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彩票     
尤利乌斯是一个画家。他靠卖画生活。可是没多少人买他的画,所以他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一天,尤利乌斯的一个朋友和他说:“朋友,你靠卖画的生活很不好,干嘛不去买彩票呢?只花两马克就能赚很多的钱!”  相似文献   

2.
我有一个朋友,是个医生,他总是问我为什么不借给他钱。“你拿什么还我?”我问他,“你今天没钱,明天又去哪儿弄钱呢?我现在借钱给你,不就是等着将来你跟我解释谁把你骗了!”  相似文献   

3.
悲惨命运     
有些人,在拜访别人或晚上与人聊天的时候,总觉得告辞是一件艰难的事。时间一分接一分地过去,到了拜访者觉得自己真的该走的时候了,他站起来吞吞吐吐地说:“呃,我想我……”紧接着主人就说:“噢,你这就要走吗?时间真的还早哩!”于是拜访者拿不定主意的尴尬就接踵而至了。在我所知的这类事情中,最悲惨的例子要数我可怜的朋友梅尔帕梅纽斯·琼斯先生的遭遇  相似文献   

4.
归来兮,诚信     
几天前,一个多年不见的同学突然造访。见了他我怦然心动,喜上眉梢,我以为他是来还钱的。他借我的一万多块钱,成了太太和我许久的不愉快话题。没想到他竟然又是来借钱的,并满腹牢骚,历数众亲友的不仁不义,我按捺心头的不快告诉他,为何他落到如此处境,因为他已经借遍所能伸手的每一个人,至今却没有还人一分钱,甚至没有丝毫还钱的意念,因此,在大家心中他已经完全丧失“信用”。我对他说,人逢困难,都需要朋友援手;朋友是什么?朋友好比一座森林,需要时可去砍伐,但也别忘了补栽补种,浇水施肥,否则只顾一味地砍伐,最后只剩下一片光秃,不仅再也找不…  相似文献   

5.
别忘施舍     
叶华荫 《社区》2002,(16):30-30
无论能力大小,或多或少,帮人于危难之时或困境之中,这是我们做人的本分和良心。无论是在大街小巷,抑或是在田边地角,无论何时何地,一旦有人向你伸出求助的手,朋友,你可千万别忘了给予一定的施舍和帮助。特别是对那些老弱病残的人。因为,同情和爱心是一种良好的美德,也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希望所在。我曾在街上遇到一个指甲修长的肮脏男子,他跟我说他的钱被坏人抢了,回不了家,要我布施些小钱给他作路费。我说:“人家抢了你的钱,为什么不把你的宝贝指甲也抢了去呢?”其实,我心里明白,他是一个没有被谁抢过的健壮的人…  相似文献   

6.
催债有妙招     
张承永 《可乐》2011,(1):75-75
一年前,朋友老孙开了一家饭店。他性格豪爽,为人仗义,捧场的朋友很多,饭店生意十分红火。 问题就出在老孙这豪爽的性格上。经常有朋友借口没带够钱,欠下饭钱。起初,老孙也不计较,大手一挥,说:“咱哥们儿谁跟谁,啥时有钱啥时给。”时间一长,他有点受不了了,找我给他出主意。我说:“你在店门口贴张告示,就说小本经营,资金困难,请欠钱者十日内结清欠款。”  相似文献   

7.
捕风     
《中国农村》2007,(8):40-41
据《南京晨报》报道,最近一段时间,南京的小徐有点反常,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上网,干吗呢?搜罗笑话!这还不算,甭管是跟朋友聊天,还是跟亲戚见面,小徐都会缠着对方给自己讲笑话。他的朋友就开他玩笑:“你还小啊,临睡前还要妈妈讲故事?”小徐叹了口气:“唉,领导制定的制度谁敢不听啊。”原来,前不久,  相似文献   

8.
特别听众     
一天,著名的演讲家马克应邀去一所学校演讲。中午散步时,他刚好与一位他熟悉的朋友相遇。那位朋友告诉演讲家,他的一个表叔就在这所学校,任何人讲任何事都不能使他露出笑容。演讲家不相信,他很自信地对朋友说:“下午请你一定把你的表叔带来听我演讲。”一个小时后,演讲家讲了一些相当滑稽(jī)有趣的故事,不时使大厅里的学生捧腹大笑,可是老人却连一点笑容都没有。演讲家挖空心思,讲了他自认为最好笑的趣事,但老人的脸上仍然毫无表情。最后,演讲家感到无能为力,很泄(xiè)气地终止了演讲。傍晚,演讲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那个朋友。那个朋友…  相似文献   

