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使马戛尔尼与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戛尔尼访华的目的在于巩固与扩大中英贸易,重点是茶叶贸易。中英贸易开展后,英国各阶层饮茶日益普遍,输入量大增,茶叶贸易给政府和商人带来了巨大利益。马戛尔尼在各方撮合下,出于维护英国对华茶叶贸易特权,保证东印度公司的利益,并伺机收集与茶有关的一切情报出使中国。访华期间,他悉心考察茶事,收集茶籽送至印度培植,向乾隆提交保证茶叶贸易的国书,亲身经历了一次中华茶文化的熏陶。使华产生了两大后果:一是刺激了英国加紧茶叶试植活动;二是加快了鸦片换取茶叶的罪恶活动,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相似文献   

2.
清初,清政府沿袭明代的海禁政策,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为朝贡贸易。1684年,康熙皇帝开海禁,设立江浙闽粤四海关,管理对外贸易。但四口通商对早期的中英贸易影响甚微,一方面是因为英国没有被清政府纳入朝贡体系,英商不享受相应的优待政策。对于缺少贸易中转站又不了解中国市场行情的英国商船来说,即便到达四口也难以售出货物,更无力购买大宗的中国商品。另一方面,四口都缺乏同英商长期贸易的准备,一时难以组织英商所需的货源。为了加强对英商的管理,1757年,乾隆皇帝将中英贸易限定于广州一地,并推行公行制度。同年,东印度公司职能发生转变,实力强大的“公司国家”垄断中国与欧洲的茶叶贸易,中英贸易进入大发展时期,鸦片贸易成为东印度公司平衡收支的重要筹码。  相似文献   

3.
根据茶叶国际贸易产销形势,剖析了世界茶叶生产与贸易发展的特点:茶园面积仍在发展;茶叶产销量持续增长;产销增长率基本持平;世界茶叶需求与消费多元化发展迅速;茶价在低迷中徘徊。指出世界茶叶贸易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拍卖中心由集中转向分散;贸易方式进一步灵活多样,且趋向多元化;新型产品悄然兴起;"绿色壁垒"取代关税壁垒。  相似文献   

4.
清代以晋商为代表的中国商人和俄国商人在恰克图开展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茶叶贸易活动,在世界贸易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山西本地不产茶,这就使得晋商在整个茶叶贸易过程中需要进行南下购茶、北上贩茶的长途贩运,这一过程同时也就伴随着与茶叶贸易有关的人员流动的发生。文章以清代晋商为主导的恰克图贸易为视角,以茶叶贸易规模的变化对与之相关的人员流动数量进行估算,以期对与恰克图茶叶贸易相关的人员流动进行探讨,进而揭示恰克图贸易中所隐含的经济早期近代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藏区茶贸易过程复杂,不仅展现了不同阶层的生活状况,也展现了茶叶的满足情况。贸易概况与茶商种类与经营方式是藏区茶叶贸易的主体内容。藏区内的茶叶贸易主要被寺院与贵族垄断。底层百姓把茶叶交换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满足生活需求为主。  相似文献   

6.
选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等3个指标,对中国和印度两国茶叶出口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当前印度的茶叶出口竞争力强于中国。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认为中国茶叶的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树立茶叶品牌,规范茶叶出口竞争市场;开拓绿茶的国际市场潜力,加快红茶品种的发展;强化出口茶叶的质量安全,完善茶叶市场交易流通机制,建立统一的茶叶市场拍卖平台,以提高我国茶叶产业的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蓝郁 《社区》2012,(29):15-15
为庆祝英女王登基60周年钻禧纪念,英国著名茶商推出以印度阿萨姆茶和中国云南红茶配制的顶级茶叶。这款茶甚为exclusive.铁罐包装精美别致。纵然不曾出产任何茶叶,但英国人将茶喝出一种优雅习俗,从王室到平民百姓.无茶不欢。  相似文献   

8.
交引茶制是宋代茶叶间接专卖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引茶制下政府必须组织庞大的官僚队伍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才能确保茶叶贸易的实施。本文以交引茶制下政府的贸易费用为视角切入分析交引法衰败的原因,并从茶业经济发展的宏观角度论述了宋代茶法频繁变动的经济根源  相似文献   

9.
明代招商中茶制是明朝利用茶商的力量将川陕茶叶运往西北茶马司易马,并以变卖茶叶运输总量的百分之六十作为酬劳。这一茶政制度的实施将茶商推向了汉藏茶马贸易的前台,出现了官茶商营、官商分利的局面,打破了明政府垄断茶利的格局,为茶商专营边茶的特权地位创造了条件,也为官营向商营贸易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宋代茶叶在财政上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宋代的茶叶生产、茶叶政策、茶马贸易、财政状况以及茶利在财政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与西方的茶叶贸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8世纪以来,西方消费市场对茶叶的旺盛需求刺激了中国与西方的茶叶贸易,中国茶叶在世界市场上的独占地位使中国对外贸易长期顺差。与此同时,英国等西方国家也在茶叶贸易中赢得了自己的利益。由于19世纪中叶印度、日本、锡兰等国茶叶开始大量出口,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地位不断下降。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看,中国已不可能继续依赖初级产品出口实现贸易优势,但发展相对优势的茶叶商品出口仍可以使中国取得对外贸易的比较利益。  相似文献   

