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再”的词义与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再”的词义与词性栾允庆“再”是个古老的文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已经出现,在古典文献中也屡见不鲜,可以说是个常见的古汉语虚词。“再”在甲骨文中写作“”,从“二”从“”,“”是鱼的象形字,但该义项并不多见,这正如“难”、“而”等常见字一样。“难”造...  相似文献   

2.
“城市”——人口和各种资源在空间上的积聚和集中——的形成,从来是非常“主观”的事情。问题是,城市是数之不尽的“主观”在竞争中“凑”到一起的结果。挥舞权杖,划乡为“城”是可能的,但是其他因素来不得“凑”,最后可以“凑”到什么  相似文献   

3.
庄子一生,一直在追求“法天贵真,不拘于俗”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境界,它在“天人合一”这一根本观念的影响下,把人生的最高境界与审美境界统一起来,对中国美学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庄子》一书中,“天”与“道”是经常出现的概念,也是庄子思想的基本范畴。就其基本含义而言,“天”就是指“道”。(天地》篇云:“通于天者,道也”,“道兼于天”。“道兼于天”的命题实质上即是“道法自然”的命题。因为庄子在使用“天”这一范畴时,一是指万物自然的本真状态;二是指自然“无为”的人生态度。这样…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人生观不过是人生体验的系统化和哲理化。在笔者看来,从宏观的角度可以把人生体验分为“在感”和“不在感”两大类,人生观的实质就表现为“在感”与“不在感”之间的张力关系。弄清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界定儒家人生观以及探求它走向衰落的原因,是十分必要的。所谓“在感”指的是肯定个体生命存在的积极体验。“在感”是从人的存在这一基本事实“升”起来的。换言之,我们是被抛进“在感”的。每个人都通过“在感”确证自己的生存。正如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通过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身。…  相似文献   

5.
在毛泽东的众多著述中,“人民”“百姓”“大众”大抵是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对这一“毛泽东现象”的研究,一般习惯把它解释为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的运用和发展。这一解释是正确的,但它忽视了产生这种现象更为深刻的原因。其实,周恩来在1949年就曾说过:“毛泽东是在中国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巨大人物”,“是跟中国人民血肉相联系的,是跟中国的大地、中国的社会密切相关的。”①斯诺早在30年代也有相同的见解。他认为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的迫切要求……作了综合和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从而使他“成为一个非…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纲领就是旗帜,旗帜就是方向。“讲话”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行动指南。“讲话”的主题重大,思想深刻,内容丰富。 “讲话”具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创造性。“讲话”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体现了开拓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本质。二是时代性。“讲话”站在时代的前列,从时代的高度提出问顶,分析问题,回答问题。三是实践性。实践至上,从实践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讲话”不仅有很强的理论性,而且贴近现实,指导实践,有…  相似文献   

7.
“气”在《庄子》中内容广博,灵活多变,与老庄哲学思想融为一体。在庄子的思想中,“道”是“气”产生的基础。《庄子》中“气”的概念,建立在道家学说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源,极大地丰富了汉语文化的内涵。汉语中,有许多“气化词”,其内核和庄子中的“气”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8.
庄子“无己”与杨朱“贵己”的比较李季林先生在《贵州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发表如题文章认为,老庄之学的“无己”与杨朱之学的“贵己”,一是无我,一是为我,这是方法或途径上的差异,他们的目的则是一致的:存我,全生。若说“贵己”是正题,“无己”是反题,那...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所确立的文化本作精神是什么?或者说五四精神是什么?人们肯定会回答是“科学”与“民主”。把五四文化精神归纳为“科学”与“民主”,固然是极有道理,不过,在我们看来,这决非五四文化精神的全部。“科学”与“民主”是五四运动的旗帜,但同时也是此前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旗帜。早在戊戌变法前夕,严复就曾揭橥出“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是西方文化的命脉,并进而提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要用”的新文化体用现①。因此,“科学”与“民主”尚不足以概括五四文化革新的底蕴。我们认为,五四运动的本质内容是对…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的姓、名、字、号是一门学问。由“名”之字义引出的“字”(如岳飞字鹏举)都是既定的,即是父母给定的,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而作为人名之外的“号”则是另起的或后起的,是自称的或自号的,如葛洪自号“抱朴子”,陶弘景自称“华阳隐居”,并由此在人间著述书札以“号”代名。怀着这种常识,在重读《明儒学案》之余,发现这种起自于晋宋时期的自“号”风气(见《日知录》卷二十三《自称字》),在明代得到极大的普及,以致使黄宗表在编《明儒学案》目录时往往将“号”置“名”前,出现的称呼竟然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1.
学术与幻想     
学术研究离不开幻想。幻想是什么?幻想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激动.是“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的不安,是“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的潇洒,是“寂然凝虑,思接千里”的沉思,是“眉捷之前.卷舒风云之色”的敏锐。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提出的“语言是存在的家”,表明了语言与存在的不可分割,二者是表里关系,语言与存在“同在”。哲学要求的语言,不是日常语言工具,而是更具体、更实在的语言,是和“存在”“同在”的“语言”。哲学所思、所说的那个存在,是具体的、时间性的、历史性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哲学”、“哲学家”与“存在”同“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就真的不是一种理论的工作,而是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要求的语言,不是工具性的,而是存在性的,而存在性语言,则更需要生活。于是,哲学离不开母语。坚守自己母语的同时,应努力将不同语言的哲学思考成果化解,使之成为自己的语言,从而丰富和扩大自己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委书记贾志杰同志曾尖锐地指出:“湖北最大的实际是发展不够,最大的差距是思想解放不够,最突出的问题是落实不够。”最近两年,湖北省委针对这个最突出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包括提出“高举团结。发展、廉洁三面旗帜”,倡导“团结拚搏、求是创新、抢前争先、实干快上”的湖北精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整顿机关作风,从而使“抓紧抓紧再抓紧、落实落实再落实”成为回荡在荆楚大地的“主旋律”。然而,“落实不够”仍然是我们许多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决心在嘴上,行动在会上,落实在纸上”,这一现象在许多…  相似文献   

