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内涵极其丰富的命题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 ,是教育向生命的回归 ,其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基础教育改革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同志在《教南讲座》中明确地指出:“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无疑义的是中国革命条件下的产物。陶先生主要的方法——教、学、做合一,是革命的方法,是以群众为先生即以群众为教师的方式。”然而,在我国有一个与徐特立同志的评价相反而长期流行的观点,认为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是杜威“从做中学”的变种;甚至认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实际上是“实用主义”思想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实际运用。这种看法是不符合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真实观点的。陶  相似文献   

3.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精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构建了生活教育理论的理论框架。这些观点启示我们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放在塑造和培育健全的人格,进行人格教育;把立足点放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养成教育;把着眼点放在全社会各个方面整体协同实施教育,进行协同教育;把切入点放在未成年人的社会实践、亲身体验和教育互动上,进行体验教育。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内涵及教学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谌安荣 《云梦学刊》2004,25(6):91-93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它既是教学方法的界定,又是生活法的说明,同时又是“真知识”的源泉。从教学论意义上来说,“教学做合一”是在实践基础上的教学,体现的是主体性的教学,同时又是创造性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教学做合一: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从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特点入手,借鉴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切实发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理论方面的探索与创新,转变教学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拓展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功能,重新审视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重新认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的指导意义,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单纯的封闭式课堂教学走向知行统一的开放式教学。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在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形成的,而每一节课堂教学都体现出一定的教育思想,我们以科学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布鲁纳的"发现法"和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为基本依据,构建"导学-析理-致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来指导学生独立掌握知识,自觉灵活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8.
活的教育。是陶行知先生一个伟大的教育思想,也是他的一个美好的愿望。本文通过学习、研究晓庄师范办学的历史,解读陶行知先生的“活的教育”思想,擐寻其实质,挖掘其内涵。活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生活的教育,是行动的教育,是“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是创造的教育。又是开放的教育、立体的教育、综合的教育、全面的教育、发展的教育。活的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让“活的教育”早日在中国大地普遍“活”起来,是对晓庄师范创办的最好纪念和对陶行知先生伟大教育思想的最好传承。 徽商不仅在商界创造了奇迹,而且时刻铭记感恩为本。他们尊老爱幼、存孝酬谐;仁心为质、团结互济;知恳报本、造福乡梓;为国捐榆、报效朝廷。这种感恩情怀的形成,与徽商具有的文化密不可分。对徽商感恩情怀的撂究将有助于我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吸收杜威的教育思想,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通过长期教育实践而摸索总结出来的,是中国新民主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反对传统旧教育制度的有力武器,在推动教育改革,实现普及教育和民主教育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生活教育”的三大主张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既包括了教育的目的和方针,又包括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生活教育”的主旨,是要求教育事业应从人民生活的实际出发,制定方针,确定方法,谋求发展;要彻底打破传统的旧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批判地吸收前人…  相似文献   

10.
一、陶行知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和贡献(一)地位陶行知先生做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陶行知先生根据国内形势的发展及政治形势的变幻,提出过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国难教育、战时教育、民主教育等.但生活教育理论是贯穿其全部教育活动的中心思想,生活教育理论正确地批判继承了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的优秀成果.1942年3月徐特立、范文澜代表延安新教育学会给陶行知的慰问信中说:“先生从事教育事业以来,就打起反八股的旗帜,向传统教育和洋教育进攻,创立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学做合一、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力图打破劳心与劳力的分裂.像先生这种进步的教育主张,正是对症下药,为治疗中国教育弊病的良方.”“先生的教育主张及十五年来所辛苦经营的事业,在中国教育史上,实占了光辉的一页.这不仅是对摧毁中国传统教育起了很大的革命作用,同时也为新中国教育树立了一块基石.”在封建思想极端顽固,政治腐败的旧中国,陶行知先生为中国教育能够走向新生,走向光明,艰难奋斗了30年,无论是教育思想,还是教育方法和教育实践,所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都是十分丰富的.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从幼儿教育到成人教育,从家庭教育到社会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从扫  相似文献   

11.
于海臣 《阴山学刊》2004,17(3):109-112
让学生成为研究者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树立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即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生产知识,另一方面形成一种不断研究的生活态度或生活方式。学生研究者这一目标的实现,必将使教学观、教师观、评价观等发生革命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情感因素影响着外语学习的效果。大学英语教学应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英语教师应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刘振洪 《阴山学刊》2004,17(2):98-103
面对新形势,高校要确立新的大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全面发展的人才质量观,服务社会的学校职能观,适度规模扩张、以内涵发展为主、以质取胜的学校发展观.高师院校的发展趋向体现为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学习终身化、教师教育多元化、教师素质综合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思想,确立并探索现代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变革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先导,机制和体制改革是关键,学科建设是龙头,专业调整是主线,课程改革是核心,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性转变是根本,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目标.教育教学改革要总体规则,分步实施,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14.
确立新的办学理念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新形势,高校要确立新的大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全面发展的人才质量观,服务社会的学校职能观,适度规模扩张、以内涵发展为主、以质取胜的学校发展观。高师院校的发展趋向体现为: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学习终身化、教师教育多元化、教师素质综合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思想,确立并探索现代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变革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先导,机制和体制改革是关键,学科建设是龙头,专业调整是主线,课程改革是核心,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性转变是根本,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目标。教育教学改革要总体规则,分步实施,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15.
李政涛 《南京社会科学》2012,(4):124-132,150
无论是“教育实践”在人类实践体系中的地位,还是教育学在人类学科体系中的地位都不高.教育实践是一种“生命·实践”,它应该成为人类实践体系的中心和基础.以教育实践作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学,也可能成为一门中心学科.教育学的地位和命运取决于教育实践的地位和命运.应从“面向实践的教育”转向“面向教育的实践”,确立探究实践的教育立场、教育眼光和教育尺度,探寻人类实践的“教育逻辑”和“教育基础”,完成实践的“教育转向”,重建基于教育实践的实践哲学,寻找实践论哲学发展的教育方向和教育学方向,进而建构教育学历史本体论.  相似文献   

16.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东西方教育史上最早的大教育家 ,他们留下了很多光辉而宝贵的教育思想和经验 ,如“有教无类” ,“启发教学” ,“因材施教”等等 ,而且 ,东西方两位伟大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 ,分析和比较两位先哲的教育教学思想 ,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和实践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专业课教师担负着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双重任务,专业课教学中融合人文教育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园林植物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从增加课程趣味,补充人文知识,提高人格修养,培育责任意识等不同层面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专业教师要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注意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并在授课实践中处理好与专业教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英语教育多局限于单纯的词句教学,而忽视了人的内在学习潜力的挖掘。在提倡”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背景下,在大学阶段,应结合大学生心理特点把教学管理融入教学技能当中,从心理学、组织学的角度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进行团队学习、提高系统思考的能力,建立高效、自主、开放的学习型英语学习组织。  相似文献   

19.
发挥图书馆独特优势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大学生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所发挥的作用,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高校图书馆应化大力气打造优雅环境、丰富馆藏,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馆员队伍,建立信息素质教育体系,开拓服务领域,积极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以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在教育方面的表现尤为成功和卓越,他的“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至今还闪耀着睿智的光辉。通过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剖析这位伟大教育家的言行,找到其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他对世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