12.
清朝政府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推行了茶马贸易、陕甘茶引、以票代引、四川边引、部票贸易等五种不同的茶叶边销模式。五种茶叶边销模式的茶源地、茶叶种类、经营主体和课税标准差异明显。茶叶边销是清政府治边的重要策略:一方面,清政府通过茶叶边销征收茶税,增加财政收入,为其治理边疆提供财政支持;另一方面,清政府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通过茶叶边销降低其治理边疆的成本。此外,茶叶边销还促进了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商品交换,推动了边疆牧区土特产的商品化,推进了内地与边疆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历史疆域的稳固意义重大。它促使清代边疆地区形成点、线结合的贸易网络,推动了清代边疆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从而塑造了清代边疆地区新的城市空间分布体系,奠定了后来中国边疆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3.
进入19世纪80年代后,由于印度茶的崛起,汉口茶市受到来自国际市场的猛烈冲击,茶农、茶商均苦不堪言.究其原因,在于印度茶园采取的是在英国资本控制下的资本主义大生产,其规模经济产生的高效率,实非传统手工、分散经营、资金匮乏、厘税苛繁、信息不灵的中国个体茶农可比.这意味着,中国茶的成本必然高于印度茶,在价格竞争上没有多少优势可言.晚清汉口茶叶市场虽然受到印度茶不同程度的挑战而时有剧烈波动,但整体贸易状况仍属繁盛.个中原因,概有如下三点一是俄国市场需求旺盛,常年刺激着砖茶的巨额出口.二是欧美市场仍看好华茶.三是国内需求大,这从晚清汉口茶馆业的蓬勃发展即可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4.
珠茶产地主要集中在以平水为中心的会稽山、四明山和天台山区.珠茶产区成为民国时期浙江四大重点产茶区之一,其茶叶产量占浙江的一半,创办了专门的茶场,采用集中条栽技术.珠茶由洋庄茶栈和土庄茶栈制作,远销欧美和非洲市场.由于茶商掺假着色,国内战争频仍,加上日本、印度、锡兰等国茶叶的竞争,珠茶的外销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中英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显示,英国脱欧后,短期内对中英贸易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长远分析,中英贸易占中国总贸易的比重和贸易结合度还不高,中英贸易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中英在某些产品上优势互补,而且英国脱欧后将不再享有作为欧盟成员国的零关税等优惠贸易条件,会削弱英国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从而有利于增加中英贸易的合作机会,扩大中英贸易进出口的规模。  相似文献   

16.
清末民初,西北各族与内地的皮毛贸易,已替代茶马互市成为一项最活跃的经济活动。皮毛贸易不仅加强了西北各族人民与内地人民之间的互相联系,外国商人也从中攫取了大量的廉价原料,马步芳家族在皮毛贸易中积聚资金,成为新崛起的军阀。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清朝建立以后,随着清廷在全国范围内统治秩序的确立,以及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民间贸易的繁荣,茶法、马政也开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康熙初年,裁撤了苑马监和茶事御史,放宽私茶贸易禁令,茶叶改由民间自由贸易。青海地区蒙、藏等族携带羊毛、皮张、土特产等,到东部汉、回等族聚居处,换取茶叶、布疋、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然此时尚无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元明时期的茶业发展概况以及茶业管理制度进行了阐释。文章认为,元明时期茶叶茶区、茶叶品种、消费方式均出现了重要变革。在茶业管理制度上,除了继承唐宋时期的榷茶制度外,茶叶贸易出现了重要的革新。这些变革过程是统治者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也是历史路径依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陈晓阳,男,1957年生,高级经济师。1979年7月毕业于湖南农学院(现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现为湖南省三利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湖南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茶叶协会副理事长,湖南省高级评茶师。多年来,陈晓阳积极致力于推进湖南省茶叶声业化建设进程,他长期从事茶叶生产、加工、进出口贸易及企业管理,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他带领公司员工大刀阔斧地进行企业体制改革。2002年改制后成立的湖南省三利进出15有限公司,集贸易、生产、科研于一体,主营红茶、绿茶、花茶、鸟龙茶、特种茶等各类茶叶,产品远销独联体…  相似文献   

19.
着眼于21世纪,研究中英投资与贸易发展战略,增进双方友好、理解和相互信任,对促进中英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本研究报告基于对苏格兰和福建省部分企业的调查,分析研究中英企业投资与贸易发展机会及其主要障碍;并基于中英企业的经营实践,得出中英企业合资经营是建立双方友好、理解和信任关系、克服文化障碍、拓展中国市场、英国市场和欧共体市场的较好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0.
张家口作为“万里茶道”上重要的商贸节点市镇,不仅是重要的军事重镇,同时也是北方茶都。清代的张家口较之明代,其职能发生如下变化:一是由军事重镇逐渐转向以茶叶贸易为主的商业集镇;二是由最初国内各民族间的茶马互市场所转向连接亚欧茶叶市场枢纽性市镇。茶马互市的开通、张库大道的形成、榷关的设立,共同促成了张家口北方茶都的形成,张家口茶叶贸易的兴衰是“万里茶道”兴衰的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