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经济法学的核心问题,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是其中分歧较大的问题之一。该文首先界定了确立经济法调整对象范围的标准,然后对争议较大的有关市场主体、市场运行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法律调整问题进行探讨,并对相应的经济法调整范围作出界定。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法学界对经济法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经济法调整对象是个争论得较多的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确实是经济法一个很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有必要作深入的研究。现就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有关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经济法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之一。以经济法学说史的角度考察经济法调整对象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截至目前,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可谓已经具有了丰富、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但是相关学说理论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仍然存在较大争议,未达成共识与统一。文章试图立足于当前有关经济法调整对象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总结出他们的共性与差异,并对经济法调整对象达成共识所应当努力的目标与方向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国法学界对经济法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经济法调整对象是个争论得较多的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确实是经济法一个很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有必要作深入的研究。现就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有关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研究经济法调整对象,得先弄清楚经济法的历史和它的经济基础。马克思说:“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①众所周知,经济法发祥于德国,最初它作为国家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一种行政性质法  相似文献   

5.
<正> 经济法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产生以来,在世界各国仍是一个新的法律部门,在法学领域里是一个新的法律概念。关于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问题。在我国,“经济法”这个概念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现的。什么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法,它的概念怎样确定,它的调整对象是什么,目下在理论上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论证和比较一致的认识。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的问题,是经济法学的基础理论问题,不从理论上论证和确定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就无从建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法,就无从确定经济法是  相似文献   

6.
法学界对经济法的法域归属问题存在颇多争议,主要是经济法的公法属性和社会法属性之争。经济法是一个新兴的法律类别,对经济法的研究方向应作些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有益探索。尝试对经济法进行从单一视角转向跨法域的研究,探讨经济法同时涉足公法与社会法的问题,将能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调整原则及调整方法进行更为合理的解析。  相似文献   

7.
现有主要经济法理论,是从主体维度的"公私二元结构假设方法论"来考察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产生的现代性要求从时间维度的"传统-现代部门法二元结构假设方法论"来界定其调整对象."增量利益关系论"是从时间维度来界定调整对象的.从时间维度来界定调整对象,经济法就可以真正从调整对象上与传统部门法区别开来,进而彰显经济法蕴含的社会整体经济效益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定性分析关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争论,历时十年有余,当我们翻开这个还没有答案的历史宗卷时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所有的经济法教材、专著和绝大多数论文都没有否认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从性质上看是经济关系,亦即反映了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定性分析趋于一致。然而怎样来理解经济关系?它与财产关系、生产关系有否区别?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  相似文献   

9.
自从法学界提出“经济法”这一命题后,论争与质疑就一直存在,这些争论最为根本的分歧集中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上,即经济法是否具备独立的调整对象。笔者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出经济法调整对象具有动态性。经济法作为需要国家干预之法,它是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经济形态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正是这一特征,表明社会经济中许多经济关系必须由经济法来调整。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有没有自己调整的对象,它调整的对象又是什么?这是当前我国法学界一个引人注目而又亟待要求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无论对我国经济法理论的建设,还是对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工作的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规所体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原理,是经济规律与法律科学结合的具体体现。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过程中,确立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对健全经济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必将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不仅要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的本质特征,还要体现我国信守对世贸组织的承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也应随之注入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民法与经济法的经济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市场调节机制发挥作用的法律保障。经济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虽然学术界尚未形成定论,但大都定位在弥补市场缺陷,规范国家干预之上。如果说,成熟的经济学与幼稚的法学的提法过于偏颇,在市场与国家关系领域,经济学的确比法学成熟得多。运用经济学理论,对民法与经济法进行法律的经济分析,不失为科学界定二者调整范围的佳径。  相似文献   

13.
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锡妹 《东方论坛》2003,(4):108-114
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从经济基础上说 ,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期的产物 ,从法律发展的内在要求上看 ,是运用公法手段对私法世界的干预 ,对私法世界进行公法干预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从历史上看 ,经济法从产生到确立最直接的导火索是战争和经济危机。而经济法的全面发展则是以现代市场经济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研究中心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际问题,极有探讨价值。对此问题有财政金融法说、竞争法说、反垄断与计划法说、国家投资经营法说等观点。从经济法的产生、经济法的调节方式、国外经验和我国实情看宏观经济调控法乃我国经济法的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5.
从法的功能和经济法产生的背景中能够看出,经济法的诞生先天地就带着社会利益本位的基因。同时政府经济职能范围不断拓宽,政府作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权力也在扩张,对经济法功能的定位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个特殊的视角决定了经济法平衡协调、培育市场经济、规制经济权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从经济法主体制度入手,以公法与私法区别的角度批驳了国家必然作为经济法主体的观点,进一步论证了经济法的本质。经济法不应单纯地属于公法,而是由传统公法与传统私法发展而成的一种新型公法与新型私法的融合体。经济法可以分为宏观经济法与微观经济法,在前者中,国家当然地作为经济法主体;而在后者中,国家不必然作为经济法律关系一方主体。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论述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法律和政策依据;法治国家,是指依靠法治理或管理国家;依法治国应该正确认识什么是法;要正确认识什么是法,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概念和特征;实行依法治国应该正确认识经济法的概念、地位和体系,充分发挥经济法的重大作用;实行依法治国需要制定《经济法纲要》。  相似文献   

18.
存在于人体之内的物 (劳动力 )是一种特殊的物权客体。如果民法所保护的存在于人体之外的物 (有体物与自然力 )的权利可以称为民法之外物权 ,那末 ,人对其存在于人体之内的物 (劳动力 )的权利 ,就可称为经济法之内物权。创设经济法之内物权 ,是法律对人权的深入关怀 ,符合社会化生产发展的要求。经济法之内物权是经济法所需确认和保护的最基本的权利 ,它既可应用于微观经济法 ,也可应用于宏观经济法 ,这有利于开发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 ,有利于全面保护人们劳动创造财富的合法权益 ,有利于促进中国变穷为富。  相似文献   

19.
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主体因实施了违反经济法规定的行为而应承担的经济法规范规定的不利后果。这种责任是部门法意义上的责任,它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是并列关系。经济法立法中出现对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规定,并不表示立法承认经济法责任包含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而是现代立法对社会关系进行多部门综合调整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学界一般认为经济法源于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或干预.这一认识值得商榷.通过对西方有关国家经济发展史的考察,可以发现事实上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均采用了各种积极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由此可以认为经济法源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干预经济构成了经济法的一大源头.而在20世纪晚期第三部门兴起、"第三之手"作用于经济领域的过程中又产生了经济法的另一源头.二者均反映了法的社会化趋势.本文亦对我国经济法发展、特别是其中的第三部门问题做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