这则消息主要是报道了宝鸡市金台区东风路街道陈仓园社区一区“物业跑了小区无人管”的情况。事隔半年,这个没有物业的小区到底怎么样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到底有没有改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