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世纪初,在西学东渐的浪潮中,社会工作开始在我国出现萌芽.20世纪三四十年代,雷洁琼、步济时、蒋旨昂等一批社会工作学者推动了社会工作的初步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学连同社会工作专业曾一度被取消.在我国社会工作的恢复与重建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人物就是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会工作的奠基人——雷洁琼.她的社会工作思想主要体现在呼吁保障儿童福利、为妇女追求平等权益、倡导家庭的良性运行与发展等方面.此外,她在社会工作恢复初期就提出"民政工作是社会工作"的科学论断,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2.
专业社会工作起源于欧美国家,上世纪20年代开始被引入中国。浦爱德(Ida Pruitt,1888~1985)和步济时(John S.Burgess,1883~1949)能够称得上中国早期社会工作的引进者。  相似文献   

3.
北京社会实进会是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步济时于1912年创办的,目的是组织学生参与基督教的社会服务工作,以达到改造社会和救治中国的目的。它的最初名称是北京学生团社会实进会,由来自北京3所教会学校和3所公立学校的40名学生组成,隶属于北京青年会。1914年6月得到内务部的批准,被承认为“服务社会的组织”,名称也改为北京社会实进会。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及其面临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社会工作是从慈善事业中衍化出来的,它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专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是在20世纪初开始的。随着西方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及西方教会在中国创办社会学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也就开始了自己漫长而曲折的历程。1922年北京燕京大学创办社会学系,培训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着重于讲授社会服务及社会调查课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恢复和重建以来,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样,青海的社会工作也紧跟发展步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以青海目前社会工作的现状、问题为切入点,并结合笔者在社区的实习经历,对目前青海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社会工作教育在我国重新恢复,已经过去了20多个年头,目前全国已有260多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对于社会工作教育历史和现状的总结与反思,有助于从历史经验中收获教益。基于此,本文就社会工作教育的历史与现实做一番简单的梳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发展专业社会工作遇到了一个不同于西方的社会环境。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环境是工业化、城市化,是基督教文化下相对独立的个体,在那里好像是“陌生人社会”。中国的情况则不然,当今,从总体上来看,我们还没有走出“熟人社会”,还受着熟人社会的影响,而这可能会影响社会工作方法和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无论是初级阶段基督教信徒的“爱心救助”,还是发展阶段西方各国的“福利政策与制度”,都缘于工业革命和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为缓和紧张矛盾、回归社会平衡,西方国家启动了社会工作,也激活了社会工作,最终推动了社会进步。正如专家总结:“没有社会问题,就没有现代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社会工作诞生于何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工作的起始时间应该是北京社会实进会成立,即1912年;有的学者则认为,1922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成立,标志着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韧.但无论是北京社会实进会的成立,还是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成立,都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约翰·步济时(John Stewart Burgess,1883~1949).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步济时这个名字略显陌生,但在中国的社会工作界和社会学界,这个名字却格外引人瞩目,因为他在引入西方社会工作和社会学方面曾作出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导刊》2014,(36):17-19
12月9日,北京晴冷.行走在北京大学的校园中,看着未名湖开始结冰,让人不由地想起20年前的冬天——1994年12月31日,由民政部和教育部一道支持的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以下简称“社工教育协会”)在此应运而生.20年不长不短,究竟是哪些因素促使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社会工作的承认和本土化走向又是如何?趁着社工教育协会成立20周年之际,记者走访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社工教育协会会长王思斌.  相似文献   

11.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将智慧社会与社会工作结合起来,可以驱动社会工作获得新的发展、新的突破、新的机遇。积极探索社会工作在智慧社会中可发挥的作用,实现智慧社会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创新,将成为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提出"智慧社会工作"一词来研究智慧社会与社会工作的重叠领域,初步探析智慧社会工作的概念和意义,并就我国发展智慧社会工作的路径作了探索性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步,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已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今天我们回顾那段岁月,仍可寻找到宝贵的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自1912年在中国出现萌芽以来,在民国时期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当时对于社会工作有几种不同的理解和叫法,"社会服务事业"是其中之一. 中国现代社会服务事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入侵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抗日战争后期,民族解放即将实现,为加速日本灭亡,建设民主的现代化国家,社会各阶层在国民政府"实现抗建大业"的号召下各尽其力.一些有海外学习背景的社会学者,将西方先进的社会建设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社会现代化理论的指导下对社会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王克便是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14.
今年7月6—7日,国际社工联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联合召开会议,会议对社会工作新做出的定义和解释是这次会议的成果之一。实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鉴于会员单位不断增加、各成员所属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各有不同,加之社会的剧烈变迁,世界社会工作者协会—直在就社会工作的定义征求各国(地区)的意见。可以说,这是世界社会工作者协会、国际社工联谋求团结广大会员、促进世界社会工作发展、增强社会工作影响力的举措。这次会议对社会工作做出了如下新概括:社会工作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职业,是促进社会改革和发展、提高社会凝聚力、赋权并解放人类的一门学科。社会工作的核心准则是追求社会正义、人权、集体责任和尊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李俊英 《现代妇女》2014,(7):247-247
本文通过追溯基督教慈善伦理与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历史渊源,分析基督教伦理的博爱精神、救赎思想以及天职观念与现代社会工作价值现的历史联系,旨在探讨基督教伦理对构建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多年前,雷洁琼教授等社会工作前辈顺应我国改革开放之大势,前瞻性地推进了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恢复重建.1994年,袁方教授等前辈专家主持创立了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推动了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自此,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伴随着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登上了历史发展的舞台.  相似文献   

17.
1912年.美国人步济时创办北京社会实进会,开始把西方的专业社会工作引入中国。如今一百年过去了,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和职业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为了纪念社会工作百年发展历程.本刊特开设“社工百年回顾”专栏,重新梳理、反思社工百年发展的点点滴滴,透过传统看未来。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导刊》2012,(16):64-64
1912年,美国人步济时创办北京社会实进会,目的是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工作,以改造社会和救治中国。就这样,西方社会工作来到中国,生根、发芽……直至100年后的今天,社会工作正朝着职业化、专业化、制度化的方向前进,迎来她新的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导刊》2012,(24):64-64
1912年,美国人步济时创办北京社会实进会,目的是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工作,以改造社会和救治中国。就这样,西方社会工作来到中国,生根、发茅……直至100年后的今天,社会工作正朝着职业化、专业化、制度化的方向前进,迎来她新的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20.
如今,专业越来越在解决社会问题中变得不可或缺,人们期待着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面对改革开放几十年社会矛盾越来越凸显的现实,我们依然期待有专门的专业和专家来解决社会问题,因此,西方为了解决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而建立并已发展得相对成熟的专业社会工作被引入.由于是舶来品”,社会工作落地中国有个本土适用的问题,因此社会工作教育者和研究者—直在寻找让社会工作扎根本土实践的方法,在农村领域更是如此.其实,在农村工作领域,一些民间组织和本土的农村社区组织,一直在做着类似的实践,虽然没有将经验上升到专业的层次,但他们的助人方式却与社会工作专业息息相通.随着社会工作在国内的发展,他们也在自觉地将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技巧植入自己的行动,在社区发展中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