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形式,适应当今和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全面保证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吉林市人事局提出并实施了“未来五年市直机关加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的计划”,在一定范围内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从本期起将连续报道吉林市人事局的具体做法,供同仁参阅。  相似文献   

2.
“为人民服务,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教育实践活动在河南■叶春风1996年9月,在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三周年之际,中宣部、人事部组织了“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报告团,在全国部分省市巡回做报告。全国500万公务员的优秀代表———“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景志刚等5位同...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日前,吉林市人事局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市直机关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吉林市国家公务员量化考核暂行办法》、《关于在市直机关处级干部中深入推行竞争上岗的意见》、《吉林市行政奖励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市直机关处级干部试用期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廉洁、高效、勤政、务实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4.
人生的路五彩缤纷,人生的路变幻莫测,起点永远在前面的一步中,成就就在你的足下,那么你知道你的未来吗?你能预感到你事业的顶峰在什么地方了吗? 从大山中的孩子到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从核辐射研究到生物化肥的研制、推广,哪里是起点,哪里是顶峰,“绿光”老总麻林涛总是创造着新的变异,从他自己本人,到他的事业前程……军旅情缘 “文革”期间,大山中走出的孩子怀着革命的满腔热情,从紫荆关来到北京的部队大院,成为一名文艺宣传队的演员,在他的笛子独奏“我是一个兵”的清脆快速节拍中,奠定了麻林涛的军人之路。 …  相似文献   

5.
考核是人事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公务员管理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1993年8月14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到2006年1月1日《公务员法》的颁布,公务员管理的法制性、依据性进一步增强。《公务员法》第37条规定“公务员定期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决定了公务员考核工作在整个公务员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对公务员考核机制的科学性、操作性、激励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许丹  黄瑛 《人才瞭望》2007,(10):35-36
据统计2005年国家公务员的考试人数是37万,2006年是50万出头,2007年有可能突破60万。公务员“热”与“崇官风”有关,进了公务员队伍就是官,官就代表权,权就意味着利。“官本位”思想的根深蒂固以及“80后”群体希望通过权力改变命运的畸形就业观念,对于公务员未来灰色收入的期待,也成为众多报考公务员者比较隐讳的心理。这种心理,尤其是权力寻租给社会带来的不良示范效应,折射了我国依法行政之路仍然漫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当涉及近500万名公务员的国家公务员法草案仍在修改中时,在湖北枝江,一场让“升官”无望的公务员提高待遇的改革已经落幕。参与起草公务员法草案的专家宋世明评价:“枝江的试点改革意义非凡,拓宽了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空间,也冲击了‘官本位’思想。”29年,还没干上“副股级”47岁的朱高荣,是宜昌所辖县级市——枝江市国税局的职工,他在这里工作了29年。  相似文献   

8.
国家公务员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能。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决策水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败尤为重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人才素质的内涵必然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逐步升华,公务员队伍素质也迫切需要不断的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而科学文化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的素质,它对其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按照上级人事部门的部署,结合实际,吉林市通过开展公务员各类培训,在一定程…  相似文献   

9.
“十五”期间,是吉林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吉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纲要》提出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开发区建设、加快高新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实施县域经济突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由一产业为主向二、三产业为主转变,发展市场农业、效益农业;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启动“1268工程”,壮大六大优势行业;实施非公经济发展战略,启动二次创业,形成一批“小巨人”企业,扩大经济总量。面对市委、市政府新世纪的宏伟发展目标,新世纪的钟声刚刚敲响,吉林市人事局人事编制会…  相似文献   

10.
吉林市远迎长白,近绕松花,四脉奇山,三叠碧湖,沿江而起,依江而展,为江而美。清康熙帝“连樯楼舰屯江城”的诗句赋予了这座城市“北国江城”的美誉。 吉林市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和考核工作,犹如秀美山水中的艳丽奇葩,争奇斗艳,折射着熠熠的光辉,让我们采撷几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录用公务员考试中的主要难题和对策胡绍敏王凤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下,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对国家行政机关传统的进人方式是一个根本性变革。河南省的录用公务员考试工作从1996年正式开始,在考试工...  相似文献   

