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扩展的Dirac函数,将由于空洞的存在而引起的矩形板的刚度不连续性表示成连函数的形式,从而实现了不需修正刚度便能写了带圆柱空洞的矩形板的运动方程,并采用Galerkin法,对带圆柱形空洞的矩形板的自由振动进行了求解。  相似文献   

2.
将塑性应变和非局部损伤取为内变量,引入耗散势,利用连续介质损伤力学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建立了一个能全面描述材料本构行为的非局部非弹性损伤本构方程,用该模型计算了单位、单压状态下混凝土材料及20#钢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对简单超静定桁架进行了脆弹性损伤分析,研究表明,结构损伤演化包括潜破损阶段和最终损伤破坏阶段,并得出了结构相应的极限载荷。  相似文献   

4.
用加权残数法求解考虑前屈曲变形影响时正交各向异性层迭圆柱壳的屈曲载荷。文中采用满足边界条件的三角级数作为试函数,然后用最小二乘法得到特征方程,求得屈曲载荷,并与差分法的结果作一对比,得到了一些满意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对简单超静定桁架进行了脆弹性损伤分析 ,研究表明 ,结构损伤演化包括潜破损阶段和最终损伤破坏阶段 .并得出了结构相应的极限载荷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型高功率密度柴油机铝合金气缸盖,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Abaqus计算结构温度场及应力场。以热机耦合应力场结果为基础,并考虑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计算气缸盖热机耦合疲劳损伤。由分析结果可知:在热机耦合加载条件下,气缸盖应力值最大为179MPa,位于气缸盖鼻梁区,考虑温度对铝合金材料强度的弱化影响,该值满足材料静强度要求。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气缸盖危险区域的最大损伤值(对数值)为-4.54;气缸盖鼻梁区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该处热机耦合疲劳载荷引起的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7.
导出了涂覆无耗介质层的无限长金属圆柱结构的并矢格林函数以及与这种结构共形的微带天线场的一般表达式。基于该表达式,分析了介质层厚度、介电常数和圆柱半径对圆柱共形微带线辐射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应用断裂力学与损伤力学耦合分析方法分析混凝土破坏的问题是目前混凝土结构损伤研究的新趋势.以三点弯曲混凝土梁为例,阐明如何运用断裂损伤力学耦合分析方法初步确定结构缺陷区域,然后用断裂损伤理论及有限元方法模拟结构破坏过程.通过三点弯曲混凝土梁损伤分析以及对不同损伤本构模型方程的建立及分歧讨论,揭示混凝土损伤本构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可视化程序的引入对混凝土损伤本构关系的研究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损伤本构模型的建立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9.
根据试验资料,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分级荷载作用下开裂及裂纹的演化、分布特性,证明了钢筋混凝土构件表面裂缝分布具有分形性质,并且不同损伤状态下构件表面裂缝的分维数与其动力特性参数之间具有良好的负线性相关关系。研究表明该分维数可作为钢筋混凝土构件损伤程度的衡量指标,从而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和剩余寿命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预测斜拉索的疲劳寿命,提出了基于精细模型的斜拉索疲劳寿命分析方法。首先,基于S-N曲线建立疲劳易损指标,采用Monte-Carlo法生成随机列车荷载进行车桥耦合分析,通过易损性分析得到最易损斜拉索;然后,考虑平行钢绞线索力误差建立精细斜拉索模型,基于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对精细模型进行疲劳损伤分析与寿命预测。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精确地确定每根钢绞线斜拉索的疲劳位置和疲劳程度;成桥索力较大的斜拉索易于发生疲劳损伤,疲劳损伤多发生在锚固段,且外侧钢绞线疲劳损伤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1.
