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7,(6):126-133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揭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真谛,应运而生的八一精神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之源,是红色文化之基。党领导工农红军万里长征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开辟了中国革命新局面,相伴而生的长征精神,继承和弘扬了八一精神,成为矗立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体系中的丰碑。从八一精神到长征精神是党的革命精神形成发展史中的关键节点,两者在时空坐标和思想坐标上,既一脉相承和同条共贯,又继往开来和与时俱进,共同诠释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核心价值、内涵及特征,谱写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恢宏壮丽的篇章,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中国共产党在此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由此诞生了人民军队,形成了八一精神.八一精神成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奠定了红色文化之基.历史和现实证明,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无产阶级政党先进品质于一身的八一精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本文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研究和运用的核心问题,紧扣红色文化的发展规律,立足革命老区的历史和现实,把握江西进位赶超和绿色崛起战略的需求,从八一精神与红色文化形成和发展、八一精神与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八一精神与强国兴域文化品牌的塑造三方面,论证以八一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在区域文化乃至国家文化实力体系中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3.
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百年历程中经过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懈奋斗、艰辛探索形成的独特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保障.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形成是党的革命思想理论的高度概括和凝练的结果,是一个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整体,具有独特的内在特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价值和意蕴.中国正处于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应把握革命精神的灵魂,坚持革命精神的核心理念,传承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弘扬中国共产党的社会革命精神,从而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4.
一二九师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抗战时期的重要体现,也是邯郸红色革命文化的主要支撑。“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于担当、勇于胜利”的精神内涵对于厚植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锤炼担当品格、培养创新精神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将一二九师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价值引领,弘扬特色文化,形成协同效应,在思政课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持续探索。  相似文献   

5.
红色基因是对中国共产党精神因子的一种认知表达.对于红色基因,应该溯本追源,从内在与外在、历史与现实、共性与个性的分析中,对其定义、表现形态、本质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正本清源的解读.首先从基因内隐形态和外显形态中分析红色基因的结构形态,继而在厘清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基础上,探析红色基因具有的信念信仰、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本质内涵,最后从传承性、进化性、稳定性探究其基本特征.这是对红色基因概念进行深层次解释的过程,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精神世界进行研究和追寻的过程.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实践中凝结、生成和发展的,被中国人民所认同、自觉遵循和传承的信仰信念、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系统的先进因子.  相似文献   

6.
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遗存、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红色资源的构成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内容,即红色资源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按时限划分,红色资源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资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红色资源以及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红色资源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同时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准确阐释红色文化的重大意义、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以"中国革命历史与红色文化传承"为主题的红色文化高端论坛,围绕红色文化的核心与内涵、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红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红色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福建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弘扬古田会议精神和中央苏区精神、加快建设新福建等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相似文献   

8.
彭正德、江桑榆在 《湖南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撰文指出,红色基因是一个将生物学的基因概念运用于政治领域而产生的政治概念,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形成的决定其政治本质和基本政治特性的因子,主要包括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爱国强国的责任担当、忠诚为民的人民情怀、坚贞勇毅的优良品质等四个方面的核心要义,它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新时代人民军队建设提供了丰富政治营养,为新时代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重要思想引领,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展现了新气象,取得了新成就,也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当前,党领导人民开展新的伟大斗争需要从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中获取前进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需要得到红色精神和革命精神的滋养,红色精神和革命精神不能丢.传承红色基因是党在新时代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把握两个着力点.一是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二是加强和创新红色教育.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历程中,不断丰富革命精神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内涵,拓展革命精神的时间谱系与空间谱系,彰显革命精神的时代性、大众化和世界性的实践引领价值。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是党的思想理论的高度凝练,是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智慧凝结,呈现出一以贯之的传承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维度切入,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深刻解读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的革命信念,昭示着新时代党领导人民继续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进程。  相似文献   

10.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淬炼的、在建设改革时期得以进化的理想信念、光荣传统、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团结理念等。马克思主义为红色基因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红色基因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来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则是红色基因形成的实践基石。红色基因包含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一心为民的优良传统、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严明自觉的纪律作风、生死与共的团结理念。新时代,必须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保持国不变色、党不变质、军不变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精神生长的逻辑视角出发,考察并揭示井冈山精神与伟大革命精神的内在逻辑关联。从精神得以孕育生长的实践看,井冈山精神建立在具有开创意义的革命实践形态上,其背后的井冈山道路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最关键一步”,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主动、精神主动上迈向新境界,标注了中国革命在精神上独立自主的新起点,为中国革命注入了创新变革的新基因。从主体的人格形塑看,基于井冈山精神的主体自我改造,对中国共产党革命人格的塑造具有关键意义,包括革命觉悟的锻造、革命意志的锤炼、革命作风的塑造等。从集体的精神认同看,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寻根意义的革命精神家园,井冈山精神承载着革命者的精神价值共识,成为涵养伟大革命精神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2.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优秀文化.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的核心,与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联系.结合革命精神的思想内涵和人民军队的职责使命,从铸牢听党指挥、维护核心的思想根基,锻造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血性胆气,强化令行禁止、遵纪守法的纪律观念,培育解放思想、敢于变革的创新意识,继承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五个方面阐释了革命精神在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蕴.与此同时,深入探究了革命精神在融合过程中应把握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环节、用好浓厚氛围重要方法、拓展实践砥砺有效平台、树立创新发展鲜明导向的四个重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中不断完善发展.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不仅呈现出民心为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顾全大局的特征,而且也在历时性和共时性演进的历程中呈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  相似文献   

14.
南路革命精神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财富之一。通过对湛江市遂溪县风朗村的调查,了解到南路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中存在理解狭隘,宣传方式创新度不够,基层组织及社会关注度低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责任意识,将南路革命精神融入红色乡村的新农村建设中,地方政府要支持红色文化乡土人才的培育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红"作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构成象征,是中华民族特有之色彩,更作为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的构成象征,是中国共产党特有之色彩。其折射的内在精神品质和精神价值,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有利于塑造精神价值,锤炼品性修养;有利于推进"四自"教育,营造环境氛围;有利于牢记使命担当,强化责任意识,对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和激发他们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上下同心、共克时艰"的南泥湾精神,助推了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在全面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可以从生成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三个维度来理解其演进规律。从生成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理论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文化根脉,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实践基础。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铸就的。从实践逻辑来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助力。从这三个维度来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逻辑演进,对于我们省察“从哪里来”的精神基因,领悟“到哪里去”的时代之问,继承与弘扬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新颖 《南方论刊》2023,(7):22-23+29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精神之魂,贯穿于新时代党的建设全过程。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党内法规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本文尝试创新探索,通过制定党规、宣传党规、执行党规的路径和方法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党内法规建设,以形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光荣传统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红色资源发生的文化源泉是伟大的民族精神,理论基础是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现实依据是发展的时代形势,根本途径是丰富的实践活动。从发生学的视角考察红色资源,对于反映和揭示红色资源发生的历史阶段、形态和规律,进而合理开发利用红色资源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立慧  夏风云 《理论界》2023,(11):71-77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模精神高度契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价值导向,是我们培养高校大学生爱国爱乡、劳动奉献的生动教材。大力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推动劳模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彰显劳模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巨大精神动力和文化价值,也有助于高校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