9.
从朋友家出来,打的回家,下车时发现车费少一元零钱,我把求助的目光转向六岁的儿子。儿子好半天才嘟囔着从兜里掏出一元钱,“妈妈,这钱是冬哥哥放在我这儿的,他没衣兜,让我帮他保管。你用了,下午可得去还他呀!”“好吧,没问题。”我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小冬是朋友乡下亲戚的孩子,来城里度暑假。上午领儿子去玩,俩人竟然玩得很投缘。下午,因为临时有事,没再带儿子去朋友家。出门的时候,走出好远了,儿子还追着在后面喊:“妈妈,你一定要记住把钱还给冬哥哥。”“知道了,知道了。”我有点不耐烦。晚上回家,一进门,儿子就问:“妈妈,你把钱给冬哥哥…  相似文献   

10.
正莎士比亚有句名言:"不要把钱借给别人,借出去会使你人财两空;也不要向别人借钱,借进来会使你忘了勤俭。"你可以用其他友善的方式接济你的朋友,但不要借钱给他。借钱给他人就是掏钱为自己买了一个敌人。犹太人朋友之间很少涉及金钱,他们之间朋友是朋友,金钱是金钱,分得十分清楚,一般不把友情掺入金钱,也不借钱给别人。犹太人之间的朋友,大家彼此都很不错,就在一起吃饭喝酒,这样的朋友关系就表示你是他喜欢  相似文献   

11.
父亲一生为人忠厚、谦和、坦诚,结交朋友甚多,朋友多故事就多. 那一年,有一位朋友从东北来京办事,由于我家离火车站较近,因此一下火车,就先奔我家,一来顺便探望父亲,二来为了行路办事方便,把行李暂寄我家.那时我们兄弟姊妹六人,父母工资较低,生活十分艰难.父亲是要脸面的人,他总是想方设法热情地接待朋友,略备便餐再加薄酒一杯算是为朋友接风.父亲的朋友也时常带些东北土特产来,正好是我和弟弟妹妹打牙祭的好机会.父亲的朋友来访是我们儿时的一件乐事.那天父亲的朋友办完事已是下午五点多钟,父亲留他吃完饭,他说还要赶火车去南京,父亲说:"既然如此,我也不强留,你把包裹检查一下."只见父亲的朋友乐呵呵地说:"哎呀!大哥,我还信不着你么?"父亲坚持说:"亲是亲财是财,人财两清,免生误会."他不情愿地打开了包裹检查了一下,忽然咂了一下舌,父亲忙问:"少东西了吗?"朋友说:"没少什么……"说完匆匆把包裹重新整理好.父亲送走客人后把我和弟弟妹妹叫到屋内问我们动没动过客人的包裹,我们异口同声地说:"没动过."父亲神情严肃地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咱人穷志可不穷,千万不可做出对不起朋友的事!"  相似文献   

12.
最高奖赏     
这天上午,赵小强回家后,一直闷闷不乐。有着好多学问的妈妈知道小强一定遇到不开心的事了,就对小强说道:“小强,能把你不开心的事告诉妈妈吗?”谁知小强听了妈妈的话,眼泪竟像断了线的珠子,“吧嗒吧嗒”地掉了下来。他一边掉着眼泪,一边很是气愤地对妈妈说道:“都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世界上伟大的人,可我看我们老师,她根本就不配这个称号!”妈妈一边为小强擦着眼泪,一边对他说:“小强说得对,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那么伟大。可你能告诉妈妈,你们老师做什么让你不开心的事了吗?”小强便把他满肚子的“委屈”一股脑儿地告诉给了妈…  相似文献   

13.
张旭平 《社区》2005,(16):62-62
侃价之前,要学会识货。识货是购物侃价的前提。如果你不识货,即便价侃得再低,也不知这种商品真正值多少钱,而且一不小心还会买上假冒伪劣商品。所以只有先学会识货,才能跨入侃价这道门槛,并买到货真价实的商品。不动声色走进商店或摊点时,先看准对方缺什么货,你就要买什么,这可使得对方显得困窘,然后再无精打采地道出自己真正要买的东西,在对方气馁之余,自然高兴地送上他的货,价也不会太高。若你看上一件很想买的商品,切不可显出想要的神情,只能形若无事,如果“打草惊蛇”,商家就不会降价以求了。选择时机购物外行的人总喜欢追求风行一时的…  相似文献   

