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文献和考古材料论述岭南地区是荔枝的原产地;发展到汉代时,岭南荔枝已相当丰富,并移植长安上林苑;是岭南进贡皇帝的珍贵物品;上林苑是享誉世界的园林艺术;荔枝是皇帝赏赐使臣的珍品.荔枝栽培是岭南人民的伟大创造,荔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文献和考古材料论述岭南地区是荔枝的原产地;发展到汉代时,岭南荔枝已相当丰富,并移植长安上林苑;是岭南进贡皇帝的珍贵物品;上林苑是享誉世界的园林艺术;荔枝是皇帝赏赐使臣的珍品.荔枝栽培是岭南人民的伟大创造,荔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岭南(现两广及海南等)为荔枝原产地,荔枝学研究远比福建早,为早期之荔枝科学活动中心。而福建并非荔枝原产地,有意识地种植荔枝的历史比岭南迟得多,但以后却取代岭南上升成为荔枝科学活动中心。本文的目的就是试图揭示这一有趣的、也很有意义的荔枝学“汤浅现象”①,并简略探讨导致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一岭南是最早的荔枝科学中心(一)、岭南是荔枝原产地.福建在西晋初才从岭南引种荔枝。宋察襄《荔枝谱》云:“荔枝之于天下.唯闽粤、南粤、巴蜀有之。”据野生荔枝及其分布考证,南粤即岭南之海南、雷州半岛、广西六万大山等地是…  相似文献   

4.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无患子科,别称离支、荔枝、丽支、丹荔.它原产于我国南方,誉称"岭南佳果之首".  相似文献   

5.
唐杨贵妃嗜食荔枝,乃置驿传驰,此人所皆知也。且人多以为南海所贡。李肇《唐国史补》云:“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杜甫《病橘》诗曰:“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枝,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乐史《杨妃外传》亦以贡自南海为言。然余常疑之。以为南海者,属岭南道,大言之,则谓今五岭南之两广地;小言之,即今广州市郊。其之于唐都长安,不啻数千里之遥。荔枝极易败坏,白居易有《荔枝图序》云:“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况南海之于唐都长安,犹有汉、湘、大江,以驿马之力,虽“飞驰以进”,亦已色香味尽去矣!《本草》有言:“荔枝生岭南及巴。”又云:“初惟出岭南,后出蜀中。”然以左思《蜀都赋》“旁挺龙目,侧生荔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荔枝最早的国家,在我国又以广东较早.在古文献中,荔枝最先名为"离支",见于公元前二世纪后期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后来又写作"荔枝".  相似文献   

7.
荔枝文化离不开荔枝种植历史、产地,进贡人的籍贯和地点.本文依据正史、史书、方志和出土唐代墓碑刻载,论述西汉置高凉县在今高州,属合浦郡,为交趾七郡贡生荔枝之一.三国吴置的高凉郡治在良德.高州在隋朝已出现"荔枝圩".唐代盛产荔枝的高州是今高州东部、东北部和今电白东北部.向朝廷进贡荔枝的宦官高力士是我市在南朝梁陈代和隋朝时南越首领冼夫人的第六代孙,是高州都督冯盎的曾孙.高力士原名冯元一, "则天圣后赐姓高,改名力士"是高州良德(今广东高州东北)人.高力士回家乡高州向朝廷进贡荔枝,现还存有二个贡园.高州七个荔枝良种中有三个因进贡命名的良种.高州有已上地图以荔枝为环境特征命名的荔枝园村、荔枝根村等十三项五十八条群众居住的自然村.1993年,高州被命名为"中国荔枝、龙眼、香蕉之乡",素有"全国水果第一县"之称.1996年根子镇被授予"全国白糖罂、白腊生产示范基地"和"国家荔枝标准化示范基地".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视察根子荔枝并新种一颗"中华红"荔枝,更为高州增添了新彩.  相似文献   

8.
荔枝为著名的热带水果,发源地为华南地区,我国自古有栽培,历史悠久.海南有野生种及栽培种.野生种为海南山地热带雨林主要野生林木,果肉薄味酸.栽培种各地区均有,但比其它省少而质差.而通什地区大部分栽培荔枝近年来则长期开花不结果,以通什市冲山农场荔枝园(300株左右)为代表,该荔杆大为30年生植株.1972年至1978年结过几次果,以后则开花不结果.因此,对这些荔枝开花不结果的原因及克服途径的探讨,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生产实践上均有其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也是通什市及海南省荔枝生产的潜力及  相似文献   

9.
不少人误认为岭南古代科学技术落后,尤是一些学者断言唐宋以前岭南“很落后”,为中国“最落后的地区”。①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下面笔者从农业、铸造业、纺织业、航海业、造船业、医学、海洋开发等领域或方面作一初探,诚盼学界同仁给予批评指教。一岭南古代农业和农业科技较为发展。首先,农产品较多,丰富多样,现代岭南人食用的粮食作物、果蔬、禽畜和水产品,在古代大多已经种植或养殖,成于东汉初期的杨孚所著《异物志》所记载两汉之世岭南的果类就有荔枝、橄榄、龙眼、甘蔗、梅、柑橘等10余种;考古发现,岭南秦汉墓葬中已有农…  相似文献   

10.
曾大兴 《学术研究》2012,(11):146-151
"清淡"是岭南诗歌的基本风格之一。清淡之风的形成,与岭南独特的气候环境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的岭南,由于季相不明显,缺乏相应的能够触发诗人伤春和悲秋之感的物候,因而难以产生真正伤春和悲秋的作品。从生命意识角度看,这似乎是一个遗憾;但是从审美角度看,又是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因为它成就了岭南诗歌清淡之美。这是一种平和、优雅的美感。  相似文献   

