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胡彬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3(9):110-118
作为中国经济落后的省份,贵州在四大区域板块结构日益清晰化并被赋予同等重要的战略发展地位和倡导区域间互联互动的"十一五"期间,能否通过广泛的区域经济合作获得转型的机遇和后发优势,摆脱边缘化的不利地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文章在总结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经验的基础上,对依托多元区域合作实现贵州发展转型的路径做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工业强省"战略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贵州经济发展战略,符合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贵州发展实际. 贵州"工业强省"必须解决贵州工业存在着的两大主要问题,即发展速度慢和产业结构严重失调.前者属于量的范畴,即"快"的问题;后者属于质的范畴,即"好"的问题.只有同时关注着两大问题,贵州"工业强省"才能做到又好又快和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贵州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晶  刘舜青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3(9):124-127
贵州是我国最大的岩溶分布区,贫困和环境退化纠缠在一起,形成"生态脆弱-贫困-掠夺式开发-环境退化-更贫困"的恶性循环,导致"三农"问题更加突出;在适宜区域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这种恶性循环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贵州独特的地质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得到了关于贵州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的一个基本模型.应用该模型可以比较准确地遴选出具有开发潜力和适合开发的村寨,更好地实现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锡富 《学术论坛》2005,3(4):99-102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其能否解决好,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能否实现."三农"问题的实质就是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就在于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发以来,贵州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能源、原材料加工业等重化工业,极大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增长,改善了地区人民的生活.但与周边省区乃至西部省区的平均水平相比,贵州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差距却在不断拉大,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的"欠发达"省情也未发生根本性转变.通过对贵州产业结构低度化的实证分析,探究实现贵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有着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两高"通道(即贵广快速铁路和贵广高速公路的简称,下同)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改变贵州区域发展条件、推进贵州与珠三角地区紧密联接、构建贵州区域发展大格局和出海新通道的新世纪宏伟工程."两高"通道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将为贵州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快"两高"通道建设,充分发挥其对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断壮大贵州县域经济实力,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富民兴黔事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应坚持以科学发展现为指导,通过"工业化"、"民营化"、"特色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来促进贵州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8年的贵州"瓮安事件"、云南的"孟连事件"等表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问题,越来越成为当代中国能否顺利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转型社会中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运行的大问题.很显然,认识和把握现代化进程中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规律和种类,对减轻转型社会过程中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对执政党的执政安全和社会良性发展的冲击和震荡是非常有必要和紧迫的.为此,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特别关注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研究,成为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种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魏红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6(12):87-91
高科技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其发展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将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国各省份高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分为优势发展战略,平衡发展战略及贵州的尝试性平衡发展战略等.在此基础上,贵州必须选择分阶段针对性的竞争战略,即通过由业态增长极进入业态寡头,搭载产业进入全球市场,进而搭载旅游业进入全球市场的竞争路径,以达到战略性和经济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60年代,苏联决策层提出了"超高速度"开发东部地区的战略.苏联对西伯利亚加速开发的目的,是希望进一步开发该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成为西部的战略后方和东线的前哨基地.然而这次开发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原因,加之苏联领导人对当时国际局势有失偏颇的估计,导致了某些政策的制定偏离了经济规律,给西伯利亚日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贵州的城镇化得到了稳定快速的发展,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贵州省需结合实际情况,从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教育投入、加强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五个方面采取措施,大力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引导人才合理流动,为贵州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促进贵州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 ,是贵州投资密度最集中、建设规模最大、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群众受益最多的重要时期。投资已成为拉动贵州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GDP增长速度的一半以上是靠投资拉动。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尽快缩小贵州与全国发展的差距 ,除应努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国内外资金外 ,还需国家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建设资金渠道 ,加大投资力度 ,对贵州继续给予政策和投资倾斜。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发展战略的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战略不同,"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崛起"发展战略没有将未来两地区在全国的地位进行明确,也没有阐释出地区发展的战略重点.因此,有必要剖析中部与西部地区在全国未来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揭示出其由于基础条件的差异引起的不同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地区发展战略,并通过比较两大战略引出全国地区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甘肃经济发展中的"大十字"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大开发给甘肃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实施何种发展战略是甘肃经济发[内容础上提出了"大十字"的发展战略,以点轴结构为理论前提,进一步发展陇海兰新、312国道和黄河沿线经济,促进其对甘肃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路平教授等人的大作<阳明文化与贵州旅游--贵州阳明文化旅游圈的透视与开发>对拓宽阳明学研究与开发贵州地方旅游,均可谓大有功矣.在笔者看来,<阳明文化>一书有如下几个特色,概括起来可以用"新"、"拧"、"精"三个字来表述.  相似文献   

16.
运用IU/NU数量测度方法及其协调性判别标准,对贵州1952-2011年期间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性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贵州处于工业化滞后、城镇化相对超前的不协调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贵州工业化水平低下,导致城镇化产业支撑不足,致使"人口红利"外流。促进贵州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关键在于进一步加快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夯实城镇化产业基础,有效扩大就业容量。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为贵州扩大开放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让贵州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西部大开发过去的十年中,贵州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卓有成效,经济发展方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人才引进等软环境逐步优化.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中央将继续扩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地处西部的贵州,又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如何抢抓机遇,实现对内对外更大程度的开放是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构建贵州中药产业竞争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贵州中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依托品种、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优势,贵州中药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具有地区主导产业发展优势和持续竞争力.依照竞争优势理论,构建贵州中药产业竞争战略,必须完善和发展中药产业的政策支持系统;以知识经济为导向,加快产业的现代化建设,增加竞争实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发挥传统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佛教文化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其进行旅游开发具有重大的意义.贵州省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具有丰富而独特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文章在分类概速贵州省丰富而具有地方民族特色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贵州发展佛教文化旅游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开发贵州佛教文化旅游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一个省区的发展战略,是体现该省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长期性、全局性和规律性的东西.要从总体上把握住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筛选出那些经常起决定性作用的若干客观因素,作为制定战略的依据.就贵州而论,我们认为,其主要依据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省情省力,国内国际市场的趋势,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二千九百万各族人民的意愿.从贵州的实际出发,以上述诸要素为依据,才能把我省的发展战略建立在主客观相符合的科学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