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内隐学习是音乐欣赏能力提高的主干,外显的指导和阅历经验的积累是音乐欣赏能力提高的两翼,三者协同作用才能使学生音乐的非智教育的培养落到实处.而音乐技法技巧的掌握和运用,这些外显的指导和学习经验的积累则是音乐欣赏能力提高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音乐欣赏课程作为大学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教学上应注重两项基本功训练:一是听辨能力的训练,要循序渐进地对耳朵进行捕捉音乐要素的训练,包括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二是音乐理解能力的训练,将认知音乐背景和音乐联想相结合,其中要强调的是联想,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联系,把音乐欣赏作为综合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3.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通过聆听、体验和理解音乐,更多的让学生提高感受音乐的能力。本文从音乐欣赏教学“三部曲”、音乐欣赏教学的不同方式以及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这三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音乐欣赏是一种具有审美属性的音乐行为,而音乐美感则是音乐行为中的审美心理。音乐欣赏不仅要有音乐美感的获得,而且还可以培养音乐美感的能力;音乐美感不仅依存于音乐欣赏,而且也是音乐欣赏的本质力量。二者概念不同,但内涵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学习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欣赏、评价音乐的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在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欣赏教学对于提高学生鉴赏水平、审美情趣以及推动学生素质教育的繁荣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里就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几个问题结合实践作三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的专业音乐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素质的培养,更是严格规范的专业化训练,《音乐欣赏》作为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以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教师应该积极拓宽自己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提高审美水平,掌握专业知识,感知音乐的魅力,从而获得关的享受.  相似文献   

7.
音乐欣赏是人的一种审美心理活动.通过音乐欣赏,不仅能够增强音乐联想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给人以美的感受、美的熏陶和美的教育,陶冶人的性情,美化人的心灵,培养欣赏者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对音乐的欣赏,还能够全面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使欣赏者有效地提高文化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8.
音乐欣赏课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和音乐鉴赏力,发挥想象,丰富感情,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明确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意义,创新音乐欣赏教学方法,准确地把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本着与学生合作、师生共同发展的理念思想,多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美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审美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音乐欣赏教学是教学大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现在的音乐欣赏课教学普遍存在效率低,学生没兴趣,烦上课,老师也怕上音乐课的现象.美国的音乐教育家穆塞尔曾指出,音乐教育是为了欣赏而进行的教育.他认为,"音乐欣赏课是在音乐教育中,设法引起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并使学生这种爱好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种力量,所以音乐教育必须建立在音乐欣赏之上.欣赏为学生提供动力,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更深,更好的欣赏力."  相似文献   

10.
高校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侧重培养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悟能力,本文论述了培养学生音乐形象感悟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