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和”,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是一种品格,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坚持和实践“和而不同”的“和为贵”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和文化的主轴,是一代代人应努力践行的历史使命。“和文化”在宏观上讲涉及天和地和、国和人和四个层次,“和”,不是“知和而和”,斗争、变革、革命,也是致“和”的有效途径,要“以力致中”,要以实力促“和”、求“和”、维“和”。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增强政治力、经济力、军事力、科技力、文化力,以实力为依凭,弘扬“和”,践行“和”。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写作学学科体系中,写作学和文章学、作者和写作主体、材料和写作客体、文章和写作载体、读者和写作受体、集材和感知、构思和运思、行文和表述、标题和题目、主题思想和中心思想、论点和论断、结构和布局、线索和脉络、文体和体裁、文风和风格等,都是含义相近容易引起混淆的概念,需要加以准确、清晰的辨惑,以有利于人们对写作原理和规律的掌握和运用,并推动学科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更臻精审和圆融。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业具有关联度高、综合性强、地域性明显等特征,它关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是否得以顺利推进和实施,也影响着国民经济是否能够健康、持续和稳定的向前发展.而近些年来蔚然成风的创意经济,显示出其令人惊叹的产品、营销、服务、市场潜力和创造财富的速度,在不可逆转的以房地产业为主要载体和推动力的城乡一体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如何能既充分、合理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和能源,又能把科技、文化、旅游、体育和房地产等各类产业有效聚集在一起,充分发掘和不断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和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背景下的项目管理模式和体系呈现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新趋势,深入分析大数据理论体系和项目管理的标准化知识结构,将大数据的理论体系与技术方法全面应用到项目的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组织管理、人才管理和风险管理之中,构建了集数据分析、知识结构和功能模型于一体的多元化大数据的项目管理系统模型,并在数据分析平台系统的物理层、数据层、知识层、交换层和应用层,以大数据Hadoop系统为基础,结合SOA服务和项目管理数据库服务,采用分布式架构的浏览器服务器,创新了项目进度、项目成本、项目质量、项目组织、项目人才和项目风险管理的模式和体系。  相似文献   

5.
儒学人文精神与现代社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儒学的忧患精神、乐道精神、和合精神、人本精神和笃行精神 ,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体现 ,其宗旨是对于生命的关怀。面对 2 1世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以及文明之间的冲突 ,并由此五大冲突而造成的生态、社会、道德、精神和价值五大危机 ,我们可以从儒学人文精神中获得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等五大原理或五个中心价值观 ,以此作为化解人类五大冲突和危机之道  相似文献   

6.
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界定及其相互关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整体和宏观上看,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是现实存在的,两者并非边界模糊乃至完全消失。在定义———从科学活动的目的和动机、科学研究的结果和终局、科学理论的层次和程度———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基础上,就价值关联、精神气质、评价承认、知识产权、自决程度、组织管理、资助来源七个方面以及意图、功能、认知上的歧异对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加以区别。当然,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也有诸多联系和某些相同或相近之处,因此两者的区分在某种意义和某些个案上具有相对性和约定性。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创造了丰富的文明成果和智慧结晶,其中对宇宙、天下、社会、人生有着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系统探索,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为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和文明底蕴,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历史自信和文明依托,探索中华文明的思想精华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结合。研究认为,中华文明以“天人合一”、生生不息、和谐共生为核心内涵的宇宙观,以天下为公、讲信修睦、亲仁善邻为核心内涵的天下观,以民为邦本、革故鼎新、任人唯贤为核心内涵的社会观和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政以德为核心内涵的道德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全球观、社会观和道德观有着高度的思想契合。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的出现是对传统语言形式的丰富和发展,又是对传统语言的巨大冲击;它有助于网民更好地交流、使交流风格变得幽默和风趣,并且,在交流中它具有经济性和创新性等价值;与此同时,网络语言还具有简洁性和形象性、诙谐性和个性化、兼容性和使用者年轻化、非正式化和群体化、便捷性和粗俗化、随意性和多样化、虚拟性、口语化和键盘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协调发展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要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协调发展,人和自然要协调发展,农业、能源、交通、教育和科技要协调发展,沿海和中西部地区要协调发展,效益和速度要协调发展,市场和计划要协调发展,改革和发展要相互协调等。这一思想的基本特征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创新性、时代性和奠基性。  相似文献   

