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在默默想来,对于神七,我们有的不只是骄傲,更多的是感动和从不曾怀疑。国际舆论说神舟七号为中国再夺一枚太空金牌,炎黄子孙从来就没有觉得我们无策于“宇宙课题”!在万众一心勾画的精彩中华飞天画卷中,有着这样的韧劲,有着无数的任劳,也有着许多故事鲜为人知,固然不能每个人都像航天员一样游走太空,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在另一个空间里,在另一个岗位上坚守和仰望,神七梦是神奇的梦,每个人梦中都有会心的笑。  相似文献   

2.
“龙的传人”说质疑袁第锐龙,究竟是什么样的动物,古来典籍中虽然有所记载,但都语焉不详。中国最早的辞书《说文解字》也只说龙是“鳞虫之长”,称其能幽能明,能巨能细,能短能长”①,而对其形象亦无具体描述,其所加的释词也只是采自传说而已。故龙与中华民族究竟有...  相似文献   

3.
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李春兰现代文学巨匠巴金在30年代以《灭亡》登上文坛,又以“激流三部曲”(简称“激流”)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激流”像璀璨的明珠在文坛放射出永久的光芒。它对于广大革命青年,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更在...  相似文献   

4.
刘九生 《唐都学刊》2009,25(2):1-14
秦始皇帝陵陪葬坑的相关问题应该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大背景下进行讨论。本文经考证认定,陪葬坑出土的群俑,并非像现在认定的那样是“兵马俑”、“军阵”或者“宿卫军”,而是唯始皇帝方能拥有、方能动用的近臣侍卫系统,即“郎系统”真人真马真车及其装备的复制。整个场面呈现的,是始皇帝出入或即将举行礼仪盛典时基本范式的生动写照,而非所谓“兵强马壮的秦国军队的形象记录”。“郎系统”作为一种建制或体制力量,意味着秦人贵族血缘亲属关系的超稳定结构及其更为古老的史前渔猎传统,关乎秦国家机器的运作,关乎秦国之兴与秦朝之亡。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的“形象”经常给人以一种捉摸不定的抽象概念。那么究竟何谓“形象”呢?“形象”两字从词义上解释就是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和姿态。请闭起眼睛想想以下要素:五星红旗、天安门、长城、孙悟空,熊猫;星条旗.自由神、白宫、牛仔、米老鼠、可口可乐;太阳旗、富士山、和服、樱花、相扑、木屐……。都能在瞬间唤起我们的记忆,产生联想,构勒出中国、美国、日本这样三个国家的基本形象。实际上这些国家的国旗、国徽、国歌、领袖、土特产、珍奇动物,建筑、山咏、河流都可能成为它的识别标志。城市也是如此,一说起上海,你的头脑中立刻会反射出黄浦江、外滩和万头攒动的南京路、淮海路。而国际  相似文献   

6.
大观园的、丫鬟里,晴雯是人尖儿。论相貌,王夫人形容她“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要知道黛玉之美是能让薛蟠辈瞥见一眼就“酥倒在那里”的,说晴雯的眉目像黛玉的“笼烟眉”,“含情目”,  相似文献   

7.
王京常 《生存》2020,(8):0226-0226
汪曾祺的文学创作深受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影响,他认为归有光的叙事风格与现代创作方法最能相通,是一位最具现代意识的中国古代作家,其观察生活和表现生活的方法很像契诃夫,并说:“归有光是中国的契诃夫。”  相似文献   

8.
进行企业形象与城市形象的塑造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内容。邓小平曾经根据中国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提出“中国今天的形象”问题,叮嘱我们一定要“树立一个好形象”。江泽民总书记也赞同中国企业和有关经济部门按照国外现代...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众对日本是否感到亲近 ?其心目中的日本形象如何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第一次中日舆论调查的结果 ,中国民众对日本感到“非常亲近”和“亲近”者仅占 5 9% ,感到“不亲近”和“很不亲近”者达 43 3 % ,感觉“一般”者占 47 6% ,其余 3 2 %为回答“不清楚”者。至于日本形象 ,在 1 4个可多项选择的答案中 ,“侵华日军”、“樱花”、“富士山”列一、二、三位 ,分别为 53 5%、49 6%、46 6%。根据这两组数据似可得出如下结论 :中国民众对日本很少有亲近感 ,由于历史问题的影响 ,其心目中的日本形象亦难称良好。本次舆论调查…  相似文献   

