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内隐学习理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内隐学习学生能在语感、语篇布局和语言知识三个方面有质的飞跃。内隐学习理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教师应重视语言学习的内隐特征,充分注意学生无意识的内隐认知活动;强调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相结合,是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内隐学习的研究是近年来认知科学研究的焦点之一,而内隐学习的意识性正是内隐学习研究的核心.连续、动态变化地看待内隐学习的意识问题,是内隐学习的意识研究的新视角.分离(PDP)内隐学习过程中意识和无意识加工的影响,区分和操纵主任务和次级任务的刺激特性和加工程度这两个变量,探讨内隐学习过程中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的关系及PSI和学习进程对内隐学习的影响,从内隐学习效果和内隐学习的意识性两个层面上探讨它们连续动态变化的关系,就是内隐学习意识性研究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方式。内隐学习是自动的,无意识进行的。外显学习是受明确意识支配的理性思维。依此理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认识到,在语法教学上,内隐学习是语法教学的有效补充,注意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适度转化。在语感培养上,扩大语言输入,多听、泛听以求建立真正的语感;大量阅读,以便感受和领悟语言;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建立正确的语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全面发展语感。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内隐-外显-内隐的顺序,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不同的学习材料,不同的学习水平,其内隐、外显学习策略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4.
内隐学习模式是一种无意识的、从复杂结构中获取知识的过程,它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一种自动的、近乎无意识的过程.内隐学习理论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教学的过程不光从“教”的角度出发,更应从“学”的角度、从学习的过程出发,考虑设计教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方式。内隐学习是自动的,无意识进行的。外显学习是受明确意识支配的理性思维。依此理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认识到,在语法教学上,内隐学习是语法教学的有效补充,注意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适度转化。在语感培养上,扩大语言输入,多听、泛听以求建立真正的语感;大量阅读,以便感受和领悟语言;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建立正确的语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全面发展语感。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内隐-外显-内隐的顺序,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不同的学习材料,不同的学习水平,其内隐、外显学习策略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6.
内隐学习理论与语感形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学习是指在无意识状态下不知不觉的学习,与有意识努力的外显学习具有协同效应。它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对教育教学等实践领域,尤其对零起点俄语学生语感的形成与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内隐学习理论在德育教学中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学习的研究已成为心理学的一大热点和学科前沿 ,内隐学习是主体在无意识状态下学到的某些规则 ,更加接近人们心灵的底层。而人的品德形成过程与内隐学习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究内隐学习理论对德育教学方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论内隐学习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论述了内隐学习的无意识特点,提出内隐学习的本质特征,即有自动性、抽象性、理解性和知识的合用性。  相似文献   

9.
内隐学习对提高技能教学效果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学习具有自动产生、无意识性、高选择力、高潜力、高密度储存和抗干扰性,对于个体技能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技能、控制学习领域,尤其是在环境多变和紧张应激条件下,内隐学习比外显学习更有利于技能获得和保持,通过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具有远距离迁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内隐学习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研究表明,内隐学习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发进行.它是一种自动的,不易察觉的,对复杂规律敏感的学习.与外显学习相比更具有优势.内隐学习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大学外语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越南对华裔的汉字教学一直以来侧重内隐模式而忽视汉字内在规则的传授。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汉字本身所富有的隐性规则和知识,忽略了汉字是形、音、义三结合的文字特点。对越南华裔学生而言,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应该协同发展。在汉字字形的各种知识中,笔画、笔顺知识难度低,部件、独体字、合体字、形似字等知识则难度相对较高。因此,对低难度知识,教师可采取外显—内隐—外显的教学顺序;而对难度高、内容复杂的知识,则可采取内隐—外显—内隐的教学顺序。外显教学的策略主要是注重规则的讲解,内隐教学的策略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字感,关键是培养汉字内部细节的字感。知识的外显教学可通过直接讲解、对比归纳、图片呈现等方式把字形规则凸显出来;内隐教学则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游戏把汉字的外显知识加以内化和储存。  相似文献   

12.
内隐学习理论作为认知心理研究的成果,在教学领域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内隐学习的研究思路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将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相辅相成的协同效应引入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就是要积极创造有利于内隐学习的环境,要活化课堂语法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语法应用能力并注意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相结合;要引导学生广听、泛听,大量阅读和背诵,帮助他们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并通过创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建立正确的英语语感,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论以频率为基础的二语习得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认知科学和心理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语言输入的频率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成为二语习得研究者们一个重要的争论焦点.本文在分析N.Ellis(2002a;2002b)所倡导的以频率为基础的二语习得观的基础上,简要回顾语言输入在几个习得理论中的作用,探讨内隐学习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以及语言输入频率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强调通过借鉴N.Ellis的二语习得观,在英语学习中应重视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即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恰当、得体的交际能力。但是,语言能力并不等于语用能力。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的学习者,不一定就能得体地进行交流。当前,很多英语专业学生在交际时存在语用失误,这些失误无疑会给对外交际带来消极的后果。因此,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语用失误现象及原因进行分析,抓住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的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这一本质,将二者有机结合并运用到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中,提出有效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的具体教学策略,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听力显性教学"聚焦输入、强化互动"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读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大学英语听力显性教学“聚焦输入、强化互动”的有效性研究。实验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聚焦输入、强化互动”的显性教学效果明显,多维隐性效应得到学习者充分肯定。该研究对听力教学的启示是:进行听力显性教学策略研究,听力显性教学与学习者隐性学习结合都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内隐学习是内隐认知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当今心理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该理论不再满足于外显认知对于学习过程的解释,而力求从刺激大脑神经反应间起中介作用的内部心理结构和机制来寻求学习的最佳途径。深入的研究该理论并有效地应用于教学之中,一定会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尤其是语法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文化学习是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内容。文化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隐性内容,与本族文化存在差异的显性内容以及与日常交际相关的实用的显性内容。二语学习者的文化学习应是一个有明确文化意识的、显性的、体验性的学习循环。通过一系列分阶段的、生动活泼的文化学习活动,二语学习者在提高自身语言能力的同时,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本世纪初,内隐学习研究成为认知心理学的又一个研究热点,多学科交叉的前景日趋显著。内隐学习研究不仅有助于对学习本质心理过程与机制的了解,而且对二语习得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内隐学习的内涵以及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内隐学习的心理机制和特点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支持。同时,内隐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