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讲到八路军的作战方针时明确指出:“八路军的方针是:‘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这是对抗战时期八路军作战方针的概括而确定的表述。笔者认为,毛泽东对抗战时期八路军作战方针的表述,是有一个前后不尽相同的变化过程的;八路军的这一作战方针,是经历了一个从开始提出到最后确定、最终形成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对于八路军在抗战初期的作战形式究竟怎样看待,这不仅是一个尊重历史实际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关于确定党的军事战略转变实现的问题。为便于论述起见,这里有必要将党的由国内正规战争到抗日游击战争战略转变的历史发展过程首先作一简单说明。有的同志撰文认为,党的军事战略转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八路军出师到太原失陷”。“第二个阶段:从太原失陷后到晋东南粉碎日寇九路围攻。”“第三个阶段:晋东南粉碎日寇九路围攻之后到三八年六月。”只是到这时,  相似文献   

3.
八路军一部南下配合新四军开辟苏北,是贯彻执行党中央“发展华中”方针的一个重要战略措施。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在领导和指挥八路军一部东进南下的活动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派八路军一部南下是发展华中的一个战略措施。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会议决定设立中原局,  相似文献   

4.
在英雄的锦州城西北角,有一条士英路,它是以人民英雄梁士英的名字命名的。锦州市人民牢记这位为人民解放而献身的英雄。梁士英同志是吉林省榆树县人,一九二一年生,出身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祖祖辈辈种田,受尽了地主的剥削和压迫,直到日寇投降后,来了共产党。他才得到了自由,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他见到八路军帮助群众又扫院子又挑水,同别的军队不一样,便到部队寻问:“你们八路军都做什么?”战士说:“我们是打蒋介石,反恶霸斗  相似文献   

5.
苦·患·患苦     
“苦”“患”是古今常用的两个多义词。“苦”本是一种植物的名称,《说文》:“苦,大苦,苓也。”(据段注本。)其味极苦,故引申为“痛苦”等义。“患”,《说文》:“忧也。”本义是“忧虑”,引申为“祸患”等义。而“痛苦”、“祸患”等都是人们所厌恶的事,因而在词义引申的过程中,“苦”“患”在古代曾以同义词的面貌出现,不仅可以互训,《广韵》:“苦,患也。”又:“患,苦也。”而且都具有“厌恨、憎恶”这一古义。它们的这一古义古代常用,今已消亡,今人往往失察,以致造成:一般辞书如新《辞海》、《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都漏列了这一义项,新《辞源》“患”下有这一义项,“苦”下亦漏列;今人注释古书,为其常用义所拘,或者不予作注,或者注而有误。现就注释失误的各举一例。  相似文献   

6.
观点·声音     
秋风:限制“低素质人口”入京不合理北京“十一五”规划近来收到市民近万条意见。几乎占总人口1/3的流动人口,似乎成了人们心中的“结”,有呼声要求减少低素质人员进京。对此评论家秋风在一篇时评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首先他对“高素质人员”的标准提出了质疑:似乎只有能给城市带来经济增长的高学历的人才是高素质人才。而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慈善家在政府眼中都不能算“高学历”。其实这是一  相似文献   

7.
八路军改编初115师政治委员是谁? 一说,解放军军事学院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简编》认为是聂荣臻; 又一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史教研室编《中国现代史》认为是罗荣桓。笔者查阅有关史料是: 1.毛泽东1937年曾说,红军改编初,“因受国民党干涉”,取消了“政治委员制度”,“政治部  相似文献   

8.
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早在《大清一统志·柳州府》载:“侗,在怀远(今广西三江)县,与狑杂,不喜杀,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为混沌舞”。过去侗族是善舞又善乐,如今,侗家人人爱唱歌,年老的教歌,年轻的唱歌,年幼的学歌,这是侗族的传统习惯,也是侗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文艺形式。侗家有句成语:“饭养人体,歌养人心。”说明侗歌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是生活的亲密伴侣。  相似文献   

9.
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旧址,座落在乌鲁木齐南梁胜利路二巷一号(见封底照片)。花岗石门牌上镌刻着三行镏金大字:“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董必武书一九七四年六月”。院内白杨挺拔,花草繁茂。来此令人肃然起敬。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于一九三七年设立,一九三八年初迁入这座中俄混合式土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它原是新疆塔城专员赵德寿一九三三年建成的私人住宅。赵不久被盛世才逮捕入狱,没收住宅。以后拨给我党使用,作为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驻地。  相似文献   

10.
法的概念问题是全部法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探讨法的概念应力避单一式、封闭式的研究方法。最近有两位苏联学者这样写道:“法的概念不是一个停滞不动而是发展着的概念,它既反映出历史传统,又反映出当前的社会情势。对待确定法的概念的不同态度,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从法的不同侧面而进行观察,要有机地综合法的固有的特征”。①这段话我认为可供我们在研究法的概念时作为参考。本文试图从哲学认识论角度探讨法律特别是社会主义法律与客观规律的关系,从而认识到“社会主义法律是对客观规律的自觉的特殊的反映”这样一个命题。问题是这样引起的:上海《法学》创刊号上曾发表了《关于社会主义法律与客观规律性》的文章,文章认为“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反映”,因此“社会主义法制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②针对这一观点,有同志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把法律,特别是社会主义法律,简单地说成是客观规律的反映”,“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它抹煞了法律的阶级性,是不恰当的,”因为“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是人们意志的产物,是人为的。也就是说,它是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相似文献   

