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正趋于边缘化,由于不重视文学,人们的情感也在走向沙漠化”。3月24日晚,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茅盾文学奖副主任陈建功先生作客成电讲坛,畅论文学与人生。陈建功年轻时经历了矿工的艰苦生活,遭受政治的压迫,但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与理想,正是因为文学。在文革期间,“一方面要被这个社会挤压,一方面还要歌颂挤压我的这个社会”。在陈建功看来,文学可以激励人前进,也可以熏陶自己的人格。在政治的高压下,在人们都精神很委靡,情感很粗糙的年代,一本《红字》维持了陈建功先…  相似文献   

2.
搓麻者说     
《大家小品》是曾经的一个很受欢迎的栏目,很多名家大家以小品文的形式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受。毕淑敏、陈建功、赵大年、袁一强等等耳熟能详的名字和一篇篇有趣短小的文章和读者一起共度了那段欢乐的岁月。10年回眸,虽然因为各种原因,我们不能联系到所有的作者重新和读者相会,但是通过这一小小栏目的回顾我们重温了那旧日好时光,更让我们感叹着时光荏苒的变迁,而唯一没有改变的是对明天的期待、是对这些作家的喜爱……  相似文献   

3.
阿姆斯特丹,对于我这样的北京人来说,感觉很亲切。不仅仅因为那穿行无阻的自行车车流,更多的是它的宽容。自行车 这是我第一次到阿姆斯特丹,却并不觉得陌生--因为那穿梭在大街小巷的自行车让我想起了北京。 我在一个夏日的午后走进阿姆斯特丹。首先看到的是它的郊区。和许多欧洲  相似文献   

4.
金色的草垛     
现在,已经很少再见到那金色的草垛了。那小山一样高高耸立的草垛,它也许只能留在一些人的记忆当中。多么令人难忘啊!那一年,我13岁,就开始打草了。打草是一种很累的体力活儿,有时连成年人也吃不消。还是孩子的我就开始打草,这叫村里的很多人都吃惊。而且,一个秋天我能打很高很高一垛。因为打草,每年秋天,我的手都要叫钐镰把磨出一个个血泡,肩膀叫筐梁勒出一层层趼子,双腿叫蒿草茬子剐出一道道口子……可以说,打草是我人生经历的第一课。那时,我打草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卖钱买本、买书、交学费,因为家里困难,没有钱供我上学。一斤干草,冬天能卖…  相似文献   

5.
我是来自农村的孩子,记得小时候曾有人问过我:“你长大了想干什么?”我说:“当一名白衣天使,可以救活好多人,这是一件很高尚的事。”因为年纪小,所以这是随口说的话。到了大约8岁的时候,我对儿童动画片着了迷,几乎每天必看。那时我幻想:如果有一天,我能自己来做这些动画片,在电视上放映,那该有多好啊!  相似文献   

6.
《可乐》2011,(6)
不管做什么女人,都是自己最重要。与其花那么多时间来关注一个男人,还不如关注自己,过好自己的每一天。与婚外情狭路相逢那是个天气晴朗的秋日,一个很久未见的同学从国外回来,约了在红茶坊见面。我就在那里与他的婚外情狭路相逢了。强烈的自尊心和羞辱感挡着没让我冲过去。我到家时,张浩还没回来。因为周末,女儿被送到了奶奶家,房间冷冷清清的,空气中微微散发着张浩的香水气味,一切都熟悉无比,却让我感到  相似文献   

7.
《雷雨》的作者、剧作家曹禺曾说:“我常纳闷何以我每次写戏总把主要人物漏掉。《雷雨》里原有第九个角色,而且是最重要的我没有写进去,那就是称为《雷雨》里的一名好汉。我几乎总不能明显地添上这个人,于是导演们也仿佛忘掉他。我看几次《雷雨》的演出,我总觉得台上很寂寞的,只有几个人能跳进跳出,中间缺了一点生命,我想大概因为那叫做《雷雨》的好汉没有出场,演出的人们无心中也把他漏掉。”这话明白而含蓄,严格而谦逊。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8.
神秘的单子     
如果不是看到写在纸页上方的红色大字——“别忘了”,我是不会捡起那张纸的。因为,那张纸已经被很多人踩过了,上面印满了肮脏的脚印,而且,它躺在过道上,我必须将身子斜伸出课桌才能碰到它。不过我很好奇,这张纸提示别人别忘了什么事呢?  相似文献   

