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蚂(青蛙)节是红水河一带壮族民间一个古老而独特的传统节日,东兰县是蚂节最为流行的地区之一。每年春节举行的“祭蛙婆”活动,其仪式包括请蛙婆、唱蛙婆、孝蛙婆、葬蛙婆等。这种质态古朴、文化内涵丰富的祭蚂活动,是壮族及其先民进入福作农业社会以后,为祈求风调雨顺、人了繁衍、粮食丰收而生发的对青蛙崇拜的一种仪式。蚂节中的敲铜鼓、唱山歌、跳舞等活动,丰富了民间文化生活,展示了当地壮族的历史文化风貌,增进了民族的团结,促进民族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考察由蚂虫另 (青蛙 )图腾信仰而演化形成壮族古老的“蚂虫另节 ,由英雄莫一大王信仰而演化形成壮族“五谷庙节”的过程 ,认为壮族作为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 ,其信仰节日形成的程序是 :普通人和物→获得超常能力→被受益者拥上神殿→定期祭祀形成节日 ,这是农耕民族企图借助超人的能力以达到风调雨顺、六畜兴旺的功利目标的过程 ,也是他们在精神文化上从人间走上神殿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壮族蚂舞展演录像分析,认为:蚂舞从原始的娱神到现代的健身,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呈现传统文化转型的过程。结论:蚂舞文化展演形式不仅凝聚了对此认同的人们,而且为它的繁衍与发展提供了可塑的时间维度。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众多的民族中,关于青蛙的神话传说并不少见,黎族、汉族、纳西族、彝族及藏族的一些支系,都有关于青蛙的神话传说和对青蛙的崇拜现象。但作为一个完整而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和传统节日,却只见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水河上游流域的壮族地区。在东兰、巴马、凤山、天峨等县内的壮族村落,每年春节多举行盛大的蚂蜗节(青蛙节)。对壮族的蚂(虫另)节,学术界曾有过一些研究,但观点和结论众说不一。有的认为是一种图滕崇拜;有的认为属于自然崇拜中的动  相似文献   

5.
蚂节是红水河流域壮族极具农耕色彩的节日。在壮族与汉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其文化要素与内涵不断丰富,壮族神器铜鼓与汉族神兽实现互通,壮族文化与道教文化得以互融,壮、汉民族以仪式为纽带“同祀共欢”。壮、汉民族通过“互鉴”的途径达成“共享”,从而实现彼此文化的交融。蚂节也因此发展成为整合壮汉民族关系的节日庆典。这一鲜活案例不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微观体现,而且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资源,对于从多维度探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论壮族蛙神崇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蛙神崇拜是壮民族诸多的古老图腾崇拜之一 ,曾深刻地影响着壮族人民。本文通过历史文献和民族学材料 ,从蛙图腾的起源、发展及衍变 ,蚂虫另节与蚂虫另歌会、蛙纹铜鼓、花山崖壁画等阐述蛙神崇拜的意义和影响 ,以及壮民族从血缘到族缘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壮族蛙婆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广西红水河两岸的东兰县壮族山村,从古至今,每逢新年到来,都要欢度一次盛大的蛙婆节(青蛙节)。蛙婆节自农历正月初一起延续至月末,村村寨寨铜鼓声不断,男女老少沉醉在欢乐的歌舞之中。壮家过新年,别具新彩。广西各兄弟民族的传统佳节,各有特色,而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要数壮族蛙婆节。它产生于人类历史的初期,源远流长,历久不衰。然而,壮族过去没有自己的文字,历代统治者又把它视为“伤风败俗”,关于蛙婆节没留下史文记载,也极少有人去探究,这是一件遗憾的事。笔者生长在红水河边,小时候参与蛙婆节的活动,建国后从事  相似文献   

8.
壮族对于土的崇拜及其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泥土造人”;考古资料中的陶祖、象征男根的石铲;民间习俗中的男女青年“打泥仗”、“春祭犁圈”、祭田公地母、立土地庙祭土地公以及“人牲祭田”等仪式,都是壮族土崇拜的反映,其目的是祈求农业丰产,人丁繁衍。  相似文献   

9.
汉语西南官话、客家话、白话、湘语等方言中都有以单音节词“(虫另)”或构成双音节词, “蟆(蚂)(虫另)”称青蛙的。作者认为“(虫另)”为壮侗语借词,尤其与壮语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蛙纹铜鼓的文化内涵及社会功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是我国发现蛙纹铜鼓最多的地区,壮族先民瓯骆、俚僚是蛙纹铜鼓的主要铸造者和使用者。铜鼓上所铸的立体蛙形象,是壮族先民崇拜青蛙和崇尚铜鼓的结果,反映了壮族先民进入农业社会后对雨水的依赖,把青蛙视为可呼唤雨水的灵物。同时,青蛙旺盛的繁殖力,被人们奉为多产的象征。将崇拜物青蛙铸于”通神之器”的铜鼓上,企以增强铜鼓的神秘灵性,用于祭赛神灵,以达到风调雨顺,生产丰收,人丁蕃衍的功利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南方民俗中有关青蛙信仰与崇拜的起源说法较多,大致可归纳为三种:一是稻作祈丰收,二是生殖崇拜,三是戏剧之神等,其中的稻作祈丰收说与生殖崇拜说得到较普遍的认同。笔者认为,青蛙信仰起源于原始巫祭祈雨,巫师交感星相而附会成对西方白虎七星中的“奎星”崇拜,然后被衍生为两种祭祀主题方向原始巫之星相学——奎星崇拜——祈雨——稻作祈丰收——社戏祭祀之神,原始巫之星相学——奎星崇拜——治水——驱邪逐疫——祈求生育平安。至今仍盛行的江西省金溪县青蛙崇拜现象,折射出南方古代民族青蛙信仰变迁过程中,由巫师对“奎星”崇拜而附会为青蛙神的交感点,从而揭示南方古代民族青蛙信仰由“理念”嬗变为神祗的“神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壮族“歌圩”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棉飞絮是圩期,柳暗花明任所之,男女行歌同入市,看谁慧舌制新词。这是清代广西龙州文人黄敬椿写的一首“风士诗”,它生动地描述了在繁花似锦的春季,壮族男女青年欢唱聚会的情景。《龙州县志》“风俗”条云:“四月间,乡村男女指地为场,赛歌为戏,名曰“歌圩”。这种“歌圩”习俗,自古以来,在壮族聚居的桂西,特别是左、右江一带和红水河流域普遍盛行,它是壮族人民在特定的时间、地点里举行的传统唱歌节  相似文献   

