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匡劲草  段满堂  金强 《职业》2010,(10):40-41
“做点儿实在事,莫裹虚”!这句话是湖北省远安县就业管理局原局长王波的口头禅,他随时都用这句话作为准则来约束自己并告诫同事们。  相似文献   

2.
《职业》2015,(10):8
"做点儿实在事,莫裹虚"!这是远安县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王波的口头禅,大家听着亲切,耳熟能详。可是今天大家再也无法看到他亲切的面容,无法听到他熟悉的口头禅了。2010年7月22日,王波在参加全省就业局长会议期间,不幸脑出血,经抢救无效离世。39岁,正值才俊盛年,他的生命却就此定格。王局长是个好人  相似文献   

3.
<新民晚报>2009年3月10日有一则读来发人深思的社会新闻报道,说的是安徽芜湖来沪务工农民胡传金,抓老鼠抓出了"名堂".年近5旬的他,开了一家"传金除虫服务公司",解决了就业问题,还为除四害事业出了把力.刚来上海时,老胡给饭店做送菜工,后来老板派了个任务给他,让他想办法对付饭店里的老鼠,结果这一抓就抓出了机遇.从金融风暴下的社会就业、创业等不景气状态,看胡老汉的"抓鼠灭虫"到创办专业公司,成为一个以此谋生的小产业说开去,其中确确实实大有"名堂经"!  相似文献   

4.
"害群之马不除,法院形象难树;腐败法官不清,法院建设难上."说这句话的人名叫张自民,安徽省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现任院长.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认真研究高职生就业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就业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我国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分析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解决高职生就业难问题的基本对策--"预就业"制度.最后,笔者对高职生就业政策的改进与完善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这对我国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提高"高职生"就业质量以及就业率具有重要的现实以及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但正是因为我们太过熟悉,因而也把它的含义与对它的误读当作理所应当之事.笔者认为,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不同角度,我们能发现这句话背后巨大的古今之别.  相似文献   

7.
郑新明 《职业》2016,(33):63-64
近年来,由于职业技能学校大量扩招,一些热门专业如数控、汽修等学生相当火爆.但很多学生在就业后,出现跳槽情况,甚至转行,国家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并未从事自己所学习专业,对于国家来说,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本文主要从体验式教学来谈谈如何通体验式教学,做好学习与就业的衔接工作,让学生能正确选择职业方向,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那天,为了了解案主的就业意愿,我按响了戒毒人员王波(化名)家的门铃。门开了一条缝,我刚说出自己的身份,“哐铛”一声,门又被关上了。我顿时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但想到自己的职责,便又一次按下门铃。  相似文献   

9.
渴望温柔     
"女人是水做的骨肉".一言以蔽之女人最温柔.这句话可能是贾宝玉那个情种说的.贾宝玉就生活在"水做的骨肉"中,成天受着她们的千般疼爱、万般呵护,但他还是渴望温柔.这也许是男人的本性.  相似文献   

10.
王兴顺 《职业》2016,(5):138-139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本文就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做了阐述.提出要在创新思维与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这一大的框架下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树立主体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客观性原则、匹配原则、创新原则,才能切实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1.
47岁的他,在27年的职业生涯中,24年在就业工作岗位上,8年担任就业局局长.挂在他嘴边最多的,除了就业,还是就业.他,就是湖北省石首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关正世.  相似文献   

12.
前几年有读者问作家蔡澜,女孩子最珍贵的品质是什么. 他的回答很简单:娴淑,调皮. 蔡先生对于女人的见解发表了很多,多到已经被人整理出了两本不大不小的小册子.我理解他这句话的意思是可爱的女人不仅要待人柔和,而且要有幽默感.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大,在哪里,不去试一试还真的不知道."这句话用在90后成都姑娘张瑗身上非常恰当. 小时候的张瑗一点也不出众,甚至比别的孩子还要"笨"一些.从小学到初中,她都是严重偏科的学生.像只有两条健壮前腿拉车的马儿,拖着沉重无力的后腿,怎么努力都快不起来.  相似文献   

14.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福音中的这句话正成为中国住房保障情况的现实注脚。  相似文献   

15.
比尔万万没想到自己的邻居会成为总统,他更没想到自己会因为邻居的升迁成为百万富翁.这得益于他的邻居是奥巴马.成为总统后的奥巴马带着妻子和两个女儿去了白宫,留下芝加哥的空房成为历史的烙印.奥巴马在离开老房子时,表现出极度的不舍,他深情地对媒体说,老房子一直是他生命中的乐园,他非常喜欢,如果任期届满,他还会带家人回来居住.  相似文献   

16.
他把菜刀高高地举过头顶,我的心也快要跳出了喉咙,可是,还是喊出了这句话:你懂吗常常想起张玉龙来。大概是80年代后期的样子,我是他的音乐老师,他读初中。那个时候.音乐课在学校里无足轻重,所以随时都会有其他学科的老师找到我要  相似文献   

17.
李方 《职业》2010,(31)
面对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网店"起家,网店具有启动资金少、创业成本低、交易快捷等特点,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和白领一族的创业初始平台.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网商数量已经扩大到7000万,预计2012年底将超过1亿家.而淘宝网发布的最新就业指数显示,截至2010年4月30日,已经有106万人通过在淘宝网上开店实现了就业.  相似文献   

18.
他和她是经过"高温"相恋后,牵手走进婚姻殿堂的.亲友们都说这是一对美满的夫妻. 然而,让人想像不到的是,这对夫妻婚后不久也同样开始了性格和生活习惯的碰撞,而且碰撞得叮当响.他常在夜里睡熟时抡胳膊、踢腿,把睡得香香的她"打"醒、"踢"醒,有两次竟把她一腿"踢"到了床下,他还打很响的鼾声,这让从没听过"耳边雷"的她夜里难以入睡;  相似文献   

19.
张哲 《职业》2007,(25):50-51
1.在我真正进入这家公司并真正开始工作之前,我曾经不懂"寻求快捷方式与公司的合力相融"这句话. "没关系,你慢慢就会熟悉的",这句直接上司安慰新进员工的惯用语已不存在,无人再用这句敷衍的老调误传新员工可以姑息的错误信息.比起那些"没什么难的,你慢慢会掌握的"和"没什么可怕的,你慢慢会上手的"之类的抽象语言来说,他们更喜欢直接建议:  相似文献   

20.
姜菁 《职业》2005,(4):52
"三年前,我早上经常送小孩上学,每到北京海淀区学院路附近一个繁忙路口等红灯的时候,总会看到一个站在街头卖报的小伙子,穿着不太整洁的衣服,皮鞋好像也开了线.我在他那儿买了几次报纸.有一天要买报的时候我发现身上没带零钱,于是他说你先看吧,等下次再给.过了几天再遇到他并从他那儿买报纸的时候,我说上次的报钱你也一起拿着吧,但他给我的不是一份报,而是两份不同的报.从这之后,我们的交易基本上就不是5毛一份或是1元两份……有时我没有零钱给他,而他依然会给我份报纸;有时我会多给他两三块钱存在那里.这样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后来我想把几件旧点的衣服和鞋顺路送给他的时候,却看不见他了.每当到这个路口时,我都会想到他,他或许是挣了钱回家盖房,或者是去娶媳妇了?我真心地祝福他.我们虽然每次都是瞬间的交往,但却是一种信任的目光在互相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