9.
吴钟华 《社区》2003,(17):53-53
最能代表一个国家的莫过于这个国家的国语、国旗、国歌。我在驻基里巴斯使馆工作时,因为使馆仅我一个人,没人跟我说中国话,我对祖国要说的千言万语只能藏在心里。我自己每天升国旗,对祖国的思念之情,都用双眼向冉冉而升的国旗表达。最让我难忘的是庄严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为我独奏时的情景。那一刻,我对祖国的激情真是难以用言语表达。1990年初,由于当时特殊的原因,我一个人从驻斐济使馆到基里巴斯共和国建立大使馆。那是真正的建馆,因为对内对外一切都从零开始,而这一切又都由我一人去做,其工作量之大,头绪之多,是常人难以想像的。我经…  相似文献   

10.
刚刚参加工作,我不免有些紧张,最怕看那一张张面无表情的脸。这时,有一位30岁左右的女同事很快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她是这里第一个向我微笑的人。看到她那张清秀的挂着微笑的脸,这一天我的心情就格外的  相似文献   

11.
《箭与歌》欣赏王湘云箭与歌我往长空射支箭,它落于何处,我却没看见;因为,箭行如飞,我的目力怎能赶得上这如飞的箭。我对长空哼支歌,它飘向何处,我却无法揣测,因为,谁的目光如此敏锐能跟踪这飘扬的歌?许久许久之后,在一棵橡树上我发现了那支箭,仍未折断;还有...  相似文献   

12.
谒从文墓     
[赏评] 在这篇短文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墨,表达了对沈从文先生作品中至清、至醇氛围的向往以及幻想破灭带来的深深遗憾,对沈先生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贡献热情地赞美讴歌,对其伟大人格表示崇高的赦意。文章告诉读者:“大师就是那种,即使躺在你脚下,也一再提升着你的人。”在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今天,湘西那自然的山、  相似文献   

13.
李春林同志的新著《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书,不久前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装帧一般,甚至没有常见的前言,给人一种“貌不惊人”的感觉。但悉人读过此书的行家却说它“部头不大,份量不小”。八十高龄的李何林先生虽“视觉模糊”,却“一口气看完”该书其中上万言的书稿,说是“因为它的深度吸引了我”。老先生与作者素不相识,也高兴得马上复信称赞作者的学术水平,为作者能写出这样思想深刻的论著感到由衷的欣慰。  相似文献   

14.
我离过两次婚,如今己是50岁的女人。至今仍一个人孤独地生活着。你让我讲讲过去的日子,这使我很为难,因为我不愿意把刚刚愈合的伤口再撕开了给人看。它像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我的心头。但是说出来,也许会轻松一些。初入“围城“是回城的幻想,使我在插队那  相似文献   

15.
最近,美国《商业周刊》的编辑 采访了管理学之父——彼得·德 鲁克。以下就是这次采访的精彩对 话: 关于互联网的真正影响力 舍:您对这次网络泡沫的破灭 到惊讶吗? 德:真正使我感到惊讶的是, 网络泡沫并没有在两年前破灭。早 在1999年1月,我就告诉过我的 所有朋友,让他们撤出投资,因为  相似文献   

16.
千里之外     
第一次见到你是中午在食堂。你正和一群小女生打闹着,本来我很讨厌轻浮的人,可这次,因为这个人是你,所以我在心里悄悄将地将“轻浮”换成了“欢快”。 其实我明白,这两个字无论是什么,你都不会知道,因为次次我充满希望的眼神遇到你,都会停留在那凝结的表情上:偶识君乎?  相似文献   

17.
学会拒绝     
行走于世间,接纳或拒绝,爱或不爱,放弃或执著…… 每个人都应有接纳与宽容之心,但也要学会拒绝。 我拒绝永远明媚的日子。因为那是虚幻的梦境,痛苦可以让我成长,让我坚强。生活中的阴雨和风雪使我能清醒地在春梦中看清脚下的路。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现代散文,它写的是家庭遭遇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时的一番动人情景。作者通过朴实真切的文字记叙,抒写出家人父子骨肉至情,表现了当时社会中小有产者虽然屡经挣扎仍不免破产的可悲境遇,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伤感情绪。作者在1947年答《文艺知识》编者问时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只是写实。”正因为有了自己的“写实”,才充分体现了本文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感人力量。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光辉典范;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历史贡献。伟大的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中华民族重新奋起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20.
郭志辉 《新天地》2011,(12):123-123
我常听人说,人的一生中能遇到一位好老师是莫大的幸福。我很幸福,因为在我的学生时代就遇到了许多好老师。老师对我的爱和关心使我萌发了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我也要做一名人民教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