12.
信息     
公务员制度推行十年 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 队伍初步形成 从正在成都举行的党政机关考试录用与公务员培训工作会议上获悉,国家公务员制度在我国推行已整整十年。目前,规范化的考试录用和培训制度基本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入轨运行,干部能上能下有了进展,轮岗回避初见成效,“出口”初步畅通,一只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初步形成。“凡进必考”的观念深入人心,一大批素质好、年纪轻、学历高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十年间,公务员队伍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不断优化,大专以上公务员由1993年的32%上升到2002年底的69%。  相似文献   

13.
如何充分把握WTO带来的发展机遇,沉着应对WTO的严峻挑战,在前期的准备中,企业界、经济界显得较为充分。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入世”后经受冲击最大的将不是企业,而是政府。就政府角度来说,不仅有关部门要与WTO相适应,公务员的素质和技能能否与WTO相适应,也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入世”后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惰况出发,亟待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国家公务员方能与WTO的相关原则与运行机制相适应。 第一,要解决好公务员对WTO规则缺乏深入了解和切实把握的问题。要参与游戏,必须首先了解和…  相似文献   

14.
日前有媒体报道,连续两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不称职”等级的公务员将被辞退,“公务员队伍将建退出机制”的说法终于首次落到了“纸面上”。2008年12月2日,国家公务员局连发《公务员培训规定》、《公务员奖励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三个试行规定,并于即日起生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
“大师”与“小白” 旅美画家白敬周先生为“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的救灾军人的造像《生命时速》和《孩子不哭》,最近经《人民日报》等首都几家媒体报道后,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白敬周说,地震中军人所表现出的吃苦耐劳的忘我精神,令他感动不已。感动和激情使他拿起画笔.为新时期可敬可爱的人造像。他说,《生命时速》是献给在抗震救灾中做出卓越贡献的当代军人的一座“心中的纪念碑”。  相似文献   

16.
自《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实施以来,行政奖励工作作为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人事制度改革当中的热点话题之一。近年来围绕这一课题,郑州市的奖励工作以全面提高奖励工作质量和社会效益为目的,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以统管奖励基金为手段;通过对表先奖励工作实行计划申报.“三参与”、“八统一”,和对国家公务员奖励工作实行指标控制、审核备案、考察批准、推荐上报等规范化运作,使奖励工作逐步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一、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打开奖励工作局面。 1992年上半年,郑州市人事局深入到各县(市)区、市…  相似文献   

17.
伍玉成 《人才瞭望》2009,(2):109-109
春秋时期,有一次,孔子带着弟子外出。那天本来天气很好。可是.突然刮起一阵风后,乌云就布满了天空,紧接着,下雨了。一位弟子担心孔子被雨淋坏,就对孔子说:“先生,我记得子夏的住处离这几不远.咱们到他那里借把伞再走吧!”说完,就急急忙忙地想去找子夏。  相似文献   

18.
踏着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鼓点,我们人事战线的工作者也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人事工作从无序到规范;从庭院深深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并一直在改革中不断自我创新和完善,日益显示出其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强大动力。1983年1月12日,我国第一家专门为人才流动提供中介服务的人才交流机构———辽宁省沈阳市人才服务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几十年的人事人才管理体制出现了新的突破。1987年,党的“十三大”决定,在我国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并把它确定为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官员圆了公务员之梦龙腾华中共十四次党代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指示:“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鹏指示:“在完成机构改革的地区和部门,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1993年8月14日,李鹏总理签署国务院第125号令...  相似文献   

20.
巴黎几年的记者生涯中,在法国社会结识的人真不少,诸如政界要员、工商钜子、文化名人、平民百姓乃至流浪汉各色人等,我都打过交道。这里要介绍的是一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普通的葡萄园主让一路易·沙杰。1994年夏,经一位朋友的引荐,我接受他的邀请,到法国西海岸边去参观并品尝他在“海底酒窖”里酿成的葡萄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