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月底,中国科学院上海办事处邀请了上海自然科学工作者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数十人,就上海开展自然辩证法研究问题初步交换意见,并推定了卢于道、胡永畅、曹漫之等13人负责进行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筹备工作。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组组长于光远,就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范围、内容、方法,以及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等问题,在会上讲了话。他说,辩证法是从社会、自然、思维中抽出的最一般的规律,它随着社会、自然、思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我省自然辩证法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使自然辩证法的理论研究更好地为我省四化建设的实践服务,河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于九月二十二日至九月二十六日在新乡市召开了第一届学术年会。来自全省各地的教学、科研、和有关政府、工矿企业等部门近一百位会员代表出席了大会,并提交了近六十篇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于11月7日至9日在福州举行,到会70人,提交论文63篇。年会中心议题:一是探讨福建沿海与山区建设的辩证关系,二是探讨自然辩证法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存在些什么问题,应着重探讨那些问题,这是我们每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科学技术工作者特别是自然辩证法工作者都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里,仅就既是当前存在的又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应着重探讨的一些问题,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及其认识,提出一些个人的粗浅看法,以期引起更深入的讨论。 一、关于自然辩证法原著的研究问题 如何深入开展对自然辩证法原著的研究,是自然辩证法界长期存在且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如不引起重视,自然辩证法的理论研究就不可能深入,尤其是在当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研究会1996年年会于1996年11月12日至15日在广西桂林市举行,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讨论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理论刊物质量问题。来自各地的40多名教育理论刊物的主编和编辑人员参加了会议。教育理论刊物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刊》主编梁为楫在会上作了《关于学习和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逢贤教授应邀参加会议并提出了关于提高教育理论刊物质量的若干意见。这次年会由广西教育学会主办的《基础教育研究》编辑部和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系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6.
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已耸立于学科之林。近几十年来,这一理论在中国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尽管对自然辩证法理论本身还有需要研究的问题,现阶段的研究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研究会、广东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广东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最近分别在广州成立。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研究会今年着重研究三个课题:一、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问题;二、关于马克思早期著作中提出的“异化”问题;三、关于布哈林思想的问题。广东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今年研究的总题目是:关于四化过程当中提出的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问题。分别具体研究下面几个问题:1.关于人在历史准物主义体系中的地位问题;2.关于研究历史唯  相似文献   

8.
西方实证的马克思主义和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两大流派长达一个世纪的争论,始终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逐渐成为争论的焦点。当前国内学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性质的争论并没有超越这一范围。因此,围绕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产生的历史论争及其解决成为当前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不可回避的基础性问题。当前最要紧的是弄清:1.西方学界是在什么意义上批判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2.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3.马克思是否同意自然辩证法?4.自然辩证法是科学还是哲学?  相似文献   

9.
由四川成都市诸葛亮研究会、湖北襄樊地区和陕西汉中地区的有关单位联合举办的“诸葛亮研究会成都联会”,于1983年10月24日——26日在成都市武侯祠召开。来自全国七个省市的六十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供论文近四十篇。在这次讨论会上,大家围绕着关于诸葛亮研究的若干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会议上的主要观点简述如下:一、关于诸葛亮的政治思想在这个问题上,主要有三种说法:  相似文献   

10.
一前年制定哲学社会科学十二年远景规划的时候,在北京的哲学工作者提出在哲学颁域内一些同自然科学密切关联的问题需要进行研究,认为哲学领域内这个重要方面也应该积极发展并对这个方面的研究确定了一个名称——自然辩证法。但在讨论这个名称的时候,就有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志主张叫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讨论中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所以,在规划草案中把这两个名称都保存了下来:既肯定了“自然辩证法”这个名称,同时又在  相似文献   

11.
去年12月成立的上海经济思想史研究会,在复且大学经济系教授陈绍闻主持下于七月三日召开首次学术会议,围绕上海社科院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室马伯煌教授所作论文《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几个问题》,就该学科的现状、研究方法、对象和体系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9月19日,四川省党的建设研究会邀请在蓉理事和参加省委党校党的建设研讨班的部分同志以及省级有关单位、高等院校的同志举行理论座谈会。会议以党的四中全会精神和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讲话为指导,围绕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意见》和中组部工作会议所确定的重要任务,对于在党的建设领域中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澄清理论是非,加强对党的建设的研究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座谈讨论。  相似文献   

13.
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中国自然辩证法界的元老于光远先生多次在讲话和文章中,把“自然辩证法”喻为“大口袋”,或日“学科群”。这个口袋确实很大,除了囊括当时已经着力研究的对象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科学史等学科外,也把诸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和综合性的、其他学科不予关注的研究领域纳入其中。例如,科学学,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科技政策,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唯物辩证法研究的对象和建立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问题,是建设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前提,因为对象不同,体系也必然不同。这个问题目前正在讨论,有如下几种提法,一种意见认为对象是理论思维,哲学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问;第二种意见认为对象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只是认识论;第三种意见认为对象是人类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马列著作研究会于十月五日和十九日,由王云同志主持,对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历史阶段划分问题进行了两次讨论。会上各述已见,也展开了一些争论。 对上述问题的看法,主要的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应划成两个大阶段:由取得政权到进入高级的共产主义阶段以前为社会主义社会,第二阶段为共产主义社会。持这种意见的人,又把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划分  相似文献   

16.
马哲史研究会于1982年12月10日至13日在广州召开年会。主要讨论了马克思早期思想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问题。一、关于马克思早期思想。1.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一种意见认为,异化理论主要是马克思用来考察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们物质生活关系的一种理论,它是在马克思实现世界观的根本转变和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中形成的。马克思从批判改造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异化观开始,到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从其量上看,也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由多到少的演变。这当中,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经过了“两次转折”而逐步发展到唯物史观。因此,那些把马克思异化思想混同于黑格尔的异化观;视之为马克思主义两个伟大发现的理论基础;把它无限扩大使用的做法和理论都是不对的。另一种意见则认  相似文献   

17.
中国逻辑史第一次讨论会,于一九八○年十二月一日至八日在广州举行;中国逻辑史研究会同时宣告成立。来自京、沪、津、粤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中国逻辑史的教学、研究工作的专家和专业工作者共四十个单位、四十九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就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一种意见认为,中国逻辑史主要以普通逻辑(形式逻辑)的发展史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研究一些与普通逻辑有关的哲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省教育学院、广州日报、《学术研究》、《现代哲学》等五个单位于三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在广州联合召开了1986年度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四十多人以“改革、开放和搞活的辩证法”问题为中心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较为集中的有关问题简介于下。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研究对象问题到会同志一致认为,把社会主义社会辩正法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来研究和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以什么作为它研究对象的问题上,却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六年五月十五至十七日,江苏省《资本论》研究会于南京召开第四次理论讨论会,到会代表六十余人,提交论文二十二篇。会议代表围绕“《资本论》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这个中心议题,着重讨论了以下两个问题:一、关于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问题;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理论问题与所有制改革。参加会议的代表讨论十分热烈。现将讨论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美学研究会于五月中旬在兴城召开成立大会,并举行了第一次美学问题讨论会。与会同志围绕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当前文艺创作中的美学问题和美育等三个问题展开了充分讨论。虽然在一些问题上,如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认识,对“异化”、“人的本质”的理解等,意见不尽相同,但在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上,取得了比较一致的意见。一是美学研究必须克服经院式研究方式,从唯心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要与两个文明的建设结合起来,解决文学创作和现实生活提出的实际问题;二是必须扩大美学的领域和对象,不能只局限于艺术美,应该扩大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三是美学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