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后,随着大批内地人口涌入广东沿海,以前相对落后的广东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这一现象再次证明,某一地区经济的超常发展一般都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明清湖北便处在人口急剧变动时期,从而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张建民教授的《湖北通史·明清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便向我们展示了明清时期湖北历史以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为主线的壮丽画卷。 一口气读完《湖北通史·明清卷》(从朱元璋开国迄于鸦片战争),觉得是一部颇有特色的湖北地方史研究专著。 首先,作者紧扣明清湖北历史的发展主脉进行叙…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2006,(2)
1.张立文主编、陆玉林著:《中国学术通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定价:75.00元。2.张立文主编、周桂钿、李祥俊著:《中国学术通史(秦汉卷)》,人民出版社。定价:60.00元。3.张立文主编、向世陵著:《中国学术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定价:99.00元。4.张立文主编、张怀承著:《中国学术通史(隋唐卷)》,人民出版社。定价:54.00元。5.张立文主编、张立文、祁润兴著:《中国学术通史(宋元明卷)》,人民出版社。定价:113.00元。6.张立文主编、陈其泰、李廷勇著:《中国学术通史(清代卷)》,人民出版社。定价:84.00元。7.蒋国保、余秉颐著:《方…  相似文献   

3.
范国强 《理论界》2014,(12):131-135
白寿彝先生是我国当代史学名家。其所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与多卷本《中国通史》,结构严谨、语意通俗、流传量广,是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家史书编撰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大众化成就的显著代表,亦是为了满足国内外读者要求,充分继承通史家风,尤其是民国以来顾颉刚诸先生的通史编撰遗产而取得的集体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4.
做为中国现代的东北地方史学,发起于十九世纪后期,形成于二十世纪的三十和四十年代,是从傅斯年《东北史纲》、金毓黻《东北通史》开始的,而以《东北通史》对后来的影响为大。东北地方史形成的初期,是以古民族、古地理做为研究的基础,在方法上受王国维的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的影响,并兼采国外之说,分期分章叙述。它的意义在于使中国方史学从封建史学中摆脱出来,建立现代的地方新史学。此间,马克思主义史学,对方史学的研究几无涉猎。到解放后的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对东北地方史研究大有新兴之势,匡亚明…  相似文献   

5.
作者简介     
余子侠,1953年生,湖北额春人。28岁以降,先后在中南财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获哲学学士及史学硕士、博士学位,教授过政治经济学、中国近现代史、中国教育通史等课程。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近年来以本名及简阳快、渔歌等笔名发表过学术论文30余篇,稍有份量者有《浅析私学与中华文化的传衍》、《综析湖北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前驱地位》、《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及其历史意义》等。不惑之年以前乐为他人作嫁衣多年,参握过《陶行知教育学说》、《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等学术著作多部;不惑之年后开始从事个人专著的研究和摆作,…  相似文献   

6.
改造“无人身”的史学阎世兰读《左传》、《史记》这样的史书,人们可以读得津津有味,不忍释卷。然而,要读现在人写的大部头的《通史》、《史稿》、《史纲》之类,感觉就大不一样,读上几段、若干章节,就教你兴味索然,耐着性子读下去,准会昏昏欲睡。我甚至觉得读这类...  相似文献   

7.
通过十余位史学专家数年的努力,300余万字、8卷本的《湖北通史》终于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对湖北乃至全国史学界,都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湖北历史值得深入研究和浓墨重彩地书写,理由大致有如下数端:其一,湖北也是中国大陆上最早有人类远祖活动的地方,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80—70万年左右的“郧县猿人”,大体上与陕西蓝田猿人的时代相同;距今60—40万年左右的“郧西猿人”与北京猿人的时代大致相同。距今约19万年左右,长阳一带已有早期智人生存;距今5—1万年和距今1.3万多年以前,江陵鸡公山和房县…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国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断代,国内外史学家对这个断代都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出版了许多论著。最近,李良玉所著《新编中国通史》民国卷,是一部民国史的上乘之作。《新编中国通史》是国家教委组织撰写的高等院校文科历史教材,全书分四册,第四册为民国卷,以下简称“通史民国卷”。它以新的通史体例,新的组织结构,新的史学视角与方法,客观公允地再现了民国史的复杂画卷,为我们认识和理解这一断代及其寓示的历史经验,提供了科学借鉴。(通史民国卷》的一大优点是建立了一个民国史的新的科学体系。作者运用了社会学和政治学方法,不…  相似文献   

9.
继上海出版了15卷本的《上海通史》、西藏出版了10卷本的《西藏通史》、山东出版了8卷本的《山东通史》、河南出版了4卷本的《河南通史》等多个省市纷纷推出自己的通史著作之际,安徽经过8年的努力,在近日也宣告本省的8卷  相似文献   

10.
佳甫 《学术界》2003,(3):271-274
本世纪近 3年 ,黄山书社两批推出由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博导吴怀祺教授主编的1 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大书 ,读后获益匪浅。它的出版是学术界一件值得推崇、讨论的大喜事。首先 ,《中国史学思想通史》是一部开拓性学术大书  源远流长的中国史学汇成世界史学中最广袤浩瀚的史海 ,而历代中国史学思想始终是中国史学的灵魂 ,是一门底蕴最富厚最精萃的中国史学分支学科。由于它难度大 ,涉及面广 ,问题错综复杂 ,千百年来 ,中国一直没有学者对它进行过系统地研究和认真地总结 ,更谈不上建立这一分支学科 ,也谈不上出版一套完整的史学思想通…  相似文献   

