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代我国的留学生运动,是有一个自身的发展过程的。它大致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戊戌维新以前的留美留欧时期、从戊戌维新失败至辛亥革命的留日高潮时期、从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前后的各国并重及留法勤工俭学高潮时期。在近代,我国这  相似文献   

2.
王秀丽 《齐鲁学刊》2008,2(1):59-64
晚清贵胄留学是近代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策形成大体经历三个阶段。清廷派遣贵胄留学生的目的在于为大清帝国培养统治精英,归国之后充实高级官员队伍。但大部分贵胄留学生派出之后,没有来得及为清廷效力,清朝便亡。由于种种条件制约,归国的一部分贵胄生也没有实现清廷振兴政治的预期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贵胄留学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3.
学习西方,这是中国近代人们所极力探求的一个重大课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阶级,带着不同的政治目的,提出不同的学习两方的主张。回顾近代学西方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师技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洋务远动的兴起,是学西方的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学习西人的科学技术。鸦片战争前,在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统治下的中国人,正如马克思在《鸦片贸易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代史上,目从留学的闸门打开之后,国人便睁大眼睛一拨拨地走向海外大课堂了。初看,中国留学生是无序地分布于世界;深究,则可发现在近代中国留学史上曾经出现过早期留美、早期留欧、留日极盛、清华留美、赴法俭学等五个“波峰”,而一个个波峰又在留学史的沙滩上留下清晰印痕。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日本右翼一直是活跃在日本历史舞台上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它不仅影响了日本的对外政策,更影响着中日两国关系的走向。本文旨在通过对近代日本右翼的分期、流派及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和分析,尝试性提出近代日本右翼的"三阶段"发展构想。即:近代日本右翼是经过了"观念右翼"的勃兴"、革新右翼"的发展、直至"法西斯右翼"的蜕变三个阶段,并在这一逻辑前提下认为将近代日本右翼视为法西斯右翼的观点过于简单。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国际化水平的提高,来华留学生群体的多元化和分散性特征更加显著,留学生管理难度增大。现阶段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机构的设置依各校留学生教育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呈现多样化。主要在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设置管理机构,学校层面的管理机构为留学生处(留学生办公室),作为学校职能部门负责留学生招生、日常管理以及各部门和学院之间的协调等工作;学院层面的管理主要依托负责对外汉语教学的国教学院和其他接受留学生二级学院进行留学生管理。本文从留学生管理机制着手分析留学生招生管理、教学管理和后勤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以文化认同为导向的人性化管理、趋同管理,加强留学生就业指导和校友工作,全面提升来华留学生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论留学生与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留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开启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风,以他们的思想言行影响了近代社会诸多方面。留学生首次将西方科学完整地移植到中国来,成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他们对科学的传播一方面有利于近代中国科学的普及,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留学生不仅在选习科目上侧重于自然科学以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而且积极致力于科学救国思想的宣传与实践。1915年中国科学社及《科学》杂志的创立,标志着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科学救国思潮在促进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变革和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留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留学生李喜所孙中山一生,比较注重的社会力量有华侨、会党、新军和留学生。其中,有些华侨来自留学生,不少新军军官,也由留学生充任,总起来看,留学生在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从1894年成立兴中会算起,在孙中山30多年的...  相似文献   

9.
一、绪论 孙中山说:没有中国留学生,就没有辛亥革命。我们也可以说,没有中国留学生,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不管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来看,还是从具体时段的辛亥革命来看,中国留学生都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代政治纪念源起于西方。为探寻中国本土化现代政治纪念的策略,选取晚清至民国期间近代中国革命纪念制度化过程为研究对象。由于政治转型过程中各因素转变的非同步性,近代中国革命纪念的建构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近代中国革命纪念经历了酵素酝酿、边缘突破、深层迂回与规范化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不同政治主体的政治理念、在权力体系中的位置以及建构策略都有所不同。可以说,近代中国革命纪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是一个从中心到边缘再到中心的复杂博弈过程。  相似文献   

11.
鲁涛 《云梦学刊》2011,32(3):63-66
留美幼童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的群体。在近代"弱肉强食"的国际舞台上,留美幼童坚持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立场,有力地捍卫了国家民族利益,其表现为:第一,反对分裂势力,维护领土完整;第二,开展外交斗争,维护华人利益;第三,索回庚子赔款,推动科教发展;第四,加强中美交流,增进两国友谊。  相似文献   

12.
岑红  印少云 《学术研究》2012,(5):115-121,160
留学生群体在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国家的构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挖掘使用"中华民族"这一族称,为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找到了重要的认同符号;他们创办报刊,翻译西书,宣传民族主义,为民族国家的建立提供了精神动力;他们以西方新型的政治文化观为思想武器,不懈地致力于近代中国的宪政运动;他们同时也是构建民族国家的主要参与者和领导者。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使中华民族真正凝聚成为一个生死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五四文学革命在短时期内取得了极大成功 ,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五四文学革命的主将大都在国外接受过西方式的现代教育。西方现代教育赋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全新的文化视角 ,使他们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对中国现代文化变革进行深刻的反思 ,从而促动了五四文学革命和中国现代化变革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4.
从东西文化成因对比看中朝现代化的起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然环境对于文化起源的意义,在于文化的发生机制是自然环境的挑战与人的应战,这是进一步考察东西方文化如何在同自然环境的“挑战——应战”中生长、发展起来,并走向不同道路的根本所在。古代中朝儒家文化圈国家属农业文明,在与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相遇后,明显暴露了自己的极端不适应,阻碍了中朝现代化的起步。  相似文献   

15.
宋剑华 《晋阳学刊》2009,(5):105-111
《围城》是一部以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为题材的批判小说,它以“出国留洋”问题、“高等教育”问题、“现代女性”问题为切入点,深刻反省了启蒙现代性所带来的真实效果。作品文本的中心主题是对现代知识精英的神话揭秘,其辐射意义至今仍对我们具有思想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6.
留美幼童与近代中国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涛 《云梦学刊》2009,30(6):42-46
留美幼童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的群体。他们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归国以后的岁月里,他们对近代中国政治的贡献比较明显,其表现为:第一,引进近代风气,冲击官僚旧习;第二,维护铁路主权,引爆革命高潮;第三,投身革命实践,促进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17.
近代留美学生既是中美教育交流的产物,也是学习与回报美国教育、有组织交流的主要动力与媒介。他们推动的交流在实践中虽有种种局限,但在双向、平等、立体的进行中仍不失灵活、深刻而日趋完整。  相似文献   

18.
发展模式转型的核心是要构筑报酬递增的内生机制,报酬递增来源于高度专业化分工中新技术的学习、创新与应用,根本上受制于市场交易成本。企业是发展模式转型的主体,发展模式转型是企业根据市场环境做出的选择,因此,要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特别是要素市场和资源市场建设,提升居民收入的增长率和改善收入分配格局,创建服务型有为政府,为企业选择报酬递增的经济增长方式提供良好的市场制度环境和市场需求环境。  相似文献   

19.
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的教育理念、培养原则、育人机制、环境导向等因素对塑造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有着巨大的作用,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探讨,可以促进企业管理层的健康发展.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精神、职业道路四个角度结合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教育培养的经验,分析中国当前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行为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