实验中观察到,在疲劳短裂纹损伤阶段,损伤累积由众多的短裂纹萌生和发展而构成。对于韧性材料裂纹起始,实验中观察到裂尖前方孔洞群体损伤累积.依据损伤以群体方式发生和发展的特征,分别采用裂纹数密度守恒和孔洞数密度守恒的分析方法,探讨了疲劳短裂纹和裂尖前方孔洞群体损伤的演化过程和损伤累积行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特征体现在普适性、程序严格、不得相抵触三个方面,据此可引出三个问题,即宪法为何应被遵守?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较普通法律更为严格?法律抵触宪法无效?凭借独创的“纯粹法理论”在宪法学领域作出不可湮磨贡献的凯尔森,他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宪法应当被遵守是因为其效力来源于“基础规范”;程序更严格是对“实质宪法”的形式化的要求;“法律抵触宪法无效”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陈述。以上解答便代表了凯尔森对宪法效力问题的核心观点,即其纯粹法理论下的宪法效力观,希望籍此能将纯粹法理论的合理内核融入当今宪法学理论研究之中,使“规范性”得到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被追诉人权利保护体系由被追诉人诉讼权利的宪法保障、诉权保障和程序性辩护权保障这高、中、低三个位阶的内容组成。这三个位阶的保障措施和制度相互联系。其中,诉讼权利的宪法规定是法理依据,刑事诉权是权利依据,最终围绕程序性辩护展开。诉讼权利的宪法保障一方面要求基本权利入宪,另一方面要求基本权利具有可诉性。通过行使程序性诉权,被追诉人一方面可以主张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提起司法审查之诉,使程序性违法行为被宣告无效。而程序性辩护则通过显著加强辩护权在审前阶段的力量强化被追诉人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保证合同既可能因主合同无效而无效,亦可因自身的原因而无效。导致无效的原因不同,保证人承担的责任也不同。若因保证人的过错致保证合同无效,债权人将丧失预期的担保,保证人则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其构成要件与赔偿范围与保证人承担的其他赔偿责任皆不相同。保证人所负责任的妥当与否影响着保证的担保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自由主义是违宪审查制度的思想根源,而民主则存在着堕落为群氓政治的危险。民主并不适用于经济领域,应当被严格限制在政治领域。在自由与民主之间必须保持张力,并使民主定位于自由主义,从而转化为宪政民主。这样,民主为违宪审查提供合法性基础,违宪审查确保民主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6.
违约金制度集损害赔偿额预定和合同履行担保于一身,两者消灭其一都将会造成违约金与其他制度设计的同化性.而对违约金数额的司法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对违约金制度价值的削弱,不过基于实质正义的考量仍有必要.如何兼顾违约金的制度价值与对实质正义的追求,就成为法院行使违约金数额司法调整权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7.
普通法院、宪法委员会、宪法法院三大机构模式可归结到具体审查与抽象审查两大审查机制分析框架之中,其在组织结构、审查程序、审查对象、判决效力上构造的不同实乃具体审查与抽象审查两大审查机制作用之分野,然而随着美国与欧洲传统上的权力分立原则陷入危机,三大模式已不能就其审查者究竟是在行使司法权还是在履行政治功能自圆其说,因此由宪法审查的司法性或政治性所带来的具体审查与抽象审查两大机制间的差异也渐渐淡去,在整体上呈现出一幅交错兼容的景象。  相似文献   

18.
在推行宪政主义的法治国家政制构架之中,宪政与司法的联系可概括为两种对待问题的方法和理念:“宪政司法”与“司法宪政”。“宪政司法”关注司法的宪政品性,着眼于司法运作和司法改革的宪政主义视角;“司法宪政”则极力倡导和探索宪政的司法进路,强调司法的宪政功能以及司法改革对宪政建设的意义。中国宪政建设与司法改革积极推进,当前应致力于塑造宪政型司法,建构司法审查制度,在宪政程序中导入司法理性,正确处理司法改革与宪政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家庭法是中国法学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已有研究未能正确认识个体、家庭与国家的结构性关系,故未能就其变迁提供具有充分解释力的结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整合便是一以贯之的任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试图依靠家庭法的政治化运作,从家庭入手改造个体,实现同质国家。改革开放打破了这一局面,市场经济促使法律中的家庭成为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角色。与此同时,经济理性对家庭伦理的削弱,也暴露出现代化进程中价值共识虚无的困境。后来法治国家的建设促成了依宪整合的转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新时代的宪法价值共识。在宪法精神的引领下,《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构建了作为公民美德教化者的家庭角色,多维度促进了价值凝聚力,回应了新时代国家整合的价值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