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隋丹.卡廷、伯纳德和托尔斯泰-杜兰使团是20世纪30年代至抗日战争后期陆续进藏的三批美国人,他们增进了美国对于西藏的了解。尤其是托尔斯泰-杜兰使团的西藏之行,首开美国政府派遣官方使团进藏与西藏当局建立直接联系、插手中国“西藏问题”之先例,对于此后美国政府对中国西藏政策的形成和确立发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社会科学论坛》2013,(12):220-225
美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在严峻的现实面前,美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较为有效的治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美国政府水污染治理的一系列政策成为美国日后行之有效的水污染治理政策体系的基石。对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水污染治理政策的研究,有助于为我国当下日益严峻的水污染形势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美国政府绩效评估法治化:历程、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政府绩效评估法治化经历了20世纪初至50年代强调费用一效益分析的效率导向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全面管理导向的法治化与组织化阶段、2l世纪初至今的绩效预算的实践结果导向阶段;美国政府绩效评估法治化过程具有高度的制度化、法治的多样化和实施的互动化等特点;结合我国当前法治化环境和政府绩效评估的现状,可以从美国政府绩效评估法治化过程中得到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科学众多研究领域中,很少有一门学科像美国的当代中国研究一样,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需要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美国的当代中国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建立之时开始,就是以服务于美国政府的政策需要为目的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东欧共产党国家的政策,呈现出三色"光谱"的样式.美国政府在1948年苏南冲突后就确立起对南斯拉夫的差别政策.随着演变战略的推行,美国政府全面调整了对苏联卫星国的政策,开始改善对卫星国政权的态度.但美国政府对东德政权坚决抵制,并出台了专门的政策文件.波匈事件之后,美国政府加速推行演变战略,倡导反对"共产党帝国主义".美国先后重新修订了对南斯拉夫、波兰和对一般卫星国的政策,扩大同这些东欧共产党国家政权的交往.与此同时,美国对东德的政策仍延续不变.这些政策差别,一方面表明美国总体上改变了对东欧共产党政权的态度,另一方面也表明柏林墙时代之前东德处于美国的高压政策之中.  相似文献   

6.
杨超 《北方论丛》2011,(1):82-87
20世纪60年代中期前,美国政府在保障黑人平等就业方面缺乏作为,黑人在就业领域长期遭受歧视。虽然在内外因素作用下,美国政府通过了《1964年民权法》禁止就业歧视,但该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965年"肯定性行动"的出台,完善了美国的反歧视政策,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肯定性行动"标志着美国黑人平等就业政策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7.
季丽新 《东岳论丛》2011,32(3):96-100
尽管美国已经有了一些针对残疾人的社会福利政策,但美国残疾人的贫困率依然很高,而另一方面,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改善残疾人生活的客观环境,二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本文通过对美国残疾人救助政策的历史考察,得出形成这种反差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8.
陆遥 《理论界》2008,(5):219-220
二战后美国经济由世界的立足者到“滞胀”经济为特点的结构性危机,又转为从20世纪90年代初走出低谷保持多年来的持续增长,特别是克林顿政府上台后,调整了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以致使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超出了传统经济理论的诠释。这与美国政府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轨时期采取的政府适度干预、引导和调控政策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美国政府对就业政策的调整实质就是通过政府干预对劳动力供给进行调节.美国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它验证了政府对就业市场的干预是促进经济良性运行的有效手段,从行政管理、反歧视等方面提供了借鉴.中国的改革应避免美国政策调整中的应急性等缺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与英国签署互惠贸易协定(RTA)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在国际形势不断恶化的大背景下,美国政府将这一目标的实现与维持世界和平紧密相联。1936年赫尔领导的美国国务院与英国发表联合声明一事,就是这种政策的一个典型。美英在这一问题上的接触与对话是两国走向贸易协定的开端。  相似文献   

11.
朱宾忠 《河北学刊》2007,27(6):236-239
从内战结束获得自由开始,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黑人的权益在南方社会遭到多方面的限制和剥夺。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小说形象地反映了这个问题。他从法定权益、政治生活、经济活动等方面表现黑人的"二等公民"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二等公民"意识。福克纳的创作表达了他对黑人群体的同情,批判了种族主义文化,但也反映出他在种族问题上的某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论明代中央治藏的“贡市羁縻”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贡”和“市”是不同本质的两个范畴,贡赐体现的是西藏地方政府同中央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互市则是藏汉两地商人(包括国家专营机构)及生产者之间的商品贸易往来,“贡市羁縻”政策是明代中央治藏的财政、商贸政策的合称。明朝对西藏实行的“贡市羁縻”政策,既使西藏地方始终处于中央政权的有效统一管理之下,又有力地促进了藏汉两地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深入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角度,全面总结云南藏区稳定发展的基本经验。主要是:加强藏区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和交往;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结合云南藏区实际,实事求是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放手使用忠诚于党和国家、有胆识、有能力的少数民族干部;坚持用科学方法观和正确政绩观指导实践;通过"传统的发明",开创具有云南藏区特点的发展模式。上述基本经验,对全国藏区的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九十多年前的西姆拉会议是英国逼迫初生的民国政府参加的所谓中、英、藏“三方会议”,是英国实施其调整后的侵藏政策的产物。中国政府在会议的议程、地点、方式和西藏地方代表的地位问题上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力图维护国家主权。西藏代表在会上的名称、权限、地位,要由中英在会前多次“磋商”的事实充分说明西藏其实并不是一个什么“独立国家”。  相似文献   

