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半岛蓝色经济带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定位,既要体现半岛蓝色经济发展战略的外向型经济特质,又要兼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绿色环保、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建设半岛蓝色休闲经济带,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战略的经济增长点.按照“黄蓝国家战略”的要求,半岛蓝色经济带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依托山东旅游资源形成的两带四区,在空间布局上要相对集中.“两带”即山水圣人休闲文化旅游带和海滨文化旅游带;“四区”即齐文化民俗旅游区、鲁南山地生态旅游区、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区、古运河文化旅游区.  相似文献   

2.
曲新英  丛松日 《东岳论丛》2012,33(6):176-180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不仅是山东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战略举措,也是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生态文化作为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理念的文化,是蓝色经济战略的必然选择和价值取向.从山东半岛经济社会文化实际出发,促进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层面生态文化的协调发展,为蓝色经济战略提供切实有力的支撑,已经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区域发展中找准定位,实质就是竞合发展的专业化和统筹发展的一体化.胶州市立足自身优势特点,明确打造蓝色枢纽的功能定位,无论是从区域战略还是自身创新实践角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打造蓝色枢纽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践推进中,应建设“两大引擎”,突出蓝色枢纽的战略主攻重点;做强实体经济,增强蓝色枢纽的核心发展动力;优化环境要素,打造蓝色枢纽的幸福宜居品牌;创新保障机制,提升蓝色枢纽的社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乳山币地处山东半岛黄金南海岸,因境内“大乳山”而得名。近年来,突出实施工业立市、旅游兴市、文化强市三大战咯,加快建设临港产业基地、绿色能源基地、现代农业特色基地、休闲养生度假基地和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四基地一中心”,实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相似文献   

5.
《东岳论丛》2016,(1):159-168
蓝色经济区已成为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态建设情况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中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蓝色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与资源之间的矛盾与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构建蓝色经济区城市生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07-2013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的客观赋权法,实证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的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三个子系统以及综合系统的发展水平、影响因素以及协调程度,全面呈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生态的建设现状,以期在蓝色经济区城市生态化建设过程中能够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并为蓝色经济区其他省份城市的生态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以“交通强国战略”和“两山理论”为引导,对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南北绿色经济带旅游效益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践案例说明:“交通格局解决旅游格局”带来旅游人气、“交通+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旅游效益、“交通旅游双城化”提升旅游消费水平、“交通旅游原生态”诱发旅游井喷,并且从旅游双城化、独立旅游交通、交通连接线、交通旅游市场运营等影响方面进行反思,对西部陆海新通道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第一,以“交通强国战略”,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构建;第二,以都市圈的交通优势,实施旅游城市“双城化”;第三,以旅游城市交通网络,实现旅游市场与资源对接;第四,以城乡旅游交通连接线,塑造旅游文化形象标识语,以期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7.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经济强省的新机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其主要内容是形成"一区三带"的发展格局.应坚持五个原则:海陆统筹一体化、发展形式集群化、技术创新集成化、产业定位高端化、产业结构系统化.还要在科技创新体系、市场流通体系、政策制度等方面采取措施.实施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为山东建设经济强省提供了新机遇.  相似文献   

8.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肩负着探索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之路、提升我国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大使命,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是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任务。一、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优势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1.优势条件。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发展海洋经济潜力巨大,具有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9.
海滨城市旅游发展模式与对策--以深圳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海岸线漫长的国家,具有发展海洋旅游的优越条件.海滨城市是开发海洋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托,建设海滨旅游城市是发展海洋旅游的战略措施之一.本文以濒临南海的深圳市为例,分析了深圳发展海滨旅游的资源禀赋和开发条件,阐述了深圳城市和旅游发展路径的互动关系,提出了深圳建设海滨旅游城市的导向模式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带动下,山东省的海洋文化旅游开发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遇到管理体制不畅、同质化竞争激烈、国际市场开发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从政府到企业都要同心协力、各司其职,通过管理体制改革、产业链延伸、品牌战略和创新战略,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等有效措施,着重解决突出问题,努力促进山东海洋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建平 《山东社会科学》2012,(8):130-136,145
建立中日韩区域合作试验区是贯彻国家亚太区域战略和东亚自贸区战略、贯彻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中日韩首脑会议指示的重要部署,为我国实施蓝色经济战略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和突破口,有利于我国实施更加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和创新体制机制。试验区将成为中日韩自贸区的过渡平台。三国产业链深度对接合作,可将日韩资金技术优势和中国劳动力与市场优势结合,产生新的竞争优势。试验区将涵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可采取中日韩"城市对接"合作模式,建立中日韩跨海经济合作区;也可采取"一区多园"模式,及重点核心园区模式深化合作。  相似文献   

1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山东省经济区位最优越、发展水平最高、产业基础最好、区域带动能力最强的龙头地区,近期在产业生命周期规律、产业集群升级、要素成本上升、区域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部分资源或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呈现集聚强化态势,部分消费导向型或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扩散趋势。工业集聚与扩散,促进了蓝色经济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区域工业一体化进程加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环境质量,但加重了大气环境污染;此外,工业集聚水平每下降1个百分点,导致蓝色经济区与区外的经济发展差距缩小1.3个百分点。未来,蓝色经济区应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加快推进产业转移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内陆经济崛起”背景下,成都经济区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在十二五期间以及更远的未来,成都经济区如果能够抓住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转型所带来的各种战略机遇,充分利用巨大的区域市场资源、丰富的优质人力资源和国家战略与体制创新形成的政策资源,有可能形成独特的内陆经济开放型发展模式,并获得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旅游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以南京为例,分析了长江经济带与“一路一带”叠加效应下,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转型路径.文章认为,基于国家战略的叠加效应和旅游产业分析的时间序列数据,可以对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发展模式和经济效应进行系统、综合研究,将有助于拓展城市旅游产业研究范围与内容,对城市旅游产业研究有较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清汉 《南方论刊》2010,(1):29-31,28
1.茂名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茂名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山、有海、有森林、有温泉、丘陵和平原,海滨、生态和冼太文化旅游资源交相辉映,粤西风情浓郁,具有很强的旅游资源综合优势。近几年来,茂名市委、市政府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明确提出了实施“旅游旺市”和“旅游系列开发”的战略,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旅游业列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产业来加以扶持,  相似文献   

16.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兼顾海陆统筹的区域发展战略。长三角、珠三角和辽东半岛经济区海陆资源开发经验,对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陆资源协调开发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但是,作为国内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发展战略,山东在海陆资源协调开发过程中,既要借鉴上述三个经济区海陆资源开发的经验,也要根据山东海陆资源协调开发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和重要资源,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是基于海洋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探讨海洋生态安全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关系,对于顺利推进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蓝色经济的发展须以蓝色文化、海洋文化为支撑,充分发挥"文化"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发展蓝色文化产业,有利于实现山东半岛文化资源的设计转化,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并建立新兴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符合区域经济实际,并具有高端、跨界、综合、前沿等特点的文化产业格局。具体可从新型文化产业业态、工业设计产业、创意商贸产业、创意生活产业等四大版块着手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9.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国家实施重点区域突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提升山东区域竞争力、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重要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20.
金融支持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而言,一方面金融支持对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不可或缺;另一方面,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也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金融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具体措施:积极参与,金融业应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有机构成;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多渠道筹集资金;银行业要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加大信贷资金的支持力度;正确处理好市场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引入政策性保险机制,为半岛蓝色经济区融资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