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举民主和政策民主是现代国家民主政治的两种形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采取选举民主形式,以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从而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们不能实行西方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现阶段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也不能实行选举民主,而只能实行政策民主,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传到中国,正值中国民主建设刚刚起步之际,许多学者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影响.将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联系起来研究.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生命这一命题的提出,其现实意义在于明确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明确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即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和追求目标,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又为人民民主提供了旺盛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民主社会主义起源于十九世纪第一国际期间的社会民主主义,中经第二国际期间改良主义逐步演变,后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而来,是西方国家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工党)的思想理论体系和意识形态。政治上主张议会民主选举上台执政,通过改良实现政治“民主”,反对暴力革命。经济方面主张放弃消灭私有制的观念,用对经济的民主监督取而代之,用共同的经济民主来补充议会民主。文化上的指导思想是多元化的。社会方面主张注重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民主社会主义试图以超阶级的、抽象的民主、自由的普世伦理价值观念为出发点,寻求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解决。国内一些人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把民主社会主义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的说法是歪曲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不能救中国,它只能引导中国走向资本主义,而中国只有坚定地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有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由理论向实践形态转化的中间环节,主权原则与治权原则、自由原则与平等原则、开放原则与竞争原则、多数原则与少数原则、合作原则与协商原则、法制原则与程序原则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要求,是指导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基本准则 ,是调整社会主义民主关系的基本依据,是评价社会主义民主生活的基本尺度,因而在社会主义民主运作中处于枢纽的地位,具有普适的性质、起着规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是性质根本不同的两种思想理论,在指导思想、政党性质、奋斗目标等方面存在着本质区别。但是,对于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们应该在对其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在否定其基本理论原则的同时,借鉴其某些有积极意义的思想,以促进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选举民主和政策民主是现代国家民主政治的两种形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采取选举民主形式 ,以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从而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决定了我们不能实行西方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 ;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现阶段由于条件的限制 ,我们也不能实行选举民主 ,而只能实行政策民主 ,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7.
民主社会主义起源于十九世纪第一国际期间的社会民主主义,中经第二国际期间改良主义逐步演变,后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而来,是西方国家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工党)的思想理论体系和意识形态。政治上主张议会民主选举上台执政,通过改良实现政治民主,反对暴力革命。经济方面主张放弃消灭私有制的观念,用对经济的民主监督取而代之,用共同的经济民主来补充议会民主。文化上的指导思想是多元化的。社会方面主张注重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民主社会主义试图以超阶级的、抽象的民主、自由的普世伦理价值观念为出发点,寻求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解决。国内一些人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把民主社会主义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的说法是歪曲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不能救中国,它只能引导中国走向资本主义,而中国只有坚定地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有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它不仅是社会主义的目标,也是现代化建设的保证;中国的民主应体现社会主义原则;我国在推进民主的进程中,应符合中国的国情。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在我国的民主建设中,要使民主逐步走向法制化。  相似文献   

9.
民主政治有三大原则或三大构成要素,即多数原则、程序原则、少数原则;各原则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构成民主政治的完整体系,缺一不可;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它们,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扬民主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0.
民主政治是一种思想理念与国家制度形态.西方民主政治泛指西方的国家制度形态,它继承了西方古代奴隶制民主政治的精华,在反神教斗争中逐步形成.由于西方各国的国情不同,又形成了诸种民主政治模式和原则,其目的都是为了表达和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和意志.  相似文献   

11.
西方代议制民主是资本实现统治权力的工具.权力的资本属性与民主实质(人民主权原则)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西方民主制度危机的根源.普选权的到来,资本的统治权出现了正当性危机,促使"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转向为选举民主理论.选举民主理论抛弃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又陷入新的制度性危机,促使社会民主、参与式民主和协商民主等救赎型民主理论的出现.然而,囿于其制度本性,西方民主无法依靠自身的理论修正,挽救危机,它必然会被民主形式与实质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超越.  相似文献   

12.
西方主流民主模式是选举民主,其核心是“一人一票”的公平程序。20世纪后期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则强调民主过程中的辩论、反思、公共利益等实质要求,将民主合法性的讨论集中在了民主协商的程序要求和实质要求当中。在这一问题上,哈贝马斯将民主协商的合法性完全置于理想的协商程序当中;罗尔斯则认为,理想的协商程序所确立的原则构成了协商民主合法性的主要来源,但协商过程中的实质要求和协商结果同样构成民主合法性的检验标准。新近的某些协商民主论者则结合现实的制度和经验进一步丰富了协商民主合法性的讨论。理清不同主张之间的异同,有利于理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逻辑演进、核心观念和最新进展,进而有助于理解西方协商民主同我国协商民主的差异和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是西方民主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它实现了近代民主向当代民主的重大转化。“非国家形态民主”和“治理型民主”的形成、民主制度的改进等对西方国家的社会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协调型与冲突型两大民主理念模式的形成使西方民主理念的模式更加丰富,“少数原则”的提出使民主的原则更加科学,普选制、利益集团与新闻舆论三位一体的结合形成当代西方直接民主的机制,实现了间接民主与直接民主的结合。西方民主的转型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在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应注重民主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民主理念的确立,民主理想和民主现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协商民主代表着新的理论变化和实践方向.在我国,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西方,面对棘手的现实问题以及自由主义民主的弊病,西方亦提出了协商民主.然中西方协商民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且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尤为明显——西方偏重于个人主义,我国则偏重于集体(整体)主义.这种价值取向差异既体现着中西方协商民主的不同性质,也影响着中西方协商民主的不同实践.  相似文献   

15.
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党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先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把国家生活纳入法治轨道;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建设,要致力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关键要把共产党内的民主搞好,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16.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中一个颇受人们关注且具永恒魅力的问题。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中,首先要明确两种态度:一是正确对待西方政治文明;二是正确对待中国国情。其次要处理“三对关系”:民主与稳定;民主与法制;民主与权威。最后要扩大“四种权利”: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取向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牢牢把握它的基准点:党内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先决要件;公民意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人文基础;宪政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律保障;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对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阐述和新表达。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丰富的历史逻辑和严密的现实逻辑,是三者的辩证统一。在理论逻辑上,全过程人民民主继承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和中华传统民本思想,批判西方民主制度;在历史逻辑上,全过程人民民主经过了延安时期的初步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逐步形成、改革开放后的不断完善和新时代以来的深入发展;在实践逻辑上,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也是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和我国人民民主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人民至上,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关键在于划清社会主义民主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必须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后期,协商民主成为西方民主理论的一种新转向,代表西方民主的最新发展。我国协商民主在民主价值、目标追求和政治文化背景上与西方有本质区别,但西方协商民主所强调的公平、公开、包容、理性、协商等原则和理念,则与我国协商民主的政治诉求相契合。以此为切入点,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在协商民主视阈下探讨我国政治民主发展所需要的现代政治人格的塑造问题。以西方协商民主与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治诉求的趋同为着眼点,力陈现代政治人格所具有的特点,提出从制度、文化、社会以及公民自身等方面着手塑造现代政治人格,以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