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图以明清小说的研究成果来探讨明清小说的研究方法。 反复研读张锦池的《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北京华艺出版社1993年出版),笔者深深感到,一部以学术界谈烂谈腻了的四大古典名著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却能在短时期内一版再版,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其研究方法,作者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故能令人耳目一新。具体体现为如下四个原则。 细读性原则:对研究对象不同信息层面的观照。 其一,对小说生成史的细读。 中国古典小说的生成比较复杂,有鉴于此,张著很注意搜集小说生成过程中的所有史料和作品,并对之展开细读,从中挖掘各种信息的演变关系,从而论证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的内质。面对宋江形象和小说主题的论争,《论稿》把宋江的人生经历切成四个横断面,以此作为切入点分析宋江在《宣和遗  相似文献   

2.
“四人帮”被粉碎以后,我们曾向他们在史学界所设置的一些禁区进行冲击,宋江问题也是其中之一。当我们写作《历史上的宋江不是投降派》一文时,就曾料想到,此文发表之后,必将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我们也期待着能因此而对历史上的宋江是否投降、是否参与了镇压方腊起义军的问题开展一番争鸣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水浒》作者为了有效地塑造宋江这个投降派的典型,毫不吝惜笔墨,甚至在描写宋江的“仗义”上大做文章。今天,我们要认清反面教员宋江的真面目,有必要对宋江的“义”作一番剖析。宋江一出场,作者就迫不及待地告诉人们:宋江“为人仗义疏财”,“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宋江真的如此“仗义疏财”慷慨好客?却不尽然。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上梁山后,派  相似文献   

4.
“盗跖”和有关史料的几点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1年9月7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吴则虞同志“盗跖探原”一文,对于“盗跖”和他起义的性质作了较详的论证。11月12日《光明日报》又根据好些议论“盗跖”的信件和文章,发麦了“盗跖及其起义的探讨”一文,各抒己见,饶有发挥,合乎百家争鸣的精神。根据典籍所记,春秋后期,“盗跖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名声若日月”(详下文),曾经予统治阶级以极大的威(?)和打击。然则对“盗跖”这一名称及其仅存的某些零星史料作进一步的探讨,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话说王庆     
《水浒》是一部写宋朝农民起义的小说。根据历来的研究,它最初的构思规模,应是梁山泊英雄大聚义以后,宋江率众受招安,接着去征方腊。一战结束,双方死亡殆尽,故事以悲剧结束。正如鲁迅所判断:“以平方腊接招安之后,如《宣和遗事》所记者,于事理始为密合。”(《中国小说史略》)作者的意  相似文献   

6.
许多文学史和评论古典小说《水浒》的论文,都把宋江形象评价为英雄人物,错误地美化了宋江。例如有的说,宋江是“领导农民起义”的“英雄形象”。有的人甚至还说宋江“不只是阶级斗爭的英雄,也是民族斗爭的英雄。”《水浒》里的宋江形象到底是不是领导农民起义的英雄呢?特別是对他投降前的一段究竟应该怎样评价?我认为确是需要好好探讨一下。我们评价宋江这个典型形象,应该用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对《水浒传》中的“征方腊”,有一种相当普遍而且牢固的看法,即方腊是完全正义的一方。而宋江则完全是非正义的一方。十年浩劫中的“评《水浒》”运动,不必提及了。就是今天,我们有此同志也还是认为:宋江“征方腊”是“完全蜕变成了统治阶级镇压人民的工具”,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别动队”。等等。由此,不由不引起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文史哲》一九七三年第一期发表的《宋江形象浅析》(以下简称《浅析》),对《水浒》七十一回本中的宋江形象作了大致的剖析。《浅析》认为:“在该作品中宋江的思想性格是复杂的,充满矛盾的”,“宋江虽有许多严重的缺点和错误,但仍不失为一位农民起义领袖形象”,“应该基本上加以肯定”。我认为,《浅析》一文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对宋江形象的分析和评  相似文献   

9.
在宋代和元代所修官方和接近官方的史书上,没有提到宋江是那里人,属于那一个阶级或阶层,曾做过什么工作。到了《大宋宣和遗事》才说到宋江是郓城县押司,元高文秀《黑旋风双献功》和李文蔚《同乐院燕青博鱼》等杂剧,都说宋江是郓城县把笔司吏。  相似文献   

10.
《水浒》中的宋江在浔阳楼题的“反诗”中有这样一句:“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宋江果真“要做一番比黄巢更大的事业”吗?否。只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看一看黄巢起义的英雄业绩,就可以搞清楚宋江“笑黄巢”的反动立场及其丑恶灵魂。谁是英雄,谁是奴才;谁是革命派,谁是投降派,便泾渭分明、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1.
历来许多评论宋江的文章,都愿意称道宋江在浔阳楼题的“反诗”,认为它表达了宋江的“造反”精神。其实,这种说法不是有意歪曲,也是一种误解。我们把这首“反诗”和整部《水浒》中宋江的所言所行联系起来进行分析,那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宋江不过是个浸透孔孟之道毒汁的反动儒生,一心想爬上更高统治地位的封建奴才,处心积虑出卖农民革命的可耻叛徒。“反诗”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宋江的“夫子自道”,是  相似文献   

