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剑  张澧生  张华 《职业》2011,(32):109-110
目前,高职机电类专业大多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课程或相似课程。该课程覆盖知识面广,综合性、实践性和通用性都很强,传统的"教"与"学"都有较大难度。如何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切实理解、掌握基本的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是该课程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应用体会,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改革,  相似文献   

2.
殷勤奋 《职业》2011,(2):95-96
单片机应用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重视实践,通过设计硬件电路、编制软件程序、仿真调试等过程,切实落实"管用、够用、适用"的教学指导思想,才能使学生进一步巩  相似文献   

3.
韩上云 《职业》2014,(35):96-96
机械制图课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实践性强,且教学内容抽象。由于中职学生的知识面窄、空间想象力差等原因导致该课程教学困难重重,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谈一些粗浅的见解。主张用"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统领制图课程教学,根据制图课程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进行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姚忠杰 《职业》2014,(36):111-112
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知识为教学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兼顾学科教学的知识体系,把可看、能做、有实用功能的产品制作过程和相关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组成教学成品。在专业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完成若干教学成品的学习,最终让学生掌握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所需的技能。  相似文献   

5.
张惠琴 《职业》2011,(26):150-150
我们英语教研组针对我校大专英语的教学提出了新的研究主题,并且结合平时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发现了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构建有特色的教学体系,就是要根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中心"、"分层次"、"自主式"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设置教学课程。唯有特色的课程设置才能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构建有特色的大专英语教学体系,就是在有特色的教学体系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6.
谢勇华 《职业》2013,(8):133-135
"项目化教学"是以教学项目为主线来整合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活动模式。整个教学活动围绕一个个教学项目展开,把操作技术和相关理论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用工作任务引领理论,不再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真正体现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度,从而强化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在中职学校化工专业的化工分析课程中实施"项目化教学"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原先网络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情况的总结和调查,在现有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门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的可行性,给出了项目式教学的推进流程以及课程测评方法。实践结果表明,改进的教学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药物制剂技术及生产实训课程是药物制剂专业的重要课程.本文以制粒技术为例,就药物制剂技术及生产实训课程教学设计进行阐述.笔者在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参加全部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本课题中以理论"够用"、技能"用好"为标准,突出实践性,把实践性渗透到课程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带着实践任务来学习相关的知识,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高职教育的特点,专业课程教学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培养的学生能直接顶岗,这就必须对当前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该文以《建筑施工图设计》课程为例,解析了建筑设计类课程如何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出了高职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吴家宏 《职业》2014,(27):7-8
当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遇上"云技术"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是冗杂技能实训仪器隐藏于课桌夹层后的整洁规范,是领取任务自助式学习"任务卡"的以"习"为本,还是实物型教学痕迹到数字化教学痕迹的华丽转变?  相似文献   

11.
高永生 《职业》2014,(24):26-26
模具检测技术是一门高新技术课程,主要介绍如何以三坐标测量机为工具,对模具复杂表面进行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笔者对该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讨,采用项目教学法,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实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焊接技术也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焊接课程作为大多数技校开设的课程,历来受到各学校的高度重视。因其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对操作要求高的特点,加之学生毕业后直接面临就业等问题,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有效掌握课程内容,培养综合型和素质型人才是教师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传统焊接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对于技校焊接技术教学理念的更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邓忠平 《职业》2013,(36):109-110
"餐巾折花"是技校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但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得该模块的教学效果一直没有突破。本文通过对多种教学方法的探讨,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尝试教学法、多媒体教学、项目教学法,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在"餐巾折花"学习中的兴趣和主动性,发掘学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14.
从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出发,对《化工分析》课程一体化教学进行了探索,阐述了"知识+操作技能"的教学模式,并对具体实施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5.
钱爱萍 《职业》2011,(12):149-150
《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也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建设,是随着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推进而不断深化的,也是帮助学生考取加工中心中级和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是高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最能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门课程,是学生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技能综合应用的一门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教学新模式。它不是简单地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堆砌",而是根据数控技术专业学科的教学特点,从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角度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的一种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6.
沈洁 《职业》2014,(35):133-133
德育课是各类学校整体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关系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树立,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拥有高尚爱国情怀和健康思想品德。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非常重视,并制定出"三贴近"原则(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为我国各类院校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详细阐述了"三贴近"原则的相关含义,并阐述中职院校德育课中"三贴近"原则的教学凭借策略。  相似文献   

17.
姜启霞 《职业》2013,(5):64-64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建设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在于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在中职教学中,如何盘活计算机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课题。本文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课程内容,用"新"打造课堂体系,用"心"构思新颖的课堂教学设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为社会培养优秀的计算机操作人才。  相似文献   

18.
浅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兰 《职业》2012,(12):96-97
如何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实践能力,是技工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减速器拆装为例,探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置"全真+仿真"的工作环境,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训练学生的机械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王媚娥 《职业》2014,(35):148-149
工学结合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符合学习个体发展、社会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理念。文章根据工学结合的内涵,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目标予以重新定位,并从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教材的开发与建设、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多元化"教学评估体系的建立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建设予以详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许艳妮 《职业》2011,(33):165-167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均很强。传统的教学方法已很难适应教学需要。笔者在长期电力拖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的方法,让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结合电力拖动课程的教学实例就理实一体化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