14.
词语都有“含混性”。当事物落入含混区时,在原则上我们难于确定它是“甲”还是“非甲”。这并非事物本身具有矛盾,而是我们内心有点“不确定”,有点“矛盾”!在下面,我们举例说明这个问题。1.酋长是我的亲戚!非洲酋长六十大寿,大排筵席。他宣布,凡是他亲戚都可参加,不派访柬了。张是住在香港的中国人,认是“亲戚”,准备赴宴。李是张的世交,当然清楚他的身世,笑问:“怎么会呢?”张论证:“甲是我叔叔,乙是甲姑丈,丙是乙表妹,丁娶了丙……循此下去,你和香港每一个人都是我亲戚。”李:“有道理,亲戚的亲戚也是亲戚,但…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它“关系到我国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关键是党风建设和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党的领导干部要在全党发挥表率作用”。这是党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群众的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关键力量,起着组织、教…  相似文献   

16.
存在问题一直是最重要的哲学问题之一,不同时代的哲学家为此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解答。存在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第一,存在自身是无名的,是前语言的。在现代哲学的所谓“语言学转向”中,存在被理解为语言,哲学家们认为“文本之外无物存在”,以及“在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这种观点恰恰忘记了何为真正的存在。存在自身是不可描述的,一切描述都已经不是存在自身,勉强可以称之为“无名”,但这个“无名”已经是一种有名。恰是语言遮蔽了存在。语言所建立起来的“世界”,是无名之域后退才出现的,是次一级的存在。第二,在这个语言建立起来的“世界”之中,“看”具有优先性,视觉是存在感的主要来源。视觉隐喻不仅支配着西方哲学,也支配着整个人类文化和每个人的世界。第三,由语言所建构的世界中的存在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亲在和间在。亲在即在场,间在是非在场。亲在或此在是一切存在之根,是存在的逻辑起点。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一切存在的确认需以意识为逻辑前提。若没有意识,就没有存在是否存在的问题了。每个人的“宇宙”随着意识的诞生而开始,也随着意识的消失而终结。  相似文献   

17.
略论“商标”与“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和“品牌”是近年来使用极为频繁的两个概念。在涉及商品的牌号时,有的称“商标”,有的称“品牌”。在涉及牌号的无形资产价值时,有的称“商标评估”、“商标资产”、“商标价值”,有的称“品牌评估”、“品牌资产”、“品牌价值”。而不少时候,两个概念被交替使用,忽而“商标”,忽而“品牌”。那么,这两个概念是否完全等同,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些差异?这是一个最易混淆的问题,也是最难说清楚的问题。但是,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现实上讲,这两个概念都需要澄清,因为恰恰是对这两者缺乏科学把握,致使不少企业在无形资…  相似文献   

18.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政治思想的结晶。他在追述“三民主义”的思想来源时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门“因袭”传统文化是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此过程中,孙中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创新思想。‘“民族主义”在“三民主义”政纲中影响巨大,是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的旗帜。在关于“民族主义”的诸多言论中,孙中山从传统文化中广泛吸取有益于革命需要的东西,并适时地赋予其新的意义。从“驱除邀虏,恢复中华”中,可以看出,孙中…  相似文献   

19.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晚年“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民之需要”而提出并实行的。三大政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联俄”是发端,“联共”是关键,“扶助工农”是其必然。作为“联共”政策的主体,是孙中山及其所领导的中国国民党;而作为客体的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政策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联共”《求是由中国共产党主动倡导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基于革命事业发展的需要和本阶级力量的现状,希望和以孙中山为领袖的中国国民党实行合作。在共产…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的话 “东南”,这是一个颇具魅力的方位概念。因为根据传统五行理论,东南方向是以“木”、“火”为符号象征的。“木”的位置在东方,代表着春天的勃勃生机;“火”的位置在正南,代表着夏天的旺盛趋势。在生机勃发之后,事物以其蕴蓄已久的能量旺盛发展,这当然是振奋人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