14.
晨练当儿,几个老人在一起闲聊,甲满怀忧伤地倒出了儿子千方百计“烤”他“老板油”的苦衷,乙说:“你有钱就大大方方地给儿子十万八万。”甲两手一摊:“我哪来那么多钱哩。”乙又说:“你在职时人家送给你的钱呢?”甲跳起来赌咒:“狗子收过人家贿赂。”乙也不示弱:“你收人家钱就是狗子……”两个人谈着谈着竟脸红脖子粗地吵了起来,弄得不欢而散。老人闲聊,本是交流思想、交流感情、交流信息、充实精神生活的乐事。这两个老人却平添了烦恼和隔阂,实在不值得。分析其原因,恐怕还是闲谈的心态和方法出了毛病。现实中,确有一些人,…  相似文献   

15.
朋友的真伪     
什么样的朋友是真朋友?这应是有N多答案的话题。电视连续剧《手机》给出的判断方法有两个:能借钱给你的朋友或能接受你随时骚扰(敲门)的朋友。《手机》并没有细论“借钱”是怎么一回事,使这一标准变得模糊不清。能借钱给你是指能借多少钱呢?100块钱.还是100万块钱?你到底交的是穷朋友还是富朋友?他能慷慨到多大份儿?而你到底要借多少钱,去办什么事?  相似文献   

16.
宇宏 《新天地》2012,(4):52
一位朋友刚过六旬便撒手人寰了,几位友人得知噩耗,心怀伤感。这位友人大学毕业就努力工作,拼命攒钱,与时间竞走,忘了风花雪月,瞧他工作的劲儿,有如蜜蜂,飞到西,飞到东,钱是赚了,命也没了,值得吗?这种事近些年遇上几回,不免感慨万千。一个友人语重心长地提醒我们——年过半百,"不强求":一不管:孩子上了大学之后,就别再管了,他们需要"单飞",必  相似文献   

17.
他一直坚信男人是要有一部分私房钱的,毕竟用自己那些钱要方便得多。身边也有朋友同学,相互交换过经验,对于私房钱这种心照不宣的事情,俱是首肯,他也就心安理得地每个月交回自己薪水里的三千多元钱,任她打理。  相似文献   

18.
帮爸爸戒酒     
我有一个嗜酒如命的老爸,他每天都离不开 酒。每当奶奶教训他时,他总是说:"你有没有听 过这句名言:'人可以不吃饭,不喝水,但惟独少 不了酒。'"奶奶会气愤地说:"那是你的名言吧! 你这小子太不听话了……" 每到朋友生日或其他聚会就少不了爸爸,而 且他每次都大醉而归,走路摇摇晃晃的,有时还  相似文献   

19.
花瓶破碎     
有几个臭钱的曹智的身边总是蜂飞蝶舞,他也乐得天天在外搂红揽绿,夜不归宿是常有的事。曹智不想回家,一回家妻子秀丽就同他吵。后来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人不想同曹智偷偷地好,她想同曹智光明正大地在一起过日子。曹智向秀丽提出离婚。秀丽不同意。儿子曹迁也不同意。曹迁对曹智说:“你若想同妈离婚,先同我断绝父子关系。”曹智同意了:“你不想要我这个父亲,我还不想要你这个儿子呢。”  相似文献   

20.
笔者有一位在城里某公司当领导的朋友,其家庭生活条件很好。为让老父来城里享福,便把他从农村接到家来住。老父的吃穿用,应有尽有,零花钱也经常百儿八十的给。然而,这老爷子却闲不住。他经常把家人用过的饮料罐,看过的旧报纸,扔掉的包装箱,统统收集起来,卖给收废品的。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到垃圾桶、废品堆去寻“宝”,凡是能换钱的东西一律捡之,成了废品收购站的常客。把卖个块儿八角钱,看成是一大笔财富,乐得不得了。对此,儿子一次次地劝说:“爸,你需要钱就说话,别捡破烂给我们丢人行不行?不知底细的邻人还以为我们不孝敬你呢!”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