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人的寿命有多长 目前,关于人类自然年龄的推算有三种学说。 第一种:“自然系数”学说。这种学说认为,寿命系数是5至7年。一般哺乳动物的寿命等于:生长期(年)×寿命系数。人的生长期是25年,由此得出人的寿命是125至175年。  相似文献   

2.
目前,关于人类自然年龄的推算有三种学说。 第一种:“自然系数”学说。这种学说认为,寿命系数是5至7年。一般哺乳动物的寿命等于:生长期(年)×寿命系数。人的生长期是25年,由此得出人的寿命是125至175年。  相似文献   

3.
文雯 《当代老年》2007,(4):48-48
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不老一直是古今中外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过去200年间,世界范围内人类平均寿命延长了一倍还多。最近有研究发现,人类寿命尚有上升空间。科学家们认为,我们中间就可能有人会活到150岁。  相似文献   

4.
又耳 《老年世界》2010,(11):35-35
如果问一下身边的人准备活多少岁,回答往往是:谁知道呢?现在我来回答你,我们的理想寿命是120岁。根据自然寿命系数学说,哺乳动物的寿命一般为生长周期的5~7倍,人类的生长周期是25年,  相似文献   

5.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报道:一项科学创新也许会让人活上数百年。加利福尼亚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制造出存活期是普通同类10倍的新生物。在延长寿命这一科学领域中,这是迄今为止研究人员创造出的一项新纪录。如果这一成果能在人类身上应用,将  相似文献   

6.
老龄化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思想观念也与从前不同。很多人懂得照顾身体,我们可明显看到人们的寿命已逐步延长。一百年前。世界人口的寿命平均是35岁至45岁,而今天是80岁左右。专家认为,以目前的情况看来,发达国家在三年后,寿命可延长至100岁。  相似文献   

7.
天地 《老年世界》2010,(16):37-37
中国人平均寿命比世界长寿民族少9年。据统计,2008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4岁,日本是83岁,其中日本女性平均寿命86岁,连续24年位居世界第一。是什么原因使日本人的寿命延长了呢?如果我们抛开种族遗传学不说,长寿的原因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1981年4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公布了这么一条信息:地球上存在着三大长寿地带,它们是巴基斯坦的劳札、苏联的高加索和厄瓜多尔的毕路卡邦巴。报告说,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人寿命普遍延长,百岁老人的数目是其他地区的8—12倍。 消息一发布,就被世界各国的  相似文献   

9.
风靡北京的齐国力教授成了健康知识传播的名人,从本期开始,我刊陆续刊登齐教授的健康讲座,以满足广大读者对自身健康知识的渴求。现在.死亡率最高的是30至50岁的人。国际上的标准是,寿命等于成熟期的5至7倍者为长寿。这么说.人的寿命应该是Ico至175岁。为什么好多人都没有达到呢7最主要一个原  相似文献   

10.
杨简 《老年世界》2009,(10):43-43
科学家认为,理论上人类寿命有120岁,乌龟有150岁,狗有20岁。这种物种之间的寿命差异是由基因决定的。科学家已经在若干个物种里找到了跟寿命有关的基因,其中既有延长寿命的“长寿”基因,也有缩短寿命的基因。  相似文献   

11.
佐伊 《老人天地》2013,(4):22-23
随着现代人寿命的延长,越来越多的六七十岁的低龄老人都要面临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赡养八九十岁的高龄父母。他倒在买牛奶的路上为了照顾九旬高龄的父亲,北京64岁的老汉张天东(化名)每天要忙碌十几个小时。一天早晨“砰”的一声,过度劳累的他倒在给老父母买牛奶的路上,再也没有起来。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科学家近期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改善健康状况。以延长自己的寿命。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方法操作起来其实非常简单。而来自英国的世界级长寿权威、罗森医生也同样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寿命的影响,远比基因要大的多。”  相似文献   

13.
席立航 《老人世界》2013,(10):55-56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的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特别是在年龄结构类型已属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的过程。它是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死亡率下降以及人口平均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根据1982年联合国的第97届会议的规定,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超过7%,或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0%,便被称为“老年型”国家。  相似文献   

14.
近期,《自然》杂志刊文称:大脑中神经活动的过度活跃,与寿命缩短有着一定的关系,而只有适度的神经兴奋(抑制整体神经活动)才能够促进长寿。那么抑制神经活动,是否真的可以延长寿命呢?根据通常的生活经验,长寿老人一般都保持着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并且非常积极乐观。因为好的心情不仅会让人的状态变好,还能减少疾病的产生。那么,这样的人为什么神经活动反而更少呢?  相似文献   

15.
健康大视野     
健康大视野温度下降寿命延长最近,美国一位科学家在《长寿》杂志发表文章,提出人类延年益寿新理论。他认为,人很有可能通过每晚降低自身体温的方法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这位科学家指出,他还希望能找到一种对人体无害的安全降温法,使人们在每晚入睡后体温下降5摄氏度...  相似文献   

16.
延长寿命是人类自身最核心的追求目标。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行进的进程中,与多数学者不同,我对人口老龄化现象向来保持乐观而又理性的看法。乐观的理由不仅在于老龄社会的到来其实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的、正面的成果,而且还在于老龄化不等于老年人必然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负担,不等于人的一生中丧失劳动能力与生活自理能力的年限的延长,因为与寿命延长相伴而来的还应当包括人在一生中的工作或劳动年限的自然延长。因此,我们首先应当充分肯定寿命延长的进步性,减少对人口老龄化的消极或悲观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1994,(7)
莫让岁月催人老即使你还年富力强,某天早晨对镜打扮,发现头发上的白丝,颜面皱纹增多,身体发福等迹象时无情的岁月已将你载入衰老的时期。人,虽然是万物之灵,也不能不老不死。然而减缓衰老,延长寿命,却是完全可能的。一般认为,45岁至65岁为初老期,65岁以上...  相似文献   

18.
首富之国老人多悲哀何满宗译今天的日本是世界首富之国,不少老人都有经济能力到外国旅游或隐居田园,但大多数老人却表示苦闷、孤独,尤其担心年老多病,无人照料。战后日本人寿命大幅度延长,女性平均达到81岁多,男性超过76岁。一般机关、企业,男子多数是60或6...  相似文献   

19.
人均寿命的长短是影响退休年龄高低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当前,我国的人均寿命已提高到2007年的75.3岁。基于这一基本国情的认识,我们有理由认为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偏低,较低的退休年龄与继续延长的人均寿命必然会加剧国家对养老保险费用的负担程度。同时有些职业越老越吃香,如技术人员、职业经理人等,如果此类型的劳动者推后退休年龄,将创造更大的价值,释放更多的能量。  相似文献   

20.
王景义 《老年世界》2007,(24):41-41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美国的人均寿命如今已经达到78岁,比过去提高了18岁,增幅将近19%:这无疑是让人兴奋的。但迈克尔教授却认为,如果人们能坚持一些好的习惯,还可以活到90岁,甚至100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