10.
匡钊 《学习与探索》2024,(3):110-119
先秦经典对于政治治理者形象的隐喻表达,从时间先后上看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出现在较早典籍,如《左传》中的“宰夫”形象;二是广泛出现在诸子书中的“匠人”形象。对于前者,先秦哲人言说较少,其体现的功能也较为单一;对于后者,言说则极为丰富,同时也承载了更多的信息。至于庄子著名的“庖丁”之喻,实际上也应被归为“匠人”隐喻的类型。庖人被用来隐喻政治治理活动的“和”,表达了贵族政治间必要的调和与妥协精神以及实际操作,而匠人则被用来隐喻政治治理活动中新出现的若干要素,如遵循规则、尚贤任能,甚至制度创造等。这些表述提供了中国哲学如何以隐喻的方式传递观点的说理实例,亦揭示了早期政治治理思想演变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1.
侯洪澜 《社科纵横》2009,24(4):130-131
具有形而上本体性的“道”,在《庄子》的文本中不仅是思辨性的哲学理念,也是在有限的意象中包蕴无限内涵的审美形象。《庄子》将抽象的理念内附于感性的形象之中,使“有无”、“虚实”的抽象对立转化为“有无”、“虚实”的形象统一,从而跨越了哲学与文学之阀的界限,使对“道”的把握从理性的认知走向了感性的体验,使哲学的概念化生为美学的境界。将这种理念落实到人生的实践,鄹刨构了“与道合一”的人生境界,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2.
“杭州”一直是中国古代城市研究中最重要的对象之一。但是在我们对于杭州的研究中不能不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即围绕杭州所进行的叙述活动事实上已经建构了两个“杭州”形象。一个是作为行政区划的实体性的城市,一个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纸上建筑”,它是由人们对于杭州的不断书写所构筑起来。那么这个由后者所建构的杭州城市文化形象是什么样的?它又是何时被建构、怎样被建构的呢?“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碧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在经过六朝的开发,到了唐代已经显示出具有较为明显地域特色的经济文化圈,而处在这一文化…  相似文献   

13.
《青岛画报》2011,(11):5
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意外"频出。最佳故事片奖闪过呼声最高的《钢的琴》、《唐山大地震》,授予讲述中国第一代航天员飞天梦想的电影《飞天》;最佳导演奖颁给目前还未公映的《爱在廊桥》的导演陈力;娜仁花封后,化解了徐帆、吕丽萍继金马奖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农村女性形象,往往是以息事宁人、与人为善、规矩信实,以德报怨、甘居人下、煦煦无愠色一类表现给人直感的。她们这种与人世无争,绝少分甘的“超度”状态,通常会令人产生一种偏颇和诧异,认为这些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只是一群忍气吞声、惩忿窒欲、逆来顺受、唾面自干、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人面塑像。其实不然!这是对当前中国电影女性形象人生价值方面的最大错觉和误解。在对待人生  相似文献   

15.
美国华裔文学中华裔自我形象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卓 《学术交流》2006,(3):160-163
处于边缘弱势地位的美国华裔作家,借助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颠覆被美国主流文化“他者化”的华裔形象。然而,美国华裔作家在华裔自我形象的建构过程中,不仅将美国主流霸权文化“他者化”,而且在主观上区别华裔文化与中国文化。这种对中国文化的矛盾态度表明,美国华裔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和改造,目的不在于承传中国文化,而旨在建构华裔在美国主流社会中的形象,在“东方主义”的裂缝中为华裔开拓出生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高秀娟 《生存》2020,(5):0212-0212
“师德”与“育人”是密不可分的,教师的职责是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为人。教师的品德形象好,就能教育出好的学生。因为教师的品德素 养、言谈举止、穿着打扮可对学生产生一种非常的吸引力,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否则,“为人师表”就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鸣 《东西南北》2010,(2):74-74
看到网上一个帖子,大意是震惊于《2012》这样的好莱坞主流大片把中国作为一个正面形象叙述,理由是:世界倾覆了,诺亚方舟的制造和登船地点选择在喜马拉雅山,美国人盛赞:只有中国能完成这个任务(指在两年时间内造出方舟):解放军向受灾群众呐喊:“党和政府会帮助你们的。”  相似文献   

18.
萨苏 《东西南北》2012,(5):58-60
“坂东玉三郎”在日本的地位,相当于梅兰芳在中国。他端庄、高雅的“女性”形象经久不衰,在日本歌舞伎界之地位无人可及。  相似文献   

19.
宿亮 《东西南北》2014,(2):29-29
好莱坞银幕上的美国总统,不少都以“高大全”的形象出现。比如,那部经典的《空军一号》中,哈里森·福特饰演的美国总统化身“反恐精英”,在总统专机上只身与恐怖分子斗智斗勇,像一个现代版的欧洲骑士,拯救了被控制的军政要员和随行家属。  相似文献   

20.
问题、材料和方法人们从《青春万岁》)和《红衣少女》这两部影片的对照中可以看出;两个时代的中学生的面貌都反映了各自的时代特色。如果说五十年代的学生还受到成份论和个人主义等观念的困感,那么最维妙维肖地刻画八十年代学生形象的是这样两句话,一句是:“我最像我自己”,另一句是:“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