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2 毫秒
1.
法的本质问题是当前法学界正在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少同志认为,只用阶级性来解释法的本质是不够的,法还有非阶级性的一面,本文即持这种观点。但本文不同意把一部分法说成只有阶级性,而另一部分法只有社会性的观点,认为法是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怎样认识法的本质,法学界不少同志认为,只用阶级性来解释法的本质是不够的,法还有非阶级性的一面。陈学明的《法是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一文(《青海社会科学》1982年第4期)即持这种观点,但不同意把一部分法说成只有阶级性,而另  相似文献   

3.
西方人格理论有特质论、精神分析理论、学习论、人本主义等。这些人格理论其局限性在于回避了人格的社会性,回避了人格的历史性,回避了人格的阶级性。因此这种理论不仅不能取代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相反其形而上学唯心主义观点必须给予批判。今天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三个观点,即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形式关系的原理,关于先进的社会意识必须“灌输”的原理,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要继承优良传统,借鉴西方人格理论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简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性参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有效渐进方式,旨在弥补学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有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参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积极体现,它反映了人们追求思想观念价值卓越永恒的客观要求,也是综合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的一种重要力量或方式。其价值性体现为:有利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机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效果、促成学科问题意识与研究范式转型。  相似文献   

5.
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观中国化走过了不同的历程,形成了独特的理论进路和逻辑.其历史进程是:毛泽东思想指导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观在中国确立和建构,注重法的阶级性与人民性;邓小平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观的发展与转型,注重法的物质制约性、阶级性与社会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观,突出人民利益性;科学发展观指导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观进一步发展与创新,建立人本法律观.其理论进路为:在坚持中发展和创新了法的物质制约性;由注重法的阶级性转向注重法的社会性;法的终极追求回归人性又超越人性.其理论逻辑为:逻辑起点和终点是人;逻辑展开是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利益;逻辑结构包括根源本质、功能本质和目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从人的本质属性入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星杰 《学术探索》2001,(Z1):198-200
人的本质是自然性、社会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有效性、规律、目的、方法原则等都根源于人的本质属性之中.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中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存在一些偏差的主要表现,提出从人的本质属性人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基本途径依据人的本质属性的具体表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依据人的自然性,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情味;依据人的社会性,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依据人的实践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界定分为抽象层面到具体层面、现实层面到理想层面,从而规定其本质是实践的、发展的和实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具有个体性与群体性的辩证统一、主体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社会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现实性与超越性的辩证统一等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阶段性体现为价值的即时性、价值的继生性和价值的终生性。  相似文献   

8.
把德育放在首位,是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斗争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所决定的。落实德育首位,既要从社会性、阶级性和我们党的办学方针等思想上落实,又要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等内容上落实。同时,还要从党委主管、党政配合、齐抓共管等措施上落实。只有这样,德育首位才不致于流于形式,而是将其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兼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不同理解,产生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起源三种不同的认识.这三种观点分别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性是阶级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显著特征,但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其意识形态性.根据对意识形态的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应起源子原始社会,经过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到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共四个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具有阶级性,二者之间缺乏必然相关性.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受具有阶级性的主体选择、操纵和控制的,但它如同货币、计划和市场一样,有其自身的性质、发展规律和运行模式,同时,又以其自身的性质扣属性满足不同主体的需要.同一主体对于不同的载体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同一载体在不同的主体身上也会形成不同的需要.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不具有阶级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阐述马克思主义自由论的基本思想,着重说明自由是一个集历史性、客观性和社会性(其中包括阶级性和非阶级性)于一身的总体概念,供学术界探讨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官僚政治的阶级性和社会性都是由客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的.如果作为一种社会体制或政治体制来讲,官僚政治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然而,官僚政治又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民主政治发展中克服政党腐败和提高行政效率的普遍要求.因而在任何社会中官僚政治都带有社会性的一面.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讲,官僚政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异化与亚政治状态.官僚政治一旦形成,会以官僚知识、职位拜物教、官僚荣誉、官僚话语等一系列组织自我防御阻碍和消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如何探究官僚政治及其隐性的、内在的组织自我防御,需要在理论与方法两个方面有所突破,走向政治心理学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论人的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现人的现实本质的是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科学地认识和把握人的本质 ,有助于我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探索其规律性 ,提高其有效性 ,从人的本质出发 ,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尊重、弘扬和培养人的主体性 ;必须着眼于人的需要 ,重视、研究和满足人的需要 ;必须突出人本关怀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极少数长期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公开宣扬法律无阶级性,否认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性是法的唯一本质属性的正确论断。说什么“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法律都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只有社会性而无阶级性。”如果承认阶级性,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等等。曾几何时,一些非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点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披着学术研究的外衣,公然大肆攻击以宪法规定为最高表现的社会主义法的阶级性,使早已定论的法的本质再度变得扑朔迷离。“平暴”斗争的彻底胜利,为我们拨开了笼罩在法字上的阴霾。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外在体现,其发挥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主要有: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素、系统自身结构和环境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合理性和合法性的根本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同的思维方式把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不同的。在此以总体性为视点,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目的性、实践性和超越性结合的立体本质,而不是简单的线性或平面本质。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灌输,灌输无用论、灌输过时论以及灌输强制论都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实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以及本质特征都体现灌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本质地位。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应树立灌输的本质地位的观念,科学运用灌输理论,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从多个维度和视角重新审视和反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指导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有裨益。从生态学视角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化、被动化疏离了整体生态;从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来看,人的类本质、社会本质、内在本质分别阐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规律性和实效性;从"增权赋能"理念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用策略体现在相信并激发学生潜能、创设情境、积极利用高校社团。  相似文献   

19.
包头师专数学系党总支书记曹尚忠同志1990年参加由全国十二所高等院校编写的《人生向导》一书,并于本年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被全国部分高等院校采用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曹尚忠同志编写了第十一章“追求人生的真善美”,计四万余字。该书出版发行后,专家教授认为是紧紧以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点论述了真善美的辩证关系,充满了唯物主义辩证法,集中了同类书刊之精华,社会性、阶级性和针对性强。黑龙江省教科所副所长、副研究员认为:“曹尚忠撰写该章,以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点为理论基础,全面阐述在人生历  相似文献   

20.
政党阶级基础发展趋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具有两种属性———阶级性和社会性,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但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政治发展的要求、各政党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各国的社会阶层结构等角度来看,政党的社会性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是政党的共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