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两年因为职位的变动,我有更多的机会和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对话.犹记得机构要接第一个社区项目时,在民政局、社区、社工机构三方见面会上,社区的领导提出质疑:“社工是什么?”“社工能做什么?”“把购买经费给社区,我们能做更多的事情!”“社工和社区工作人员有什么不一样,你们能做的我们也能做.”类似的质疑至今仍会偶尔听到,我们要怎么回应呢?我们常会说“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可是社工在进入社区时,这样文绉绉地同各利益相关方说话,效果一般都很不好,甚至会招人讨厌.原因在于,第一,社会问题有很多,你能解决的有哪些?第二,社会问题有轻重,你能解决到什么程度?第三,你若解决不了,怎么办?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我听过无数的社工员与我分享:被督导过程中,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督导的支持。当遇到了现实的挫折、个案量的压力、个人身心状况失衡等状况时,如果督导能够适时地在一旁表达理解、安慰与鼓励,社工员就会像是在乱流中遇到令人安心的浮板,能够重整情绪,调适压力,甚至豁然开朗,重新再出发。同样,也有很多督导与我分享:他们已经给了很多支持,怎么社工还是带不起来?  相似文献   

3.
我从2008年开始参与深圳一线社工及督导助理的督导工作,2012年又在广州市番禺区担任社区中心督导及深圳社工机构的顾问工作.通过多年来的督导和培训工作,我观察到一线社工一般都对社工专业的介入手法有一定的认识和运用能力,尤其是在活动和小组方面运用得比较有信心.但是在个案工作方面,同工的困扰和担心则相对较多,这同时也是一线社工在接受督导期间比较关注并想要多学的领域.现将一些同工常常遇到的问题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4.
我在教学和督导过程中.经常被年轻学子和一线社工问及这样的问题:什么是好社工?如何成就一个好社工?  相似文献   

5.
事件回顾: 2012年7月某日,犯罪嫌疑人小姜伙同他人,在北京市某区一工地内,因琐事与被害人发生争执,手持钢管将3名被害人打伤,并致其中1人死亡,后被抓获.2012年8月,社工受司法机关委托,对小姜进行社会调查和帮教工作. 拒绝援助:我自己承担责任 "你为什么不接受呢?是不是有什么顾虑?" "我不需要什么援助,我自己犯了法我自己承担,不需要求情,也不需要什么帮助!" "为什么呢?即使你触犯了法律,你也有你的权益,你的合法权益也应得到维护.为你申请法律援助并不是为你求情,而是希望保障你的辩护权利." "我不需要辩护,要判我多长时间我都接受,我自己可以说,我也不需要求情,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相似文献   

6.
社工在哪儿 在电影《大话西游降魔篇》里,猴精质问陈玄奘:"什么是佛?你不是信佛吗?你的佛怎么不来救你?"玄奘无语,只因"佛"自在人心.这好似被问及什么是社工,相信每个社工都有这般不知如何回应的境况. 在电影中,除了陈玄奘,还有很多驱魔人,他们站在不同立场去消灭妖怪.有人为名,有人为利,有人为天下苍生.  相似文献   

7.
曹浩 《伴侣(A版)》2014,(1):19-19
正来自网友张薇的提问:每当我在家中跟老公谈论起工作中遇到的烦恼,他总是说:"我不想听,你看我什么时候跟你说过我的烦恼?"我觉得我像碰到一堵墙。生活中夫妻交谈怎么可能都是家长里短呢?何况他对家长里短的话题也不感兴趣。对待这样的丈夫,我该怎么办?心理咨询师曹浩:夫妻之间的很多隔阂是回避出来的,因为交流让婚姻保持开放的态度,回避则让婚姻的问题沉淀和潜抑,到了一定程度婚姻就会变质。张薇回到家后,想把自己工作上的烦恼向丈夫倾诉,可能是因为她在工作当中更多选择了压抑,回家倾诉则成为一种释放;丈夫回家不愿意讨论工作,可能是因为他在工作当中已经有了过多的宣  相似文献   

8.
借用香港特首曾荫权的一句话:"打好这份工",这是我自2008年3月加入深圳市东西方社工服务社以来,在工作上最坚持的一句"简简单单"的话. 在金虎辞旧的最后一刻,我很幸运地升任为深圳市首批初级督导,突然觉得,三年来,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总是很少停下来看看,这一段历程代表了什么?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社工机构进行督导时,六位督导主动提出想要探讨"社工的合理工作量".我觉得这个主题很有意思,他们的工作在法院,是政府委托服务的其中一种,协助开展针对家庭暴力案件与高风险家庭等的服务已经许多年,为什么现在会想到要探讨合理工作量这件事呢? 经过对问题的层层剖析,分为个人、团队与组织三个层次的目的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正我特别感谢我生命中遇到的三位老师。第一位是我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横泽利昌。这位老师只要见到我,就会问一个问题:你未来想做什么?上另外一节课,他会换一种问法:你最拿手的是什么?第三天又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无论怎么问,我当时的答案只有一个:成为国际交流的桥梁。对于学生来说,这是标准答案。但其实,我当时并没有想成为什么桥梁,我只想吃到最好吃的东西。不过,因为老师一直问,我一  相似文献   

