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前 ,跨文化语言交际在外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非语言文化交际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本文结合自己教学的亲身体验从跨文化交际学理论阐述了非语言交际的交际策略和手段 ,探讨了非语言文化交际在外语教学中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张岳健 《云梦学刊》2001,22(3):109-110
交际,尤其是跨文化交际,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文化有很大关系.探讨非语言交际的基本知识以及非语言交际与文化的关系,有利于跨文化交际与沟通,亦有助于第二语言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文化习得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华留学生由于文化差异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及跨文化适应问题,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化解文化冲突,顺利度过跨文化适应阶段的重要方式。文化习得是提高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培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舒 《南方论刊》2009,(3):53-56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人们之所以特别重视这一现象的研究,是因为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使得各国人民得以频繁地交往。实际上,我们经常在从事跨文化交际。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两种形式。据研究结果表明,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30%通过语言交际,70%通过非语言进行交际的。而非语言交际则主要通过体态语言进行的交际形式。论文中的非语言交际则以校园非语言交际及其文化差异为例。作为一名英文教师,通过校园非语言交际及其文化差异的了解,我们可以学会运用非语言交际行为去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跨文化交际的普及和深入,有益于所有人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文化交际的能力,使我们能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有效地工作。  相似文献   

5.
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对非语言交际的种类及其功能的分析,探讨研究非语言因素在交际和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是非常重要的,甚至会阻碍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掌握必要的非语言交际信息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倪海燕 《云梦学刊》2001,22(2):99-101
现代口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向学生输入各种语言和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信息,并指导学生运用于口语实践,使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能避免文化冲突,达到有效交际.  相似文献   

7.
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且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非语言交际的行为是各不相同的,因此造成许多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成败的关键在于正确对待文化差异,不断提高在不同文化下非语言交际行为的理解,从而达到相互尊敬、平等交往。  相似文献   

8.
人类交际有两种形式: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这两种形式相辅相成,构成人类交际不可分割的整体。肢体语言是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一部分,在不同的文化中,肢体语言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进行有效的交际,要想避免误解和文化冲突,就必须了解其他文化的肢体语言,了解人在空间支配、目光注视、手势与面部表情等方面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语言交流、非语言手段的运用,以及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处理等几方面论述了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信息输入的重要性问题。作者列举了大量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现象,旨在进一步说明,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从异域文化的角度去体会和认识对方的情感,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来感受其文化。这样,来自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干扰就可以预防和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顺畅进行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非语言交际的定义、种类、作用 ,阐述了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 ,供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加以借鉴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冲突及克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非语言交际与文化的关系入手 ,着重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模  式 ,力图揭示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冲突的根源 ,并提出克服策略。作者还以中国和英语国家的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为例 ,对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冲突的表现及根源进行了细致的探讨与说明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也大量存在。它涉及一些不同文化的非言语准则以及针对这些准则所使用的交际策略。因此,重视文化差异产生的影响,认识文化因素的导入对成功地进行交际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从语言符号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媒介和文化传递的载体入手,着重阐述语言符号在跨文化交际中受文化认知和语用推理原则的影响,从而影响交际的效率。这是因为人们的文化认知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并在理解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值所致。此外也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Grice的合作原则与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和体现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交际分为语言和非语言两种形式。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日益受到语言学者的重视。在语言能力培养过程中引入这一概念能够不断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正确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之间人与人的交流,可以全面提高语言交流能力效率与质量,消除文化交流时的误解与冲突。  相似文献   

15.
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在新的时期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文章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说明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提出了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及导入的方法。并通过教学实践提出英语教学与文化因素的有机统一的方法,从而通过文化导入,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跨文化交际中,因交际双方文化传统、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等的差异而导致的语用失误现象经常发生,严重影响了交际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除了掌握基本的语言规则外,还要强化文化学习,增强文化敏感性,提升自己的语用能力,以此来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正确理解对方的有声语言并不一定意味着跨文化交际的成功。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包括身势语、体触语面部表情等等。而同一种非言语行为如身势语 ,体触语 ,在不同的国家可能有不同的涵义。因此本文旨在介绍几种跨文化交际中使用比较频繁的非言语行为 ,比较不同国家的异同 ,促进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张丹 《阴山学刊》2021,(2):107-112
跨文化交际同ISEC项目的外语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外语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实现。然而在ISEC项目日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师角色传统与教学定位模糊、学生认识偏差与学习方法单一、教学资源匮乏与文化体验缺失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为提高ISEC项目日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ISEC项目日语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要从把握日语语言行为的文化特性、重视非语言交际行为、构筑对异文化的认同感、构建适宜日语习得的体验式活动四个方面养成跨文化交际思维。  相似文献   

19.
从交际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两个方面来分析产生交往障碍、文化冲突现象即"文化休克"的原因除了语言和文化因素外,还有交际参与者的"交际适应度".提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文化休克"产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袁颖 《理论界》2004,(6):343-34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交际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交际要得以成功,就要正确运用语言。为了帮助人们提高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本文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跨文化交际中从语言能力到交际能力飞跃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