10.
一直爱夜、颂夜,有着浓厚的幽暗意识的鲁逯,惯于从反面现照世事人生,因而从他的文本缝隙中寻找、梳理出希望、光明和理想,就显得更有意味和珍贵.记忆中的童年和故乡给鲁迅带来快乐和美好,健全人格和美好人性的构建倾注了鲁迅的心血和热情.前者是对往事的温馨回忆和美好想象的诗意书写,后者是对狂人、复仇者、革命者、实干者、孤独者的热情肯定和礼赞.一直对希望、光明和理想深深怀疑的鲁迅笔下的希望、光明和理想才更加真实可信,也与那些盲目乐观并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社会乌托邦拉开了距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1.
浅析政党与选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与选举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民主选举是现代政党取得执政地位的合法途径。选举是促使政党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离开了政党的参与,选举活动又将很难进行。本文从政党的起源、政党对选举所起的作用及选举对政党所产生的影响三个方面,探讨政党与选举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任何价值观都具有历史性和具体性。政党价值观也不例外,既是历史的,又是具体的。政党实践活动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政党价值观是历史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整合政党价值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政党价值观之历史性与具体性统一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为中国政治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参与开辟了制度化渠道。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民主党派政治资源配置中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现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在合理配置政治资源中的政治价值,就要创新和完善政治制度,加强政党建设,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健全政治参与机制,切实加强政治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主张在训政时期实行"以党治国"。1928年,中国国民党开始做"以党治国"方面的工作。国民党在大陆的"以党治国"实践是失败的,它没有使中国经过党治走上宪治之路。国民党"以党治国"实践的失败,既有军政时期的任务没有完成的客观原因,也有国民党政权制度化水平低、国民党本身和孙中山"以党治国"理论预设方面的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的重大宣示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超越了西方语境下任何一种政党理论内涵的政党,她在历史起源上、在功能特征上、在内在本质上都与西方政党有着重大区别,使得中国共产党作为一种特殊的政党类型呈现出更加鲜明的特征。在以西方为主导的政党类型学研究中,中国共产党要么被误读,要么被污名化。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现有政党类型学研究立足于国家与社会二分法来确定政党的位置,这种理论模型本身是存在缺陷的。从百年党史来看,中国共产党很难用国家与社会的二分法来定位,她与人民一体同构的关系,正是她区别于其他一切落后政党、保守政党、剥削阶级政党最本质的内容,因而“人民性”与“阶级性”的有机统一就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类本质”。  相似文献   

16.
参政议政是我国政治制度赋予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完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信息平台建设是参政党履行自身职能的必然需要.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概念以后,"互联网+参政议政信息平台"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要紧抓"互联网+参政议政信息平台"这一发展契机,不断提高民主党派成员的媒介素养和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不断构建新型参政信息平台,这将有助于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提升其参政议政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制定“政党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政党法,只是在宪法的序言和总纲部分对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在依法治国的条件下,有必要制定中国政党法,以依法规范政党活动,促进国家的政治文明建设。同时,我国制定政党法的主客观条件已基本具备,具有进行立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既从政党在政治体制中的定位又从政党的阶级属性对政党概念作了界定,并认为政党由党员、领袖、党纲、组织、纪律等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政党政治与媒体关系的文献研究,概括了政党政治与媒体关系的历史发展脉络,梳理了近十年来媒体对政党结构、功能、理念传递方式、意识形态等等显著乃至细微的影响变化,最后作者对不同意识形态政党应对媒体挑战的战略对策进行了分类综述。  相似文献   

20.
对政党这一新生事物从排斥到逐步接纳、最终完全归依的历程贯穿着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变迁的进程.本文尝试从发生学的角度对清末立宪运动背景下政党的孕育、产生及历史地位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从制度保障、政党理念的输入与传播、政治训练、政党主体的构成等角度,较为详细地勾画出中国最早政党生成的过程,强调清末社会的宪政追求是政党创生的强大助力,清末立宪运动是政党产生的制度温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