11.
张雪琴 《晋阳学刊》2002,(3):107-108
由刘泽民等主编、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组织编撰的多卷本《山西通史》,于2001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我作为这部大部头著作的责任编辑之一,感到由衷的欣慰,同时又有不少感受。贯通山西古今的第一部多卷本《通史》。在此之前,有关记述与研究山西历史的著作不少,但都是零碎的、分散的,或者是单篇论著,或者是对某个方面的专题研究,即或有篇幅较大者,充其量只能算作是断代史或不完全的通史简编。这些著述都有各自的可贵之处。但是,在全局上、总体上对山西历史翔实记述和深入研究,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完成的,当属这部多卷本…  相似文献   

12.
杨鹏  罗福惠 《兰州学刊》2010,(8):218-221
由日本东洋史学者那珂通世用汉文编写的《支那通史》(四卷五册本)被誉为"世界第一部近代性质的中国通史",一度在清末史学界、教育界影响很大。文章试图通过全面梳理这部通史性著作的作者、内容特色及其在清末的流传与影响的具体情况,使今人进一步理解素被忽视的近代中日两国史学交流的实态。  相似文献   

13.
爱国志士连横发愤著《台湾通史》,讴歌先民开拓台湾,传承台湾历史与台湾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于不坠,以笔为剑,反抗日本的殖民统治,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国学大师张继、章太炎、徐炳昶等人阅读《台湾通史》,对连横的史才、史学、史识颇为推崇,撰写文字,大力揄扬《台湾通史》.经过连震东的多方奔走,商务版《台湾通史》面世,使这部史学名著为中国大陆学术界所知晓.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上半叶,如何认识和书写中国传统史学成为中国现代史学史的重要学术课题。在三、四十年代,钱穆对中国传统史学作了多角度的研究,从先秦典籍的类别《诗》、《书》、《春秋》和"礼"探讨中国史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认为中国史学具有自由、人本和理性的精神;传统史学多样化的体裁扩大了历史记载的范围和内容,通史体裁的创立和完善则确立了中国史学发展的道路,也为中国现代新史学变革指明了路向。钱穆对传统史学的内涵、特质和价值深入发掘,与反传统史家的主张相对立,是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新认识和新书写,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湖南通史》,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伍新福、刘泱泱、宋斐夫等编撰,湖南出版社于1994年12月出版。内容上起旧石器时代湖南人类最初遗迹,下迄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分古代、近代、现代三卷,共约180余万字。全书按照通史体例,史论结合,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及民族、宗教等多方面,系统、全面地阐述和再现了湖南地方发展史。这是湖南省第一部从古到今的通史,是我省史学工作者近年来所取得的重大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史学研究的一项空白。由于湖南在历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特别是近代以来,…  相似文献   

16.
刘向《列女传》的史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刘向编撰的《列女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妇女专史和通史,又是最早使传体脱离经、纪而独立成书的史学著作。它借鉴《史记》的体裁结构,继承发展了以往解经、释纪之传的某些合理因素,吸取精华,有所创新,完成了单行传体的变革,在史学上引起了专写人物传记风气的盛行,并促使后世妇女传记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17.
论汉代史学之新传统刘斯翰汉代史学可说是开了一个新时代。汉代的两部史学巨著《史记》和《汉书》,在中国史学史上是空前的创造,而它们出现在汉代又并不是偶然的。周朝未闻有专史,(刘节在论考了《史记》所采用的先秦史籍情况之后,质疑说:“据我看来,西周之时就没有...  相似文献   

18.
史学有新旧之分,新与旧系相对而言,随着时代的变迁,史学也不断地在继承旧史学遗产的基础上予以更新。新史学不自今日始:唐代刘知几的《史通》是唐代史学的改革;又如清代的章学诚著《文史通义》,也是一部新史学;梁启超写过一部《新史学》,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史学理论体系;特别是李大钊写《史学要论》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端。当前,我们有必要对于旧史学作批判地继承,并加以改革。改革的方面颇多,其中运用辩证逻辑思维方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司马光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而且是蜚声中外的史学家、编辑家。他所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这部博大精深的史学巨著,正文二百九十四卷,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总计三百五十四卷;记述了自周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到周显德六年(959)止,长达1362年的中国历史。司马  相似文献   

20.
张富祥 《文史哲》2013,(1):22-38,165
华夏民族文化共同体滥觞于史前,历经夏、商、西周几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至春秋战国之际已充分具备后来所习称的汉民族持续发展的各种内在要素和机制。与此相适应的是,以部族史观为基础的华夏史观亦逐渐整合而上升为先秦历史学术的主导意识。"华夏"概念源起于"虞夏",为先秦学者追述和重构华夏史的变称;《尚书》是华夏史观成熟的标志,其核心价值集中指向政治上、文化上的"大一统"观念和华夷两分的"天下观",为中国上古思想史的支柱。略具雏型的通史著作《世本》和《竹书纪年》,综合反映出华夏史观的展开与早期华夏史学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