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论云南县域经济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鼓励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作为全面繁荣农村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市场竞争力的基本手段,也是建设现代农业、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全面分析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研究提出了做大做强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云南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五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子系统,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支撑点。受体制变迁、制度约束、政府的非理性行为和银行商业化等因素的作用,县域经济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金短缺。文章通过对县域经济融资现状和产生机理的研究,提出了解决县域融资难问题、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
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展西部县域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小康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西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重点应推进工业化,形成产业集群;建立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大扶持力度,发展民营经济;创建良好环境,构建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基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基础设备建设滞后、人才和技术短缺等问题。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把发展县域工业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很重要一个方面是要优化县域经济结构,增强县域经济的活力。避免产生趋同,实现产业升级,选好主导产业,配套好辅助产业和基础结构,是优化县域产业结构的总思路。因地制宜,培育一些具有相对优势、在一定区域内具有名牌效应的产品,是优化县域产品结构的可行方案。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在农业这个第一产业的升级、二三产业化的进程中来优化就业结构。加快县域内的国企改革步伐,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是优化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所应当着力搞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8—2019年滇桂黔县级面板数据,采用PSM-DID识别了精准扶贫方略对县域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显著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并且其对县域全要素生产率、纯效率、规模效率改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精准扶贫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纯效率、规模效率等渠道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且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因子对县域经济增长均表现为部分中介效应;精准扶贫对人均GDP具有持续性影响,但其促进效果在不同类型县域存在异质性,表现为对民族县、山区县、非革命老区县影响更为显著;经验表明,在5年衔接过渡期内仍需从产业发展、教育投入及资源优化配置、治理水平提升等方面着手,全面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好“扶上马送一程”工作。  相似文献   

7.
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快县域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从根本上消除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和实践探索充分证明,立足资源禀赋和突出比较优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推动思想解放和重视制度创新是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围绕特色产业和培育产业集群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协调城乡关系和促进区域发展一体化是县域经济崛起的重要途径,激活要素活力和促进市场化水平提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保障。这些可供借鉴和值得进一步推广的宝贵经验启示我们,欠发达地区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必须立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围绕县域比较优势培育特色经济优势,通过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战略促进县域经济与区域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协同融合;同时,在制度创新基础上遵循县域经济发展规律,推动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以新动能助力县域经济全方位融入对外开放新格局,这对于县域经济实现全面崛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既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又具有地域特点的特色型、开放型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环节和关键环节,又是其薄弱环节,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其发展现在又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壮大民营经济,培育特色经济,加快城镇建设,优化经济环境,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在县域经济不断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特色的发展过程和路径。借鉴并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对于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战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效率、帮助县域经济发展走出困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三大产业主导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视角入手,以辽宁省部分县域为例,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构建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帮助各个县域在发展过程中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从而达到促进县域经济顺利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县城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有聚集功能、辐射功能和提升功能,是联结城市与农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县域经济的火车头。中小企业发展不足、城市化滞后是县城对县域经济带动作用发挥不大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城市建设中只要避免走入误区,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能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河北省平泉县为例,探讨了我国县城农业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寻求农业产业化的外部规模经济是我国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最后分析了寻求外部规模经济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已成为吉林省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推进的重要方向。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推进县域城镇化步伐,实现"县域突破",破解"三农"问题,把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在县域范畴内快速推进,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着眼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农村各项事业,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自己家族的德字辈、学字辈、仕字辈三代人的实地调查,不仅能展现三代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变化,而且又能充分展现中国农村发展的巨大变化。笔者首先对三代人的生产和生活作了详细的调查,其中调查内容包括:三代人文化及年龄;家庭生活用品;从事工作及收入;农业发展情况以及三代人居住条件的变化。其次对其发展动因作了初步的探讨,分别从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扶持;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口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等方面加以分析。最后对中国农村发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交经济增长方式,解决我国农业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人口增长和资源消费增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迅猛发展的乡镇企业使农村生态系统破坏日益严重,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具有发展绿色农业的资源和生态优势,在政府推动和市场效应的双重作用下,农产品绿色营销观念开始为企业及农民所重视。在实践中黑龙江省农产品绿色营销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面对问题,必须采取正确的农产品绿色营销对策,促进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和绿色农产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群众为适应当前农村、农业发展新形势需要,而自发组成的农村新型经济组织。以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武汉市为例,考察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的社会基础、性质、及其组织形式,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形势下的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是承接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有效载体。旨在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让合作社成为现代都市农业和农村地区重要的产业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8.
镇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加快镇村发展是形式所趋、发展所需、民心所向。但当下部分地区出现了镇村发展思路上抱残守缺,工作方法上墨守成规,镇村工业质效低,引领支撑能力差,农户创业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唯有以创新为引领,坚持拓展思路,才能提升镇村工业质效,激发农户创业热情,推动镇村发展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宿州模式为例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信托制度.宿州土地信托模式弥补了现有土地流转方式的不足,有效的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我国城镇化进程.但在实践中,土地信托作为新兴事物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在分析宿州土地信托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只有加强土地信托的法制建设,引入市场机制,减少政府行政参与,建立信托监察人制度,增加指定受益人环节,才能保证我国农村土地信托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政府在世纪之交作出的一项战略举措,举世瞩目。产业结构调整被确定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之一。本文重点介绍了西部地区农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农业的发展着重进行了论述,试图以此找到新世纪农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