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应明确,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长期、系统、复杂的工程。高校教师作为推进者对推进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推进工作,首先应建设好高校的教师队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传播学的视角看,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少数民族传播者拥有接近性特质。这种接近性特质能使传播者的传播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受众中产生"自己人效应",从而提升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作为民族大家庭的缩影,民族高校是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及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窗口,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创造了有利的传播环境。"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史""少数民族史""少数民族近现代史"等课程作为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独特媒介,有助于提升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所有这些构成了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3.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大学生进一步接受和学习、理解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开展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途径的研究与探索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教育实践、加强工作队伍建设等环节,推进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长效机制建设,探索更加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内容和本质要求。从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意义着手,分析了当前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5.
民族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也就决定了民族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方面也要有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时代问题进程中的历史遗存.它既是以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结晶,也是推进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资源.多年来,井冈山大学秉承以“井冈山精神办学育人”的办学理念,依托井冈山及其周边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系列教学活动,在高校层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责任和独特优势。在新的起点上,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做好"三个紧密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通俗性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系统性;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与推进大众化的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在阐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两者的关系,并从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和网络载体等方面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路径选择是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居于主导地位。面对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存在的诸多问题,积极优化理论课主导功能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载体路径,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建设实践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产物。它既有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因,也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因此,是推进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资源。我们应结合红色文化的特性和功能,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全方位、多渠道推进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大众化,高校的个性化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高校办学模式千校一面,这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要求不相适应。为此,必须从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明确高校办学定位、构建特色专业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个性校园文化等方面推进高校的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大学文化建设是不能忽视的最核心因素之一;大学文化环境和文化精神的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并推动学校的发展。文章从中国现代意义大学本身就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产物,受社会背景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而缺乏现代大学的文化精神,及如何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推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等方面分析,指出提升大学的整体水平,跻身世界先进教育之列,要继续加大教育的开放,包括文化的开放,让中国大学在多元文化碰撞下,形成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之上的新的现代大学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3.
现代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对弘扬和培育国家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大学文化、大学精神是建设和发展现代大学的两大重要要素,深入研究大学特质,大力培育校园文化,创新大学精神,并从深层次上思考和发掘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内涵以及关系,对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和完善新媒体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信息监管体制,提高网络传播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促进传统优势与新媒体联动,加强舆论引导;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对于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不仅体现出高等教育的发展成就,也必然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仍然不足、高考招生制度引发出教育不公平的矛盾、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之间的脱节、外延式规模发展与内涵型质量提高之间的偏离。为此,政府、高校、社会应共同努力,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及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校二级学院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延伸,是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学院发展的灵魂和动力。高校二级学院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学术文化、育人文化、制度文化、人文文化和标识文化五个方面的重点内容。搞好二级学院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丰富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弘扬大学精神,而且对于增强学院软实力、优化学院育人环境、传承学院文化传统、提高学院管理水平、彰显学院个性特色、塑造学院外部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大学已经快速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在现代互联网海量信息的开放大背景下,现代大学如何谋划发展,地方高校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找准在国家高等教育大系统和行业院校中的位置,需要高校管理者彻底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途径,根据国家目标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用务实的精神制定适合地方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8.
新升本科院校如何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升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一开始就面临着高等院校激烈的竞争、人们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招生和就业压力的增加、办学条件和办学经费的相对不足等等挑战,因此必须采取及时的策略应对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的是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探求最佳的教育方案和措施。国防教育实质上是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通过有效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素质教育。高校国防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发挥国防教育的“育人功能”,既顺应了新时期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培育全民国防意识,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又适应了现代教育质量观的要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力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