13.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武宣、象州、罗城、环江、鹿寨、来宾、桂平、贵县、横县、灵山、邕宁、钦州、防城等县内的部份壮族人民中,至今仍然流行着一种以“禳鬼降神”为主要内容,以祈求“神灵”,庇佑“保境安民、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为目的,以戴假面模具唱跳为主要形式的巫术活动。新中国成立前,壮族地区巫术活动,各地名称并不一致。桂东北临桂、阳朔、荔浦一带谓之“跳神”,桂中武宣、象州、鹿寨、贵县一带称“跳庙”,桂南灵山、钦州、防城、邕宁(部分乡)叫“跳岭头”,桂西的宁明、龙州、靖西、德保、田东、田阳、平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民族志和田野考察资料作为研究依据,认为壮族节日活动中,隐含着祈求巫术、驱鬼巫术、占卜巫术三种巫术形态。壮族群众在节日里,利用各种巫术手段来满足自己驱邪避鬼、祈福消灾、预测丰歉的意愿。  相似文献   

15.
壮族麽教文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麽教是壮族先民创造的传统宗教,由布麽传承。麽教崇拜创世神布洛陀为至上神和教主;有一整套的法律事仪式和相应的经书。麽经是壮族先民企求借神力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祈求生存和发展的宗教典籍,折射着壮族的社会发展历程,对研究壮族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及道德观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麽经中的三元(天、地、水)说是壮族传统的宇宙结构观念;麽经中的公(雄)母(雌)观则是壮族认识世界最基本的哲学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捡骨葬——壮族主要的葬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楚之南,有炎人国者,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共骨”。(《墨子》节葬下) 关于“炎人国”的情况,其他古籍没有什么记载,所以我们知之不多。但《墨子》一书治学态度严谨,绝非一般“志怪”之书可比,书中记述大都有较翔实的根据。“楚之南”按方位考之,当在今湖南南部和广东、广西、贵州一带,这正是古代壮族先民居住的地方。“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正是壮族捡骨葬的真实写照,故《墨子》这段记载,无疑是壮族的主要葬制——捡骨葬的最早记录。  相似文献   

17.
农历三月初三,壮族称之为“歌节”或“歌圩”,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于一体,是壮民族独特文化传统和心理素质的集中反映。它应归属于何种类型?是壮家的年节,或者是古老的求育节、求偶节?其起源和发展演变情况又是怎样?笔者认为,它应是以唱歌为主要形式乐神择偶的大型群众性活动。本文试就此作一粗浅探讨,诚望指教。 一、壮民族的独特性格——以歌乐神和以歌择偶 壮族三月三歌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隆重节日。这天,壮乡家家户户蒸五色糯米饭,  相似文献   

18.
壮族是全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由于分布范围广,各居住区域地理环境、民族结构不同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而分成很多的支系。其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与云南省广南县边界一带,居住着一支自称为“布侬”的壮人,他们在语言、服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都与其他壮人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他们每年逢七月十五日“擂背节”的习俗更著异彩。笔者身为“布侬”人,曾多次参加“擂背节”活动,近年来从事地方工作,又对“擂背节”作了一些调查,现将所了解的两省边界“布侬”人“擂背节”的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布泰”村的年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拉加信府金满县诺囊乡侬肯塞村的村民“布泰”,据其自述是从越南奠边府辗转经过老挝而后落居于今地的,相传已历5代。在“布泰”村中,每年除1月和12月没节过外,其它各月均有节日。二月“潘关栏”节(ban~4 kun~1 Ian~4)。“栏”是打谷时绞起禾谷拍打的器具,“关”是灵魂。“潘关栏”节就是借祭祀打谷用具以祈求谷物丰登的节日。节期不一,分散举行,由各家灵活掌握,只要在二月内哪一天都可举行。供品只用鸡蛋。其意是“栏”魂受用后滑溜滋润,会揽得更多的禾谷。一年开头,秧苗未插而过“潘关栏”  相似文献   

20.
“歌会”,是壮族民歌活动的一种体制,是壮族人民用来反映变革社会、变革生活的斗争现实的一种口头文学活动方式。这种“歌的聚会”跟壮族“歌圩”有亲缘关系,但不是一回事。它的活动体制的形成比“歌圩”大约晚一千年,但它自从在壮族人民实际生活中出现,便与“歌圩”并驾齐驱,各自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的功用。而且令人惊异的是,在“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