15.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是美国文学巨匠威廉.福克纳笔下经典短篇小说之一。奇特的构思和含混的主题使其成为美国文学史上难得的佳作。文章主要从现实主义、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三个不同视角对这篇小说进行深层解读,旨在探讨造成作品中女主角艾米丽的扭曲性格及悲剧人生的根源问题。  相似文献   

16.
美国外交关系档案揭秘:1937年秋冬的“泛南京大屠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37年12月14日,美国驻德大使陶德在给总统罗斯福的密电中披露,日本驻德大使东乡茂德承认,日军在攻占南京之前就已杀死了50万中国平民。1938年1月25日,美国国务院接到驻上海总领事高斯就日军暴行的专题报告。这一报告与"广田电报"中记录的英国记者田伯烈关于日军屠杀30万平民的报道的内容完全吻合。美国外交关系档案中记录的来自加害方和第三方的消息相互印证了同一事实:1937年11月至1938年1月,日军在以占领南京为目标的侵略行动中曾经大肆屠杀中国平民和俘虏。若将第三方档案与其他证据(电报、日记、书)连贯起来就能明晰地看到,日军从侵略中国开始就伴随着一系列的屠杀、奸淫、抢劫等残暴的反人类罪行。不仅"南京大屠杀"真实可信,而且在南京沦陷之前、之后,以及在南京周边地区,日军曾施以大量屠杀中国平民的暴行。也就是说,1937年秋冬,不但存在"南京大屠杀",而且还发生更令人震惊的"泛南京大屠杀"。档案及相关记录揭示并证明,日本的侵略野心和军国主义教育就意味着与犯罪相伴,也注定了日本军人成为罪恶的战争与屠杀机器的必然。"南京大屠杀"并非孤立事件,它既不是日军犯罪的开始,也不是其暴行的结束。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进行土地处置,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转户农民"①自愿退出土地的比率较低。影响"转户农民"退地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有:配套政策未及时跟上、历史遗留问题、现行政策欠完善、土地利用未明确、改革资金周转困难等。"转户农民"退出土地,利于农村、农业更好地发展,利于其在城市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也利于缓解改革财政压力;而农民转户不退地,可能形成"城乡三元"人口结构,使农村、农业发展陷入僵局,也会阻碍下一阶段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应加强户籍制度改革的宣传,尽快落实户改配套政策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善现行户改政策和退出土地利用政策,拓展改革资金来源,为户籍制度改革提供法律保障,并允许"转户农民"退回农村,消除其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8.
西藏金融发展(1951-1978)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选取西藏金融发展史的一个特殊阶段,从发展机制角度对西藏金融发展问题进行分析。本文认为西藏金融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表现出典型的外生发展特征,而这种外生发展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有效的“次优”制度安排。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19.
天津华明“宅基地换房”对农民就业和收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地抽样调研数据,采用倍差分析法评估天津华明镇"宅基地换房"对换房农民就业和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换房后华明镇有就业愿望的无业劳动力比例从9%上升到14%,而且"宅基地换房"政策并没有给换房农民带来收入的增加,反而使农民的纯收入比从前低;但大部分农民对换房以后的生活感到满意。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就业问题也是华明镇目前最为严峻、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政府应加快"三区联动"建设,着力完善就业促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奴隶制度与资本主义关系问题,是理解现代世界起源的关键之一,并尤其明显地体现为对美国历史的理解上。历史学界以往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将美国资本主义历史描述成没有奴隶制度的历史,将奴隶制度描述成非资本主义的。20世纪30和40年代,詹姆斯和埃里克·威廉姆斯论证奴隶制度对资本主义的重要性。但他们的研究成果被学界忽略了。20世纪70和80年代,经济学家斯坦利· L.恩格尔曼和罗伯特·威廉·福格尔研究了美国奴隶制度的动态性、现代性、收益性和扩张性。英国、巴西、美国和德国形成了研究大西洋世界奴隶制度的历史学者群体。尽管研究视角不同,但他们都强调奴隶制度是美国资本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运用全球史视角理解这一问题时,我们就对奴隶制度在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18世纪的奥斯曼帝国和19世纪40年代的西印度的向心性提出一种新理解,也可以理解这些地区在19世纪后半叶是如何克服对奴隶制度的依赖的。全球史视角使人们能以新的方式,理解奴隶制度如何成为工业革命的支配力量的。由此,欧洲工业化的能力最初完全依靠对西半球所侵占土地和所奴役劳力的控制。奴隶劳动是西方资本与国家的弱点,也是其长处。19世纪末叶,中亚、西非、印度、格鲁吉亚内陆和美国的农业生产者,被整合到全球性的棉花帝国里。棉花产业是全球性资本主义的路径。学界将处于全盛期的奴隶制度,看作西方世界经济的本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