11.
杨贵妃堪称我国历史上罕见的一位"荔枝迷",她对荔枝的嗜好可以说已经达到盼之若渴和望穿秋水的地步.  相似文献   

12.
史军 《家庭科技》2021,(7):12-13
守在稻穗上,水稻变粮食 人类栽培的水稻有两个品种,分别是非洲栽培稻和亚洲栽培稻.非洲栽培稻的种植面积很小,仅分布在非洲.亚洲栽培稻的种植区域遍布五大洲,以亚洲种植最为集中.虽然不同品种的大米,口感、味道都有所不同,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吃到的米饭都是由"亚洲栽培稻"提供的.当然,如果你有机会深入非洲,还有可能吃到它的"兄弟"——非洲栽培稻的籽粒.不过,后者的产量和种植面积都不及前者.如今,亚洲栽培稻大有一统江湖之势.  相似文献   

13.
清末民初,广西玉林州及其"五属"地区,地方乡绅先后建起10多间宾兴馆。作为近代民间"自组织"机构,这些兴宾馆有效促进了转型时期岭南文教事业的新发展。在助学助教之外,宾兴馆更是岭南乡绅重新分割基层权力、新移民群体实现"落藉"起家、地方官员重建官民纽带以及宗族势力重新集结的理想平台。伴随这一组织而设计安排的基层秩序,因宾兴管理的区域性差异,结果适成正反两例——安然有之,动乱亦有之,宾兴组织堪为近代岭南基层的活跃因子。  相似文献   

14.
<正> 文学都是有地区性的.三、四十年代就有东北沦陷区文学、重庆大后方文学、上海孤岛文学、陕北根据地文学,现时又有中国西部文学、北大荒文学,等等.岭南,即五岭之南的地区,这里主要指广东而言.举凡一个地区的文学,必须有本地区一批成熟的作家和作品,否则,就很难构成这一地区的文学.岭南文学并非岭南人的文学.  相似文献   

15.
岳东晨 《南方论刊》2003,(11):52-52
(一) 近观<岭南风书艺探索展>,不禁对岭南书坛的历史与现实产生了联翩浮想.岭南书法,源远流长.自明清以来,岭南书坛更是名家辈出,"哲人书法家"陈白沙、政坛名流康南海等在为文为政之余视书法为"末事",却不意以书法震撼书坛.宋湘、吴荣光、李文田、叶恭绰、容希白、商锡永诸公,虽然各自"术业有专攻"而只是以书法为余事,却足为一时翘楚.但在当今有人仍然对岭南书坛的真实历史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6.
唐以后诗词常见有"桂岭"一语,但少为人注意,且注者多歧.经考辨可知,"桂岭"所指有五岭之临贺岭、桂林山岭和岭南地区等含义,常作为远离中原的象征而使用.人们对"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认同、文才武略的官员在"岭南瑶壮窃发"时南调的经历和迁客骚人对"两粤犹称乐土"的向往等原因,造成了"桂岭"作为一种诗学意象,不仅象征着遥远,还呈现出某种奇异和神秘的色彩,传达着文人们或畏惧,或赞赏,或落寞的情愫.  相似文献   

17.
清代岭南越台词社考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越台词社是岭南词史上最重要的本土词社。词社成立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二月,共举行了五次雅集。主要成员有谭莹、陈澧、陈良玉、沈世良等九人。越台词社与山堂词社并非同一个词社。词社的创作风貌属于"清空"一体,成员有共同的艺术趋向。另外,社课中的"词史"之作有重要的价值,亦值得关注。越台词社促进了岭南词的发展,在岭南词史上有特殊的词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永正 《学术研究》2007,(12):124-134
明、清两代,广东地区的诗人群体大批涌现,岭南诗歌进入了成熟期。岭南地区最有影响的诗人群体则是以孙蕡为首的南园诗社。南园诗社自元末建社以来,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对岭南诗坛影响甚大。南园诗人,标榜汉魏,力追三唐,尤重风骨,对以"雄直之气"著称的岭南诗派的形成起过重要作用。南园诗社已成为岭南诗派的实体,在中国诗史上应占一定的位置。可以这样说,南园诗社史,就是一部岭南诗派史的简编。南园诗社的余韵流风,直到近代依然未绝。  相似文献   

19.
在唐宋的历史地理中,岭南包括现今的广东、广西、海南的广大地区和越南的一部分,这时候中原人士对于岭南的认知是偏僻边远、蛮荒贫穷的落后区域,而在政治上,岭南也是罪臣逐客的迁谪流放之地。在诗歌地理中,受荒服之地观念的影响,唐诗地理中的岭南等同于失意人生与生命的沉沦,瘴雨蛮烟是其经典的意象。宋代诗人继承了唐诗对岭南地理的普遍认知,并使瘴雨蛮烟意象蔚为大观,但在儒释道思想融合的影响下,江南意象的比对运用及岭南日常生活的大量描绘,使诗歌中的岭南呈现出一片自适闲逸。岭南遂由瘴乡蛮地有了“大舜隐真之地,达人循迹之乡”的意味。  相似文献   

20.
苏轼、秦观被贬岭内期间,生活环境极其艰难.可是,苏秦执着生活,处困排难,随缘自适,"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纵复玉关生人,何殊死葬蛮夷".体察民生疾苦,为当地的人民做力所能及的事.关心国事,反对虐政害民.自苏秦被贬以来所形成的这种随缘自适精神,在他们这一时期写的诗歌中,有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