11.
我是内地的一名社工专业学生,一直都十分关注《中国社会工作》督导答疑栏目。这个栏目通过经验丰富的督导解答我们在实务工作中遇到的很多困惑,让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同时,香港督导的解答也使我更加佩服香港社工在实务工作方面的专业性。  相似文献   

12.
督导答疑     
《中国社会导刊》2012,(28):58-59
只有互相尊重且充分沟通,一线社工和督导才能在督导过程中实现双赢 社工A:我在《中国社会工作》2012.9(上)看到督导老师回答了一线社工如何处理自己对督导的信任危机问题。我想,督导信任危机是一线社工和督导共同面对的困难。那么,从督导的角度出发,又该如何处理督导信任危机问题呢?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民政局充分利用"三社联动"机制,挖掘全市现有社会工作人才,以实务为引领,服务十大重点民生工作领域.今年10月,南京市民政局又印发了《南京市社工督导工作试点方案》,通过建立10个社工督导工作室,并建立一批社工督导库,服务近百个民办社工机构,探索出台全市10个不同类别的社工督导实务标准模式.目前,10个社工督导工作室已相继签约、挂牌,进行项目对接.  相似文献   

14.
督导助理怎么看待自己?社工如何看待督导助理?督导助理如何处理与社工的关系?这是大部分督导助理所面临的议题.督导助理选拔制度无疑给深圳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支强有力的第二阶梯人才,但因为发展太快,也出现了一定的弊端.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督导助理自身的资历尚不足以让被督导的社工信服,由此很容易形成专业上的对抗.  相似文献   

15.
我和我女朋友是从大学开始好的,都7年了,我非常喜欢她,处处为她着想,但是我真不明白她怎么能这么绝情,离我而去……你为了感情而放弃所有的生活?这是懦弱的表现……很多社工新手对与案主间类似这样的对话不以为然,他们没有发觉这实际上是自己的情绪被案主拉下了水,而案主的心却被他们推远。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在香港社会服务界工作20多年的我开始在深圳参与支持内地社工专业发展计划,2008年至2009年初在深圳督导一线社工,2009年至2010年初在深圳督导督导助理及见习督导,2010年至201 1年初担任深圳市春雨社会工作服务社的机构顾问.在这三年里,我亲历了深圳市有计划、有策略地发展社会工作的过程——在专业成长方面,通过引进香港督导协助一线社工人才的实务能力培养及本土督导人才的培养,并于2010年通过外聘机构顾问协助社工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接到机构绩效考核结果时,最令管理者头痛的问题之一是某社工又未达标,其或许就是“问题”社工.所谓“问题”社工,是指那些达不到组织标准和规范的社工.现代组织多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而作为助人者的社工机构会遇到吗? 社工秉持优势视角理念,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优势,只是没有被挖掘,社工所要做的即是协助服务对象挖掘及运用其优势.而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很容易发现社工的优势和工作不匹配或达不到工作标准,还是会产生“问题”社工.  相似文献   

18.
我从2008年参加首次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并取得中级证书后开始做社工已经5年了.要是当初问我为什么选择社工,我的回答也许是:因为好奇、因为响应号召、因为职称、因为信仰,唯独不知道社工的使命感.5年过去了,经历了面对服务对象需要帮助而自己无能为力时无法压抑的心酸和泪水,感受了服务对象转变后的感动和喜悦,也体验到了服务项目成功时内心的骄傲和自豪……如今,社工的使命感已经内化于我的心中'催促着我在社会工作的道路上一直前行. 我时常在想——社工究竟是什么?是该将它作为谋生的手段,还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虽然达不到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的境界,但既然入了社会工作这一行'尽力去做,在助人与自助中升华自己,也许会让人生少留些遗憾吧.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实习社工。刚开始接触社会工作时,我觉得社工很伟大,做社工应该会很有成就感。可是现实却不是这样的,现在我做的一些事情很琐碎,有些事情自己也感觉无能为力。在工作中,我有时候也觉得自己的观察力不够。现在我不断地怀疑:自己到底造不适合做社工呢?匿名读者 答:你提到了几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多年在内地从事社会工作期间曾见到的。我觉得很多充满热忱的年轻社工都会面对这样的挣扎,值得好好谈谈。你说到“刚开始接触社会工作时,觉得社工很伟大”。社工“伟大”这个印象是怎么来的呢?2008年汶川地震后,志愿者及社工不畏路途险阻,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各尽其力帮助灾区人民。我在广州的同事也马上到了灾区开展评估工作,后来我们机构决定调派3名社工进驻灾区某村开展为期3年的工作。这样的工作一定是有意义的。进驻灾区的同事亦斗志高昂,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开展工作,毫无怨言。这工作算“伟大”吧?但我当时就要让同事知道,首先要对自己诚实,要承认自己的限制和需要,不要仅仅抱着一种牺牲奉献、不怕吃苦的精神,让工作蒙上太浓的道德色彩,使自己背上沉重的道义包袱。  相似文献   

20.
在督导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对人”和“对事”如何应对的问题,也常常陷入“督导工作是为了什么”的反思中,甚至有时会盲目地追求“做督导做得怎么样”的过程和结果,强调“人事合一”的期望,但往往会在挫败和困惑中寻找不到一个可以持续的动力.现在想来,这是缺乏对信念的参悟.督导的信念,即我们要相信督导工作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能对社工、对服务质量产生正向影响和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