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存在句是英汉两种语言所共有的一种特殊句型,有其独特的句法和语义特征。英汉存在句式有共同点,也有差异,其差异体现在主语、动词以及句式结构等方面,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认知因素、中西方思维差异及语言本身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刘海萍 《兰州学刊》2009,(8):174-176
文章从英汉两种语言书面语词汇、句法及语篇层面分析汉语思维与英语思维的一个显著差异,即“整体性”与“个体性”差异。分析两种思维方式在语言上的差异对了解两种文化、学习两种语言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明 《云梦学刊》2006,27(6):144-146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模式.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大量的"情侣"隐喻.从认知思维的角度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英汉两种语言中"情侣"隐喻的思维共性共同的认知基础,共同的审美意识,相似的构成方式.思维个性主要因不同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传说典故、宗教哲学而形成.  相似文献   

4.
委婉语是普遍存在于不同社会中的常见的语言现象。英汉两种语言都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英汉委婉语的语义特征主要体现在语义扬升性、泛化性、间接性、幽默性、民族性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必然会反映一个语言团体的文化。由于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中许多表面上似乎对应的词语其实在语义上存在非对应关系。本文从语义学角度出发,就英汉词语因在概念意义、联想意义、感情意义或形象意义方面存在差异而造成的非对应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9,(8):16-23
"语言和思维"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相互影响、不可分割。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英语会提出"to be, or not to be"这样的问题,而汉语则不会,因为孕育英汉两种语言的自然环境不同,导致语言的句法和结构不同,进而产生不同的思维模式。英汉两种语言体现的思维模式,分别表现出"天人二分"和"天人合一"的特点。从这个角度看,"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和以辜正坤为代表的中国学者提出的"语言思维等同论"均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思维习惯对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与文化背景的差异 ,思维习惯对理解与表达都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从两个方面探讨了思维习惯对翻译的影响。第一部分论述了语言、思维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第二部分用例证说明导致误解误译的原因除了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不同外 ,还有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及不同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语言交际的角度论述了英汉文化和思维差异的对比.英汉文化差异在英汉两种语言交际中有具体的表现,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是文化心理诸特征的集中体现,又对文化心理诸要素产生制约作用.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思维与语言紧密相关,英、汉思维差异决定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本文从英、汉思维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映射入手探索了英汉互译过程中进行思维转换的翻译策略,提出了翻译中排除思维方式消极干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赵明 《云梦学刊》2009,30(3):140-142
英汉两种语言作为不同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人们不同的思维和不同的文化模式.由于两种思维和文化模式不同,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又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异.隐喻文化规约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域性差异影响、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的差异影响、宗教信仰的差异影响.了解文化对隐喻的影响因素,透视英汉隐喻中的差异,对更好地了解中英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感觉化为思维 ,形之于语言。“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 ;语言是一种实践的 ,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存在的、现实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而发展。各民族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因为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历史背景的不同而形成了思维方式的独特性 ,并在各自的语言中得到了反映 ,形成了独有的文化内涵。这些反映在语言中的由于英汉两种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思维方式差异是外语学习的难点 ,也成为翻译…  相似文献   

12.
韩忠军  郑光锐 《理论界》2005,(8):188-189
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英汉互译时经常无法“直译”,往往要借助一些技巧和策略才能达到。本文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互译时的几种策略和技巧并加以示例,并对如何提高翻译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英汉语言、英汉思维、英汉文化差异等方面分析了进行文学翻译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文学翻译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转换,它是一种语言的再创造。在这个再创造过程中,英汉民族思维的不同以及文化的差异会给翻译的同效性造成很大影响,当引起学习翻译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使得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日益重要,翻译能力测试也被纳入CET4的必考项目。但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翻译能力方面存在不足,不论是教材的选材、教学课时的安排或者教学方法以及模式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相对听、说、读、写而言,翻译显然居于非常次要的地位。因此,文章分析了目前CET4考试中的翻译题,特别以2011年6月份考题中的翻译试题为重点,尝试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分析两种语言的异同,结合试题,主要从词类、小句之间的句法联系手段以及形态变化差异等三个方面详解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汉译英的重要作用,由此指出,针对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内容上加大英汉对比,培养学生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意识,有助于学习者提高翻译水平,从而在整体意义上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语言翻译的过程不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是两种思维方式和观念系统的相互作用及深化的过程。本文通过英汉词汇意义的构成、词义差别的对比,分析了两种语言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并介绍了常见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习惯用语是语言三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英汉颜色词、数字词及动物词三方面的对比分析来阐述英汉两种语言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涵义。  相似文献   

17.
孙海波 《学术探索》2013,(8):105-107
成语在不同语言系统中都是历史传统的积淀,语言的精髓体现。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的共性和个性人手,深入分析在文化差异下的双语间的个性差别,并从文化传统,宗教,神话传说和思维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阐释,探讨译者如何运用翻译策略才能将源语的成语以最恰当的方式转换成译入语,既不失源语的特色,又便于译人语读者理解。  相似文献   

18.
母语与英语之间的差异对学生学习英语造成干扰,而语言对比分析正是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教学方法。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通过比较这两者的异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改正由于汉语干扰而产生的错误,顺利地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19.
文章借助莱考夫、束定芳等人的隐喻研究成果,从本体隐喻的角度,分析了汉英两种语言在用"身体化"隐喻表达同一概念的相似性,认为汉英两种语言在反映认知方面存在明显的共性,在最基本的语言认知思维方面同心共核。  相似文献   

20.
委婉语是语言使用中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也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同的语言社团、不同的社会层次都有一些特定手段来进行委婉表达。委婉语是突破传统狭义词汇层次的广义委婉语。英汉委婉语在构造手段以及所揭示的文化意义方面都是不同的。英汉两种语言中各有独具特色的委婉语构成手段 ;同时 ,不同的历史、价值观和宗教信仰在英汉委婉语中也有不同的反映。这一比较有助于加深对汉英两种语言特色以及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