12.
宋江自“菊花之会”作了“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的明志之赋以后,不顾“众人苦谏”,一心要去“东京看灯”。然而,宋江京师看灯是假,伺机招安是真。《水浒》第七十二回宋江的京师之行,就是他叛徒嘴脸的大暴露。宋江来到东京,首先看到的是“金明池上三春柳,小苑城边四季花”;“祥云笼紫阁”,“瑞气照楼台”。在宋江心目中,这里简直是一“仙境”:“恍疑身在蓬莱岛,仿佛神游兜率天。”比起那荒凉的“芦叶滩头”的梁山之寨,不知要好多少倍。无怪乎宋江要“借得山  相似文献   

13.
李孝迁 《东南学术》2006,2(3):150-159
中文世界中最初的兰克形象,是经过日本史学界过滤而来的“客观”的科学史家。而至民国史坛,不论是鲁滨逊新史学派还是伯伦汉《史学方法论》,都把兰克描绘成史料考证面相的兰克,虽然在中文世界中出现过观念论或民族主义论这种“异端”兰克面孔,但都没有得到我国史学界的宣扬中国现代史学的专业化需要兰克史学中的史料辨析方法,同时乾嘉以来形成的汉学传统也需要借助“科学”的兰克而得以延续,以致“史料考证”的兰克形象在我国维持了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14.
毛主席指出:“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水浒》中的宋江,在梁山起义军中推行了一条投降主义路线,改变了起义军的性质,使之最后沦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对宋江投降主义路线进行揭露和批判,认识这个投降派的丑恶面目,对于识别林彪一类投降派,对于认识修正主义的反动实质,有着重要意义。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主要表现在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上。他认为皇帝是好的,一再颂扬:“今皇上至圣至明”。天下所以大乱,是“奸臣当道,谗佞专权”的结果;要挽救宋王  相似文献   

15.
“不抑兼并”是北宋统治者在土地方面实行的基本国策。是耶,非耶?近10年来见仁见智,褒贬不一,终无定论,甚为治宋史者所关注。近读唐兆梅先生大作《析北宋的“不抑兼并”》(以下简称“唐文”),深感史料翔实,条分缕析,不乏新见。然细读之余,又觉得“唐文”在史料的理解和运用上似有偏颇之处,难于苟同,拟提出一些商榷意见,以就教于唐先生及史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6.
晁盖与宋江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又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  相似文献   

17.
宋江,是《水浒传》作者当作梁山泊农民起义军領袖着重描绘的人物之一,因而深入而妥贴地分析评价宋江这一人物形象,对正确理解《水浒传》的思想意义有着密切的关系。读到近几年来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在分析宋江形象时:有的认为“宋江的性格始终是双重的:反抗性和妥协性纠缠在一起”,“革命性和妥协性在这样一个农民起义领袖身上得到了结  相似文献   

18.
邓广铭、李培浩的《历史上的宋江不是投降派》一文在本刊七八年二期发表后,编辑部收到不少就此问题进行争鸣的文章。有人支持邓、李二同志的文章,认为它的“论点是有创造性的,论据是有说服力的”;有人则认为它的“观点并非创见,材料也不可靠”。鉴于争论双方的分歧很大,为把研究引向深入,我们在本刊七八年四期上发表了张国光的文章《〈历史上的宋江不是投降派〉一文质疑》。该文的发表促使这场讨论更形扩大,《光明日报》等刊也纷纷发表这方面的讨论文章。接着,本刊今年一期又发表了邓广铭《就有关宋江是否投降、是否打方腊的一些史料的使用和鉴定问题答张国光君》  相似文献   

19.
一、徽州得名的时代背景 北宋末年,徽宗、蔡京、童贯一伙贪得无厌,横征暴敛,赋役繁重,“人不堪命,遂皆去而为盗”。宣和二年十月初九(公元1120年11月1日),歙州人方腊率众在睦州青溪县万年乡帮源峒(今浙江淳安西北,另一说起义地点是在歙县七贤村)发动起义。起义迅速向周边地区蔓延。至宣和三年正月(公元1121年1、2月间),方腊起义军先后攻下六州五十二县,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和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的广大地区。  相似文献   

20.
在《水浒》第八十五回,作者安排了这样一个情节:宋江受招安后,奉诏去征辽。一路上浩浩荡荡,连破檀州、蓟州几座城池。辽主耶律辉慌了手脚,便派大臣欧阳侍朗带着大批金帛、彩缎、名马到宋营中以高官厚禄说降宋江。宋江听了无动于衷,吴用听了却低头不语。宋江问:“军师何故叹气?”吴用道:“兄长以忠义为主,小弟不敢多言”,踌躇半天才说:“若论我小子愚意,弃宋从辽,岂不为胜?”宋江当即拒绝说:“纵使宋朝负我,我忠心不负宋朝。”作者为何突然花费笔墨,写这样一段情节?仔细一想,不难发现其中包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