11.
王继堂 《山西老年》2012,(12):20-21
王海成,1929年出生于山西省襄垣县西营镇兴民村。抗日战争时期,当地曾是八路军的经贸中心、流通关卡和后勤基地,曾享有八路军“运筹王家峪,饮马西营河”之美誉。兴民村较早就来了八路军,王海成十四五岁就参加了抗日,配合八路军站岗、放哨、反扫荡、打炮楼、破铁路,兴民村在整个日寇侵华期间,从未被日伪“维持”过。  相似文献   

12.
市场问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赵紫阳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的理论与实践,就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充分把握这个“内在统一”的观点与“连动式”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性质分析1、一般命题是,市场机制是“是看不见的手”,计划管理是“看得见的手”,那么,我们所需要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也是一种“看不见的手”吗?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相应的,经济体制目标模式就有不同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凡是从事科研活动的人,都会遇到下述问题,即:知疑、探索、创新。如果把“知疑”看成是“认识领域”的,那么“探索”,就可以说是“实践、行动领域”的。而创新是知疑和探索的目标和归宿,为学术发展作出建树。我国早就有“学贵知疑”的治学主张,明代白沙先生陈献章还做过阐释:“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小疑获小进,大疑得大知。古人所以重视发现问题的“疑”,是把“疑”看作“知”的先导。我们从著名科学家的传记中发现,好奇心和发疑好问精神,是他们一个普遍个性。李时珍从小就有个脾气,看到了什么都要问,问也是究根问底的。就是这位伟大的医(?)学家,在《本  相似文献   

14.
说·家·规     
家规,顾名思义,即治家的规矩。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没有家规的家庭是难以治好家的。古人有训:“正人必先正己,治国必先治家。”可见治家的必要和重要。治家,务必从严。最近重读周总理的“家规”,顿生无限感慨。周总理生前的家规有10条,其中一些家规恰似我们当今一些人,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一面镜子:“(来访家属)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有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来访家属)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家属)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车子”,“凡个人生活能自己做的事,不要别人来办”;(家属)…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这胜利是世界人民都值得永远铭记在心的胜利。最近,电视上播出了许多关于抗战的影片,其中,我最喜爱看的是《八路军》。在八路军的队伍中有一个小组,他们5个人每个人身上都戴着一个用红线穿着的珠子。他们发誓:“参军后在战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级开发区常州新区内,有一处令新区人特别自豪和骄傲的地方——常州新区国英小学。新区人都喜欢把她称作“培育英才的苗圃”。他们说:“这里是我们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一个字的社论 1968年4月,美国《明星晚报》上发表一篇题为“约翰逊认输”的社论,全篇只有一个字“妙”。它把该报及其所代表的阶层之态度鲜明表达出来,颇耐人寻味。 两个字的挽联 1931年,有人为“九·一八”遇难烈士写下了这样一副挽联:上联是“死”,下联是倒写的“生”。上下联只有两个字,寓意是,宁肯站着死,不愿倒着生,颂扬宁死不屈的高尚情操和英勇气概。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美国的正式国名叫美利坚合众国,其英文为:The UnitedStates Of America英文缩写为U.S.A,除此之外,“America”一词通常有两个含义:即“美国”和“美洲”。那么,英语中的“America”一词来自何方?America一字原指“美洲大陆”,早期称美洲为“阿美利加洲”,即包括现在的北美洲和拉丁美洲或南北美洲。“America”取自意大利航海家阿美利哥·维斯普西(Amerigo Vespucci,拉丁文则是Americus Vespucins)之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的伦理维度和道德基础问题 ,是目前中国伦理学界和经济学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派和元伦理学派虽然从个人利益最大化追求的假定中推导不出“守道德是理性的” ,但他们却否定不了维特根斯坦所认为的那“不可言说”的伦理之存在。牟宗三说 :“穷知见德” ,说明了那不可言说的道德深而可见。道德是既内在于人的“行” (包括“言”)之中、又显现于人的“行”之外的人的此在品格 ,因而是人“行”中的实存 ,“言”中的含蕴。从语言哲学来看道德哲学 ,就会发现 ,人的语言 (如许诺 )有约束力 ,就在于在最深的层面上 ,人作为人有遵从 (康德哲学的 )实践理性和语言许诺的定言命令———因而语言哲学和道德哲学实际上是一根滕上的两只瓜。人遵从实践理性和语言许诺的定言命令 ,即为内在于市场“外在规则” (如法律、产权和契约等等 )之中的“内在规则”。这“内在规则” ,就构成了市场经济的伦理维度和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20.
《易传·系辞下》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周易》是一部“象”书,“易象”是其核心。“易象”的特点是通过描绘具体事物,构成种种形象逼真的“象”,以比喻、象征一定的道理,其具体方法有“实象”和“假象”之分,这与文学艺术的通过创造一定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思维和认识方式颇有一致之处。《易传》认识到了“易象”的这一特点,它发展了春秋以来的“卦象”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取象”说和“言”“意”关系说,对“易象”的特点作了较深入的描述。《周易》虽然不是一部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