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郭春梅 《职业》2011,(12):135-135
中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按"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训课"的三段式传统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当今职业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以任务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模式的出现,使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项目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采用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实现技能人才培养的供需平衡,本文首先面向需求侧建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企业人才标准以及个人可持续发展内在动力的标准人才模型,探讨实现现代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通过深层次、多维度分析,明确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共建体系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
张学云 《职业》2011,(20):43-43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技能型操作人才,但当前采用的教学模式已不能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一体化教学模式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集中,通过教学任务和目标的设定,教、学、做三位一体,突出了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切合了当前职业教育的方向与目标。  相似文献   

4.
王翠萍 《职业》2014,(35):42-43
本文从"行知和谐"的理论溯源入手,论证"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的必要性,探索建立行知和谐、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建设双证融通的理实一体化教材,从而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并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诚 《职业时空》2014,(6):108-111
依据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与质量标准,通过对本专业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分析,创建了"三顶岗、两交替"生产主导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和包含顶岗实习在内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将所开设的全部课程按照功能建立课程平台,采用"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  相似文献   

6.
张良智 《职业》2016,(33):70-71
本文分享了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项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成果.该项目以深度校企合作和职业素养培养为主线,以"三位一体"职业素养培养为基础重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实施"案例贯通"式课程改革,创新"7S"实训教学管理模式,建设"虚、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创新了"双贯穿、四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双贯穿、四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值得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7.
许武英 《职业》2014,(23):107-108
本文对农村电气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提倡建立具有技工院校特色的"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并结合课程改革对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中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等进行了分析,说明了一体化教学应与时俱进,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大量研读,结合山东省城市服务技术学院的做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若干看法,认为应从推行差异化教学、一体化教学,推进技能竞赛与文化艺术的交融互化等方面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曹志斌 《职业》2012,(15):29
一、一体化课程 当今时代,要想"持久地被雇用",不仅应该具备岗位能力,更应当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不仅包括专业能力,还包括解决问题、自我学习、与人交流、团结协作等关键能力和素质。因此,综合职业能力应该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工学一体化课程正好能够实现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刘加勇 《职业》2014,(12):37-39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最为有效的、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学校从职业教育的使命出发,通过多年来积累的十种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构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  相似文献   

11.
张新启 《职业》2012,(30):19-20
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成长规律的完整化,体现人才培养的系统化和课程整合的体系化,体现课程开发的企业化等"十化",是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2.
陈伟梅 《职业》2014,(35):31-32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是一种适合职业教育要求的先进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职教思想。本文针对目前成本会计课堂教学现状,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如何有效地运用于成本会计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李阳 《职业》2014,(35):69-69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衡水市城市发展规划的具体情况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汇总和比较,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区域人才短缺的现状,提出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为:首先要将区域性的产业结构定为中心,周边技术院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开展工作要紧紧围绕该中心不偏离,并随着产业的发展趋势及时补充新鲜血液,保持技术先进性;同时应采用有地方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将学生的"在校学习"与"在岗工作"两个阶段进行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应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院校三方的作用,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4.
梁斌 《职业》2011,(18):19-19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确立,是职业技能开发事业走向成熟的标志,以确保优质、高效、集约型的职业教育事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国际的激烈竞争中,更好地为高速发展的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5.
刘刚  李绍华 《职业》2014,(30):34-35
钳工"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对钳工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强调以一体化教材建设为重点,以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一体化的教学场地建设,改进教学管理模式,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安徽省教育厅联合芜湖市人民政府于2018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在芜湖举办安徽省第九届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校企对接会。  相似文献   

17.
纪克玲 《职业》2013,(36):34-35
多年来,笔者学院以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全面推进一体化教学,改进教学评价模式,逐步探索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习交替、订单培养、定标培养、顶岗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真正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服务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张凤林 《职业》2011,(33):129-131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面对当前职业教育生源数量逐渐减少,质量逐年下滑的现状,为了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笔者所在学院从2005年起就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板书—讲解"的教学模式,开始试行"理论—实践—创作"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董娟 《职业》2018,(24):26-27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建筑工程识图"赛项的开设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贯彻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继续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促进课程及教学手段的创新与应用。通过竞赛,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训练,进一步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转化,提升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满足我国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20.
郭继刚 《职业》2013,(17):151-151
当前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迫使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应该与时俱进,破除陈旧的“书生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